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

南陳現在剛剛佔領荊州,已經派遣了大量的官員前往,甚至可以說周確等東宮官員一直留在江陵城,就是爲了應對江陵官員不足的窘況。因此李藎忱伸手要錢、要糧,蕭摩訶還可以全力支持,但是如果要官吏的話,是真的沒有,這個只能由李藎忱自己來想辦法。

不過好在永安的戴才、涪陵的程峰還有巴郡的唐正良等人的投靠倒是讓李藎忱至少不用爲幾個郡府的主官而擔心,現在需要的就是將下面的官吏補齊。

而董家世代宦遊之家,對於如何治民肯定頗有心得,因此以董家的人爲官吏,自然可以幫助李藎忱在短時間內重新構建起來一個層次分明的管理框架。

在安排官吏的同時,李藎忱還有心設立官學,以爲自己培養更多的年輕人補充到整個體系之中。而官學的先生當然也可以從這些世家子弟之中簡拔。

“董兄都自告奮勇,秦家自當不能落後,敢問將軍麾下可還有秦家一席之地?”臨江秦氏的代表秦戲也霍然站起來。

“某麾下的人才,當然是多多益善!”李藎忱不由得哈哈笑道,張開手臂,“只要諸位不嫌棄,那某一定會給諸位用武之地。”

其餘的世家子弟兩眼放光,現在董明志和秦戲這兩個領頭人都站出來了,他們本來就沒有多少可以選擇的餘地,否則必然會反過來遭到李藎忱和唐家、董家等聯手打壓,因此他們已經下定決心跟着李藎忱,而李藎忱這個承諾顯然是在向世家們明確地表示自己的態度。

“願爲將軍效勞!”這些世家年輕人們紛紛站起來,他們雖然年紀尚輕,但是多數都是家中的嫡長子,換句話說就是未來家業的繼承人,當然有足夠的能力爲整個家族做出選擇。

————————————

又和那些熱血沸騰的年輕人們細細討論了錢糧的事情之後,李藎忱目送這些人快步離開,方纔輕輕鬆了一口氣,端起來已經有些涼的茶喝了一口,一口水頓時噴了出去,旋即劇烈的咳嗽起來:

“這,這是什麼味?”

“巴蜀的薑茶,茶裡面放了姜還有其他的東西。”蕭世廉顯然早就已經嘗過,所以臉上帶着幸災樂禍的神情。

薑茶李藎忱不是沒有喝過,也知道這是在西部地區很流行的一種茶的浸泡方式,甚至在後世的一些少數民族那裡依然保持這個傳統。不過顯然這茶裡面不僅僅有姜的味道,應該還有蔥、茱萸和橘子的味道。

頓時李藎忱想起來,中國飲茶的發展經歷了“唐煎、宋點、明泡”三個重要階段,而唐代的煎茶是關中和巴蜀的飲茶習慣,在前期處理茶葉的時候不僅僅用姜,還會加入蔥、桔子等在後人看來或許會稀奇古怪的東西。

而南朝則是用煮茶的方式,簡而言之就是今天的煮水沖泡或者和湯羹一起煮作爲調味品。所以李藎忱在南陳喝茶的時候並沒有覺得這茶和自己在後世喝的有什麼區別,但是喝到這薑茶的時候,終於還是適應不了這種古怪的處理方式。

在李藎忱看來,這無疑遮掩了茶的清香,加入的姜和橘子等東西固然有除溼等等理療效果,但是加入到茶葉中怎麼都感覺暴殄天物。

當然身在一地,自當尊重本地的風俗,李藎忱倒也沒有想着去改變巴蜀人的飲食習慣,但是他並不想適應這種習慣。

吃辣可以,喝茶就算了吧。

笑完了,蕭世廉轉而正色說道:“你真的打算對這些世家委以重任?”

李藎忱放下茶杯,微微頷首:“某知道你擔心什麼,因此某也很肯定得采取一些制衡的手段。”

“這怎麼制衡,”蕭世廉頓時不滿的說道,顯然這些話他已經在心中憋得時間不短了,“咱們現在人太少了,若是再讓這些世家摻和進來,世忠你可要小心這些世家會趁機坐大,誰能保證他們當中又不會再出來幾個張和之輩?”

蕭世廉有這樣的擔憂也在情理之中,甚至李藎忱懷疑陳智深和曹忠他們多少也都會有類似的考慮。所以他必須要先跟蕭世廉通好氣、解釋清楚。

“所以某找驃騎大將軍要了兩個人。”李藎忱笑着說道,“估計過不了半個月你就能見到他們了。到時候這些世家抽調的人手估計還沒有正式走馬上任呢。”

“嗯?”蕭世廉眉毛一挑,等着李藎忱接着解釋。

李藎忱不慌不忙的豎起來兩個手指:“一個是現在的信州刺史駱牙,信州總共也就一個安蜀城還有些樣子,讓駱牙待在那裡只負責糧草器械的轉運,未免大材小用,所以某打算保舉他爲楚州刺史,掌管現在各處郡府的事務。”

“那還有一個呢?”蕭世廉一邊斟酌,一邊問道。

駱牙爲人穩重,之前在散騎常侍待了那麼多年,正是前途無望的時候,李藎忱保舉他爲信州刺史,現在又保舉爲楚州刺史,駱牙肯定會感恩戴德,所以不用擔心。

“另一個當然是大士兄,咱們在巴蜀打的爽快,想必大士兄也快按捺不住了吧。”李藎忱理所當然的說道。

“可是······”蕭世廉臉上頓時露出擔憂神色。

當初入蜀的時候,裴子烈留在荊州就是出於蕭摩訶的身邊沒有足夠的親信,現在李藎忱在荊州戰雲密佈的時候將裴子烈要過來,豈不是在爲難蕭摩訶。

“尉遲迥之前尚且還有進攻的機會,現在他必然不敢進攻了。”李藎忱不由得笑着說道,回答了蕭世廉的疑問,“所以驃騎大將軍那邊就不需要面對這麼大的壓力了,剩下的淳于老將軍和任老將軍都是持成穩重的人,只要守住城池,荊州必然無礙。”

“此話怎講?”蕭世廉皺了皺眉。

李藎忱笑着伸手在輿圖上敲了敲:“現在我們的北面就是沔水的上游,只要我們拿下了巴蜀,襄陽的上游就危險了。你覺得尉遲迥還會在這個時候放任我們在巴蜀鬧騰,而他自己去和驃騎大將軍在荊州較量麼?”

“世忠你的意思是······尉遲迥接下來有可能入蜀?”蕭世廉頓時緊皺眉頭。

如果那樣的話,李藎忱即將面臨的阻力將會更大。

這仗可有的打了。

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二三三八章 陳宣華:感覺綠綠的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五八四章 就是知道的意思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三章 鄰里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一七零六章 分歧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八百三十九章 鳴金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二二五一章 黎明前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五八五章 油嘴滑舌的新解釋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一三五八章 人老心老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七五七章 克忠職守,大漢萬歲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五十八章 夕陽(加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