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

城中道路到底沒有城外寬敞,再加上城市治安、交通管理的愈發嚴格,在大街上直接擺攤售賣已經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了,所以還不如直接湊到城外去,在那裡甚至還能夠分到屬於自己的固定攤位。

這自然更進一步分走了城內集市的客流。

對於老百姓來說,城外四周都有更大更廣的集市,何必再來城中這尺寸之地?更不要說城中商賈們需要支付高額的房租,因此這些費用均攤在商品上,更是讓他們的商品缺少競爭力。

因此城中的集市而今也被迫做出轉型,向着中高端貿易進發,比如從全國其他地方運來的一些長安少見的貨物。

可是城中真正需要這些貨物的人,又有多少?

所以城中集市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下去。

這也讓李藎忱忍不住感慨,這或許就是工業種類齊全的弊端吧。

龐大的長安工坊在帶動着整個關中地區的快速發展,自然也就使得很多工業產品都能夠在本地進行生產,外地進來的貨物逐漸失去了競爭力,大家除了圖個新奇之外沒有什麼了。

不過這也讓李藎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城中的這些商賈爲自己所用。

他這一次來,不就是爲大家解決問題的麼?

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絲綢之路。

所謂的“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實際上是後世德國學者的發明,在這個時代之前是沒有的,不然的話作爲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關卡,玉門關應該叫做“絲門關”纔是。實際上絲綢之路最早是被兩漢用來進口西域優質的白玉,也就是和田玉,因此纔有玉門之名。

大漢一統之後,李藎忱就已經把目光放在遼東和河西,遼東自然是爲了那富饒的土地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這年頭到底還是在小冰河期內,在遼東進行耕作的確不太現實,但是礦產也很讓人眼紅啊。

而河西,自然就是爲了和西方的貿易。

因此很早以前,大漢的報紙上已經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向人們介紹這一條已經埋沒在歷史風沙中的道路,引來不少學者的考據,有官方背書,大家自然也就逐漸接受了這個名稱。

現在大漢拿下河西,絲綢之路已經再一次暢通,朝廷完全可以通過河西恢復和西域之間的貿易。

絲綢之路在此之前,實際上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被截斷,從西域以及更遙遠的阿拉伯地區前來的貨物還在通過絲綢之路進入西北地區,但是因爲這條路上實在是有太多等着收過路費的,因此這就直接導致一個商品被運到大漢或者從大漢運到西方之後,價格飆升。

畢竟之前同樣把握這條路的吐谷渾以及不少西域小國,並不能讓自己的商品賣出去,甚至還需要花費不少的錢財購買這些商品,因此這就意味着他們爲了彌補損失而不得不提高商品的過路稅費。

想要從此過,就要留下買路財!

西域小國們到底還不敢過於囂張,畢竟還有幾個大國在周圍盯着呢,要是貨物的價格太高了,直接影響到了本國百姓——當然主要是王室和貴族——購買使用,那不介意直接揍你一頓。

關鍵就在於以高昌爲代表的幾個西域大國,以及吐谷渾這個盤踞河西的龐然大物在提高稅費、哄擡物價。

偏偏大家還無計可施。

這自然就導致通過絲綢之路往來的貨物價格太高,絲綢之路雖然還在運轉,卻名存實亡。

在大漢,也就只有西北的商賈們參與絲綢之路的貿易。

畢竟不依靠絲綢之路的話,他們就只能處於大漢整個貿易網的末端。最底層的經銷商,賺的可是最少的。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大漢拿下河西,直接頂在西域門口,沒有了吐谷渾在中間賺差價,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一下子就被提了上來。

大漢那麼多的優良貨物,通過絲綢之路順利進入西域,再進入西方,這背後將會是令李藎忱夢裡都能笑醒的巨大貿易順差。

畢竟在此之前的兩漢時期,中原就能夠通過絲綢以及茶葉這種神奇的東方樹葉換取大量的真金白銀,更何況現在大漢能夠拿得出手的已經不止有絲綢和茶葉,還有大量工業產品。

西方現在還在暗無止境的中世紀中,工業自然是免談。

大漢很簡單的流水線工業產品,就有可能在那邊被奉爲瑰寶。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錢財積累。

巨大的貿易順差,簡直就是在吸血。

榨乾所有有文明的地方!

雖然這的確有些殘酷,但是李藎忱絕不心慈手軟。

落後,就是要捱打的,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現在我大漢如此強大,不算計你,算計誰?

商賈們似乎也意識到了絲綢之路能夠帶來的巨大利潤,此時已經忍不住當着陛下的面竊竊私語。

不過他們也知道自己不能過於失禮,很快就有一名老人作爲代表站了出來:“啓稟陛下,絲綢之路勾連大漢和大秦,只是不知道現在大秦是否還在······不過長期以來西北的同行們都依靠絲綢之路而活,這證明重新開拓這條貿易通道並且把我們的商品送出去應該是可行的。”

李藎忱頷首:“朕給你們這個權力,可以放手去做。”

商賈們頓時交換了一個眼神。

這個問題的關鍵點不在於陛下讓他們去做,而是他們應該如何去做。

不過李藎忱不等他們問出來,就補充了一句:“一切所求,朝廷會滿足你們的。”

作爲代表的老者忍不住顫聲說道:“陛下,若是路途遙遠,難以帶着大宗貨物抵達呢?”

“工部已經在規劃直抵玉門關和陽關的直道,另外還有新式的機械正在研發之中,到時候可以讓貨物運輸事半功倍。”李藎忱徑直說道,爲了建立起來對西域的統治,直道是必然的。

至於火車之類的,李藎忱當然知道還要等很多很多年,但是至少現在已經看到了曙光,不是麼?

更何況歷史上的火車被研發出來,再到正式成爲一種交通工具,本身也沒有用多少年。因此李藎忱相信在一兩代人之內,鋪設鐵軌就有可能變成現實。

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一二一三章 跬步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五九零章 從山東到遼東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六十二章 平手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兩千零三章 席間驚變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一三四一章 耕種的意義第三百八十三章 投靠第一一二六章 戰雲催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三六六章 駕前驚變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二零九八章 今夜開門,迎入王師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八百零六章 錯在哪裡第二三四二章 一碗水端平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