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

李藎忱看着已經分別一個多月的李憐兒,或許是蕭家的伙食不錯,李憐兒不僅長高了,而且出落得愈發清麗,站在那裡不再像是當初和李藎忱在山林之中倉皇逃命的野丫頭,而像一個嬌俏可人的小家碧玉。

更何況現在李藎忱年紀輕輕便封蕩寇將軍,誰能保證幾年而或者十幾年後,這個年輕人會不會一飛沖天,這李家會不會就此平地崛起?到時候稱呼李憐兒爲“大家閨秀”恐怕都不爲錯。

而蕭世廉的注意力顯然也被李憐兒吸引住了,害的蕭晴頗爲不滿意的又喊了他一嗓子,這才讓蕭世廉回過神來,訥訥應了兩聲。此時船上其餘家眷也走了下來,之前怠慢了妹妹,現在蕭世廉當然不敢怠慢自己的幾個姨娘,急忙上前幫忙招呼。

李藎忱笑着摸了摸李憐兒的小腦袋:“在建康府過得快樂麼?”

李憐兒哼了一聲,當即給了李藎忱一個白眼:“天天記掛着阿兄,如何能過的快樂?不過現在看到阿兄了,當然就快樂了!”

“你這丫頭,想某也沒見你飛來見某啊。”李藎忱一邊徑直讓李平去把李憐兒的行囊拿過來,一邊忍不住打趣。

“我能飛麼?!”李憐兒頓時氣苦道,“阿兄倒是給我兩個翅膀啊!”

Wωω☢ ttκá n☢ ℃ O

李藎忱哈哈大笑:“走吧走吧,你們這些家眷已經是最後了,沒有別人要等了,咱們這就回家!”

“阿兄不和蕭公子他們住在一起麼?”李憐兒微微錯愕,李藎忱絲毫沒有招呼旁邊蕭世廉的意思。

李藎忱鄭重說道:“某現在可也是大陳的蕩寇將軍了,在江陵城當然有自己的府邸,那就是咱們的家······真正的家!”

李憐兒頓時怔住了,片刻之後臉上浮現出難以掩飾的激動神情。

家,這一個字念起來是那麼的清脆好聽,又是那麼的溫暖柔和,可是這個字代表着太多,太多······

他們兄妹二人自從呂梁山中那慘案之後,就已經沒有了家,就像是大風之中的飄萍,居住在蕭摩訶府邸上,就算是蕭夫人以降都把他們兄妹當做自家人,但是無論是李藎忱還是李憐兒都清楚,那不過是寄人籬下而已。

他們想要的,是一個真正的家。

現在夢想成真了。

李憐兒一把抓住李藎忱的袖子,微笑說道:“阿兄,我們回家!”

李藎忱鄭重點頭,當先向前走去。

而李藎忱不知道的是,就當他轉身向碼頭外走去的時候,有一道目光正緊緊的注視着他。

樂昌手中端着茶杯,卻一口都沒有喝,任由茶水在江風中逐漸冰冷,她的目光一直透過舷窗看着碼頭上的一道道身影,不知道在想着什麼。

“殿下,碼頭上的人都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我們也該下船了。”一名婢女低聲說道。

樂昌低低“嗯”了一聲,隨手放下茶杯,而就在碼頭上,落在後面的李藎忱、蕭世廉等人也已經離開。

“萬溪入江,潛流暗涌······”樂昌喃喃說道,剎那間她也有些明白爲什麼父皇直接就同意了讓自己來江陵,也體會到周確當時在走廊上碰到自己時候那種焦急的心情,“父皇,你終究還是牽掛着長兄啊······”

這江陵城風雲聚會,在陳頊和周確的眼中,一個陳叔寶顯然根本不足以應付的過來,所以樂昌這個不爲人注意的女兒家,或許就能夠在關鍵時候起到作用。

“殿下,您說什麼?”站在樂昌身邊的婢女詫異的問道。

樂昌微笑着搖了搖頭:“走吧,我們下船。”

而那婢女眼神一閃,應了一聲。

————————————————--

大陳太建十年六月十九日,太子陳叔寶率規模龐大的使團抵達江陵碼頭,以慰問將士。

而同日,北周武寧郡、義陽郡(今信陽)守軍分別向南陳軍隊戍守的章山、漳川和隨州等地發動進攻,被南陳守軍迎頭痛擊,北周軍隊損兵折將,不得不再次收縮防線。

而南陳軍隊趁機佔領武寧郡東南方向、沔水對岸的空城石城郡(今鍾祥),雙方戰線從而拉平,不復當初北周向南方和南陳形成犬牙交錯之勢。

自此南到大江,北到章山、東到隨州、西到漳川的傳統意義上荊州中部土地,盡數落入南陳掌握之中,南陳在荊州的兵力、佔有的土地都超過北周,佔據徹底的優勢。

——————————————————-

洛陽城,宮城。

“臣弟參見陛下。”宇文憲快步走到牀榻邊,一邊躬身行禮,一邊恭敬說道。

“來了······”旁邊的宦官幫忙掀開帷幕,露出宇文邕的身影,他的聲音之虛弱,讓宇文憲隨之臉色一變,急忙擡起頭來。

躺在牀上的宇文邕緊緊擁着被子,臉色蒼白憔悴的出乎宇文憲預料,而相比於當初離開洛陽時候那個身強力壯的年輕帝王,此時宇文憲面前的北周皇帝,瘦削得不成樣子,甚至原本烏黑的頭髮,在鬢角處也變得微微發白。

這還是一個甚至沒有到不惑之年的年輕帝王麼?這還是那個不久之前還意氣風發揮師北上的一代雄主麼?

宇文憲本來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他沒有想到病魔竟然來的這麼快、這麼猛烈,甚至就連一步步帶着北周走向輝煌的宇文邕,也終究不是病魔的對手。

剎那間,悲傷、痛苦、悔恨······宇文憲的心中五味雜陳,或許當初他答應宇文邕的請求,率軍北上,陛下就沒有必要因爲放心不下楊堅等將領而不得不御駕親征,又或許······

可惜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既然已經做了,就沒有後悔和重來的餘地。看着牀榻上微微眯着眼睛、似乎在擠出最後一絲力氣和自己說話的兄長,宇文憲恨不得以身代之。

自己的兄長十七歲登基,整頓內政、壓服文武、南征北戰,爲了大周嘔心瀝血,終於完成了祖輩一統北方的夙願,現在大周向北震懾突厥,向南對峙南陳,可以說是建國以來國力最昌盛的時候,然而難道就在這時候,自己的兄長終於還是支撐不住了麼。

“南面的消息,知道了?”宇文邕的聲音很低,不過整個大殿之中只有他一個人的聲音,周圍的宦官甚至都已經屏住了呼吸,所以宇文憲依舊聽的很清楚。

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六百四十章 預料之中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九十八章 習武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二七一章 某相信某的士兵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七百零五章 大變將起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四百四十四章 臭味相投的瘋子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一五一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畫卷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九百四十八章 真實的訓練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一一三八章 尉遲家的態度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二一二八章 心有春天,自是春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完本感言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八七八章 河東義師第一三四八章 朕又不吃人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