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北方來客

雨依舊嘩嘩的下着,甚至風中只剩下了雨聲。

傅縡輕輕敲着桌子,卻並沒有有如沈君高那樣站起來,他只是微微側頭,看向窗外的景象,一言不發。

沈君高一揮衣袖:“傅兄,你可還有什麼猶豫的?”

傅縡卻並沒有着急回答這個問題,依舊直直盯着窗外,看着窗外的芭蕉葉在風雨中搖曳。

他不知道這樣的話爲什麼會從沈君高這樣的人嘴中說出來,這讓傅縡一時間有些驚訝,因爲這不應該是他認識的沈君高。不過轉念一想,自己前來這裡找沈君高,可不是爲了和他一起喝茶聽雨聲的,就是想要沈君高剛纔的答案。

沈君高給了傅縡想要的答案,可是傅縡卻覺得心中空落落的。

或許是因爲自己一直想要守護的一絲情義和道義在這一刻已經煙消雲散了吧······雖然李藎忱對東宮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東宮對於李藎忱的支持也不少,雙方勉強也能夠算兩清。

除此之外,傅縡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

不知道過了多久,傅縡低聲說道:“沈兄言之有理。”

沈君高微微側頭看向傅縡,傅縡的腰微微佝僂,似乎蒼老了些許。再也不像是那個鬥志昂揚的傅縡了。

“這世事冷暖,最是消磨啊。”沈君高不由得低低嘆息一聲。

傅縡人沒有老,但是心已經有些老了。

而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

“請進來吧,”李藎忱低聲說道,“某在議事堂,不,書房等着。”

李平急忙應了一聲,而李藎忱重新看向手上的名剌

“北方來客”四個字寫在名剌上,帶着幾分瀟灑寫意,可以想想對方應該也是一個灑脫豪爽的人。李藎忱很清楚這人是什麼來路,之前他和韋孝寬達成的協議,之後韋孝寬會稟報朝廷派遣得力人手前來李藎忱這邊,作爲聯絡使者。

北周人才濟濟,而能夠從其中脫穎而出,並且被楊堅和宇文憲這兩個當朝梟雄同時看中的,必然更不是等閒之輩。尤其是現在李藎忱更不知道北周朝廷的態度,自然必須要打足精神來應對。

李藎忱剛剛走入書房,一名普通士子長衫打扮的中年人就在李平的帶領下走了進來,這中年人看上去風塵僕僕,但是一張國字臉上五官端正,尤其是一雙眼睛之中帶着幾分凜冽寒意,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是久經沙場之人。

而他見到李藎忱,率先一拱手:“弘農楊素,見過李將軍。”

李藎忱驟然聽到“楊素”這個名字,直接怔了一下,因爲他很清楚這個名字和這個名字的主人。不過轉念一想,李藎忱也能夠釋然。

放眼整個北周朝中,能夠同時被楊堅和宇文憲認可的,恐怕就只有楊素了。

楊素一向站在楊堅這一邊,沒有少幫助楊堅出謀劃策,在名義上一直都是楊堅的人,楊堅對他自然也是信任有加,曾經多次向朝廷舉薦楊素。而後來楊素追隨宇文憲進攻北齊,幾次身先士卒、立下赫赫功勞不說,還曾經在戰役的關鍵時候幫助宇文憲找到敵人的弱點,使得宇文憲能夠長驅直入,最後一舉擊破北齊主力,讓北周可以擊敗這個宿敵。

因此宇文憲對於這個來自於政敵陣營之中的傢伙出奇的並沒有多少反感,反而多次徵求楊素的意見,使得宇文憲這邊的諸多將領官員也對楊素客客氣氣的。

這也是爲什麼楊素能夠代表北周前來,這個人雖然被夾在中間,但是卻能夠準確的表達兩邊的意思,自然是最公平合適的人選。

而對於楊素此人,李藎忱並不想和他成爲對手,在歷史上楊素真的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楊素經歷了太多的起伏,也因爲自己的武斷而幾次受到責罰,但是最終在政壇上屹立不倒,當真可以說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文官之首。

和這樣把天下局勢看的透徹的人作爲對手,可不是那麼輕鬆的。在歷史上就是楊素第一個認識到了從巴蜀順流而下的重要性,所以主動請求入巴蜀,主持操練兵馬、打造戰船,最終順流而下擊破南陳的荊州防線,將南陳的主力封鎖在建康府。

可以說楊廣率領的大軍打下了建康府,而建康府以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楊素兵鋒之下。

這個人對局勢的洞察力和對天下地形地勢的瞭解程度,讓李藎忱只能百般小心。甚至可以說李藎忱在之前走的道路就是逆着楊素進攻並且滅亡南陳的道路在走,逐步的填充那些南陳在另外一個時空中曾經暴露出來的錯誤。

而顯然楊素也在打量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在來之前他專門趕到了房陵面見韋孝寬,詢問韋孝寬的看法,但是楊素依舊沒有想到站在眼前的李藎忱竟然是這樣的。

這個年輕人並沒有想象中的虎背熊腰,也沒有那麼英武不凡,但是在看到他的第一眼,楊素背後就微微發涼,他和太多的人打過交道,包括現在北周朝堂上的兩根支柱——楊堅和宇文憲,但是他不得不承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是少有的給他一種危機感的人。

而李藎忱不慌不忙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久仰弘農楊氏之名,楊將軍又是個中翹楚,今日得見,當真是李某的榮幸。”

“楊某不才,當不起李將軍如此稱呼,將軍稱呼‘處道’(楊素表字)即可。”楊素急忙不卑不亢的說道。

李藎忱笑了一聲:“遠來是客,處道兄既然這麼說了,那某恭敬不如從命,來,處道兄請坐,這裡有上好的江南新茶,正好請處道兄品嚐一下。”

頓了一下,李藎忱想到什麼:“對,某更年輕處道兄,處道兄直接稱呼某的表字就可以。”

楊素這一次也不客氣,徑直坐了下來:“世忠兄客氣,之前世忠兄和韋將軍所談,韋將軍已經一一稟報朝廷,朝廷經過商議,決定派遣某前來作爲使者和世忠兄商談接下來的安排。”

一邊說着,楊素一邊從衣袖中拿出來一個令牌:“這是我家陛下的令牌,如果世忠兄不相信的話可以看此令牌。”

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一六四章 父親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七百九十六章 頗有微詞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三零一章 宇文述的野望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二二三五章 陛下給我買的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事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置之死地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千六十三章 登基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