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

裴子烈鎮守巴郡,蕭世廉鎮守劍閣,守住了巴蜀這向北和向東的兩個出口,這也是李藎忱能夠在巴蜀立足的左臂右膀,而他們所把守的也是巴蜀的命門所在。

李藎忱從來沒有奢望着北周和南陳的注意力會一直都集中在對方身上,而從來不看自己一眼,所以白帝城和劍閣這樣的關隘重鎮是必不可少的,而一員完全對李藎忱忠心耿耿的重將也是不可或缺。

裴子烈當然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可是現在李藎忱向北進攻,很有可能是未來幾年之內和北周最大規模的一次決戰,裴子烈當然不想缺席,但是這畢竟只是他個人的願望,甚至是在動搖整個巴蜀防禦體系的情況下的願望,所以對於裴子烈這種一向穩重負責的人來說,這樣的話當然不好開口。

李藎忱沉默片刻,低聲說道:“想要北上?”

裴子烈這一次沒有猶豫,鄭重頷首:“現在荊州在驃騎大將軍的掌控之下,驃騎大將軍和我們同進退,所以白帝城這邊的防務並不需要太多的兵馬,所以屬下想要將新訓練好的三千新兵配合五百老卒留守白帝城,而剩下的三千老卒北上,這樣既能夠保證白帝城的防務,更能夠支援北面的戰事······”

李藎忱有些怪異的看着裴子烈,讓裴子烈下意識的收住聲音,目光時不時的飄到自己的身上,想要看看自己有什麼變化。而李藎忱笑着說道:“你裴大士怎麼也能說會道了?原來的裴大士可沒有這麼多彎彎繞。”

裴子烈怔了一下,旋即自失的一笑,而李藎忱沉聲說道:“你這一走,可不能單純將這些將士丟在這裡,必須要找一個合適的主將。你看徐修遠怎麼樣?”

裴子烈微微側頭,看向身後臺階上正在和鄭凱源等自己麾下將領低聲交談的徐德言,思忖片刻,點了點頭說道:“世忠,你還真是好算計,恐怕在某說出來請求之前,你就已經如此打算了吧?結果還讓某把請求說出來,好像是某主動要求似的,讓你落了個好人!”

李藎忱如此快的給出了答案,說明之前李藎忱就有這樣的想法,只不過他並沒有說出來,而是讓裴子烈先說了出來。不過李藎忱這麼輕易的就露出了破綻,顯然也並沒有欺騙裴子烈的意思,只是和他開個玩笑。

“徐修遠也算個合適的人選。”裴子烈沉聲說道,“之前的日子裡,他身上的蛻變某可是看的清楚。”

李藎忱緊接着說道:“在建康府他也算是首功了,而且讓他在白帝城,也方便和東邊聯繫。同時更算是讓他獨當一面的歷練了。”

裴子烈看着李藎忱,有些遲疑:“不過世忠,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等於將東面的防務重任都交給了徐德言,而徐德言······”

李藎忱並沒有着急說話,他知道徐德言的身份,一旦讓徐德言鎮守白帝城,就等於承認了徐家在李藎忱團體之中的重要作用,對於李藎忱來說,這顯然也就等於正式引入了江南世家的力量,在團體之中給江南世家留下了位置,畢竟今日有了徐家,以後肯定還會有吳家,還會有其餘的世家。

實際上在李藎忱團體之中,江南世家本來就是存在的,蕭世廉和裴子烈這兩個人都是江南世家出身,只不過現在裴猗和蕭摩訶都已經身在荊州,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團體,和江南世家之間的聯繫已經沒有那麼緊密了。並且只有他們兩個人,江南世家的力量並不算強大,而當徐德言也獨領一方的時候,這個局面自然就會有所改變。

屆時已經和南陳朝廷針鋒相對的江南世家,自然等於最終確立了靠山,可是這樣也勢必會引起本地力量的不滿,巴人能夠得到李藎忱的認可、融入這個團體已經實屬不易,自然不會多說,但是說能保證峽江唐氏不會一點兒意見都沒有?

李藎忱淡淡說道:“某知道,但是現在巴蜀之中峽江唐氏一家獨大,自然不能這樣,讓江南世家攪進來,某覺得唐亦舜和唐正良或許反而會鬆一口氣。”

裴子烈怔了一下,訥訥不知所言。

這一點還真是他沒有想到的。

對於峽江唐氏來說,一家獨大可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當他們的統帥是李藎忱這樣的人物時候,更得小心謹慎。一家獨大的話以後肯定少不了被李藎忱收拾,所以現在如果李藎忱主動引進幾個其餘勢力的話,對於他們來說當然是巴不得的。

至少這樣就是和別人分享成功,而不是狡兔死、走狗烹。畢竟對於能夠一口吞下北周這麼一大塊肥肉,並且能夠繼續從李藎忱那裡獲得信任,峽江唐氏也沒有多少信心。

回頭看了一眼刻意和前面的李藎忱兩人保持距離的徐德言等,裴子烈輕輕的呼了一口氣。自己的想法、思路終究和李藎忱有很大的區別,不過還好自己並不是文官,而是武將。這種勾心鬥角的事情還是讓李藎忱去頭疼吧,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帶着已經等待這一場戰鬥太久的將士們追隨着李藎忱的旗幟北上,將他們當初在綿竹關、在劍閣取得的勝利繼續延續下去!

————————--

漢中城。

“蕭世廉來的倒是快。”看着斥候送過來的消息被轉化爲圖形一一標註在輿圖上,李詢的眉頭緊縮。

身爲韋孝寬身邊最爲信任的將領,他很清楚韋孝寬將自己留在漢中的目的,漢中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關中最重要的側翼。一旦讓李藎忱拿下了漢中,那麼李藎忱兵臨陳倉和陽平關,幾乎可以說將兵鋒頂在了關中和隴西的門戶上,而這些地方是北周的開國之本,是多年經營出來的最富饒的地方,若是這些地方落入李藎忱手中,北周的國力將會受到直接的摧殘。

所以現在李詢肩膀上的壓力很大。

他從關中回來,實際上身邊只有十餘名親衛,而之前留在這裡的韋孝寬部千餘名老卒也派不上多大用處,最多讓他們協助着守城罷了,之所以把他們留下來,也是因爲韋孝寬並不指望着他們可以參與野戰或者攻城。

六一兒童節,希望諸位書友保持童心、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事業有成。弱弱求月票推薦打賞啦!

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一三八五章 給尉遲迥的信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一七五六章 人非聖賢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三百七十二章 忽東忽西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四百三十九章 這是國戰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一三五章 使節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九百二十八章 除卻巫山不是雲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一千四十四章 井軲轆在轉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三十四章 荒村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