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

峴山上,蕭摩訶面無表情的看着水上的戰鬥。

自從襄陽戰事開始,蕭摩訶就把自己的大帳設立在了峴山,此處易守難攻,而且向前是襄陽城,一側是沔水,同時能夠遠眺樊城,正是掌握整個戰場的最好地方。

如果不是兵力不足、又害怕蕭摩訶切斷守軍和城池的聯繫,守衛襄陽的尉遲惇肯定不會這麼輕易的將這樣的戰略要地拱手相讓。

“西面都已經打的這麼熱鬧了,北面還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麼?”淳于量拾階而上,帶着擔憂神色。

蕭摩訶搖了搖頭:“周人未曾再向巴蜀派遣任何援軍,而淮北一線也是一味防守,我們的哨探也沒有打探到周人想要向北方繼續增兵的動向,也就是說敵人的主力大軍現在就算是還沒有現身,也十有八九是落在我們頭上了。”

“突厥人被宇文邕嚇得向北遷徙,一時半會兒重新南下的可能不大,敵人之憂患自然不在北方,”淳于量斟酌說道,“巴蜀有尉遲迥和韋孝寬,已經很看得起李世忠了,更何況巴蜀的地形地勢你我也都清楚,一味地增加兵力也不是什麼好事,周人最擅長的終歸是騎兵,而巴蜀卻是騎兵最難展開的地方,必然不會再增兵巴蜀。”

“兩淮是南北拉鋸數百年的地方,防線堅固、城高池深,上一次舉國之兵尚且兵敗呂梁,這一次想要打開一個缺口談何容易。”蕭摩訶緊接着說道,他知道淳于量和吳明徹之間的隔閡,所以就幫淳于量把想說卻不能說的話說了出來。

說吳明徹沒有實力這種話,當然不能從淳于量的嘴裡出來,反倒是蕭摩訶這個吳明徹一手提拔上來的闡述事實更好一些。

淳于量不動聲色的微微頷首:“如此算來就只剩下這襄陽了。所以你才如此着急想要切斷襄陽和樊城的聯絡。”

蕭摩訶笑着說道:“什麼都瞞不過老將軍。”

淳于量也笑了笑:“這人才一代又一代,都這把老骨頭了,也就是這一雙眼睛還能看的清楚一點兒。”

頓了一下,淳于量有些感慨:“如果不是李世忠在巴蜀那邊拖住了尉遲迥和韋孝寬那兩個老傢伙,這一戰可就真的沒有那麼輕鬆了。”

對此蕭摩訶只能報以苦笑,現在整個戰線上,雙方兵力對比最懸殊的就是巴蜀戰線,可是打的風生水起的也是巴蜀戰線。所以想到這裡蕭摩訶也多少有些臉上無光。

不過臉上無光歸臉上無光,蕭摩訶並不會因此而亂了陣腳,他很清楚自己肩負着怎樣的責任,對眼前的這一支大軍他必須要負責,畢竟這纔是南陳唯一的主力。

但是穩重歸穩重,在骨子裡蕭摩訶自然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所以這一戰實際上從一開始他還是在兵行險招。

蕭摩訶並不着急進攻襄陽,而是將主力推到沔水北岸,就是想要搶在敵人主力趕到支援之前盡最大可能的進攻樊城,如果能夠將樊城拿下了那固然最好,就算是沒有辦法拿下,那依靠水師的支援也依舊有抽身而出的機會。

至於現在切斷襄陽和樊城之間的聯絡,也是蕭摩訶盤算着時日應該不多了,所以他必須要爲下一步做準備,所以他現在最需要做的自然就是切斷襄陽和樊城之間的水上聯繫,將襄陽城徹底變成一座沔水南岸的孤城。

這樣在明年冬天天冷封江之前,蕭摩訶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能夠用來進攻襄陽,孤立無援的守軍能不能支撐到那個時候尚且難說。

“啓稟將軍,蜀郡大捷!”一名傳令兵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山頂,手中拿着一封戰報,聲音之中已經有些顫抖。

而蕭摩訶詫異的看了他一眼:“你說什麼?”

“蜀郡大捷!”傳令兵激動地將手中的戰報遞上來。

淳于量此時臉上也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對於他們來說,以李藎忱那完全處於劣勢的兵力,能夠守住幾處重要關隘拖住尉遲迥和韋孝寬實際上就已經很厲害了,至少從整個大戰線的角度上來說,韋孝寬和尉遲迥兩個北周大將陷在巴蜀,就已經很有力的支援了其餘方向上的戰鬥。

換句話說,淳于量和蕭摩訶根本沒有奢望李藎忱真的能夠攻城略地,甚至已經做好了巴郡戰敗、李藎忱退入西陵的心理準備——爲此還有一支水師特意前往西陵準備接應。

可是現在送到他們面前的卻是巴蜀的捷報,卻是出乎了兩人的意料。蕭摩訶率先伸手接過來,這戰報根本就沒有用火漆封好裝在信封裡,而直接就是這麼一張抄送的紙,一般這種情況只用於根本沒有辦法遮遮掩掩的大勝或者大敗,也就是說“蜀郡大捷”是肯定的了,畢竟這傳令兵還不至於連勝利和失敗都分不清楚。

只是粗略的掃了一眼,蕭摩訶眉毛一挑,一邊將戰報遞給淳于量,一邊大笑道:“拿下蜀郡,韋孝寬和尉遲迥頓兵閬中,進退不得。打得好,打得好啊!”

“真的把蜀郡拿下了······”淳于量此時也有些如夢如幻的感覺。

蕭摩訶狠狠的一揮拳頭,沒有想到最後三處戰線上最先打開局面的竟然還是巴蜀。李藎忱拿下蜀郡,這巴蜀的戰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且對於現在的襄陽戰局來說,李藎忱拿下了蜀郡,已然對漢中形成了壓力,就算是李藎忱一時半會兒根本不具備進攻漢中的能力,敵人也不可能通過漢中再前往襄陽戰場,就等於蕭摩訶現在需要面臨的威脅已經只剩下北方了。

淳于量緩緩放下這戰報,相比於明顯帶着喜悅神色的蕭摩訶,他有更多的憂慮。蕭摩訶的兒子蕭世廉就在李藎忱軍中,這一戰少不了蕭世廉的好處,自然就少不了蕭家的好處,所以蕭摩訶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但是淳于量就得掂量掂量這一場大戰的分量。李藎忱上天庇護一般接連拿下來巴郡和蜀郡,甚至還能夠憑藉劣勢的兵力和尉遲迥、韋孝寬鬥得旗鼓相當,他身上所展現出來的天分已經不言而喻。

可以想象接下來的南陳朝堂必然不可能繼續有如之前打壓李藎忱那麼整齊劃一,開始掂量這大陳未來的人會越來越多。

一個冉冉升起的將星,一個垂垂老矣的帝王······

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百零三章 考覈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二十三章 生變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二零一三章 沒有失誤是最大的失誤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一五七八章 港口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一二九章 一夜披甲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四十章 驚現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七七零章 問計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九十章 袁英第五百五十一章 已經熟悉廝殺第一九九二章 遙遠的戰場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三百七十章 江南岸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六八一章 禁衛軍初戰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三零零章 本末倒置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一一七四章 活水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