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

大漢能夠保證這些世家的生命安全、能夠給他們足夠多的賺錢機會,而且他們家族中的子弟通過統一的科舉考試還有機會前來中原做官,甚至有能力的,躋身朝堂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相比於現在在夾縫之中生存,李藎忱相信這些世家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過李藎忱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河西不管怎麼說,距離大漢還是太遠,距離西域和吐谷渾卻太近了。

或許大漢能夠征服西域和吐谷渾,但是永遠也解決不了第一個問題。歷史上中原王朝強盛則可以掌控河西,中原王朝衰弱,防線就會被一路拉回到洮水這裡,也就是秦始皇一開始設立長城的地方。

因此河西的漢人世家們會逐漸忘記了很多所謂的民族和家國觀念等等也在情理之中,並不是他們對不起這個民族,而是這個民族,或者準確說曾經的統治者們對不起他們,畢竟被丟在河西黃沙戈壁之中孤立無援的不是掀動八王之亂的哪位親王,而是這些倒黴的世家。這麼多年苦苦堅持,甚至李藎忱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們對於自己這個漢人的身份,恐怕懊惱和厭煩也勝過喜愛和自豪。

要是自己是突厥人、是吐谷渾人,保不齊日子要過的遠比現在來得好。

只不過在短時間內李藎忱也不能確信這些已經逐漸演變爲唯利是圖的世家,是否能夠重新拾起作爲大國子民的驕傲和自豪,所以李藎忱鞏固河西絕對不能依賴於他們。

他們或許可以通過自己對河西和西域的熟悉,幫助大漢建立起來一張籠罩整個西域的貿易和情報網,但是絕對很難幫助大漢穩固在這些地方的根基。

所謂根基,是指的朝廷已經能夠對這個地方一切的發展和進步擁有絕對的指揮權,派遣什麼樣的官吏、駐紮什麼樣的軍隊、推動什麼樣的政策等等,和中原腹地州府沒有什麼兩樣,百姓知有朝廷而不知有世家,知爲大漢子民而不知此地曾經羣雄並立。

這些都是需要慢慢來的。

河西魚龍混雜,又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中原和西域的往來咽喉要道,這裡不是和南洋等地一樣的一張白紙。

李藎忱只有勾勒出來一副濃墨重彩的藍圖,才能夠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並且讓大家對河西的發展有足夠的信心。

這件事自然就要落在基建上。

換句話說,就要落在加快大漢和河西之間的聯繫上。

從長安到武威再到敦煌,所需要消耗的時間每縮減一天,這些看上去孤懸塞外的地方對於大漢的歸屬感就多一點。

工部最近藉着北方不少工匠加入的機會,總算是能夠騰出來一些人手專注於新技術的研發,李藎忱之前就已經聽說工部有了一些新的發現,看來是時候去看一看了。

不過基礎設施的建設終究只是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小部分,歸根結底朝廷還是要從資源、經濟等等多方面下手,河西可以變成大漢伸出去的一隻手,但是絕對不能變成大漢可有可無的一把刀。

看着各部官員們正在圍繞朝廷新提出的河西發展大綱討論,因爲各種細節爭執不下,李藎忱不由得一笑。

河西雖然還未平定,甚至戰鬥猶然進行在關鍵的階段,但是李藎忱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而且他對河西,也勢在必得!

而如何把河西徹底融入大漢,實際上也是李藎忱現在想要做的一個實驗。

大漢從當初立足於巴蜀的一個地方勢力走到今天,吞併的大小勢力也不在少數,其中不乏南陳和北周這樣的龐然大物,當然也有南中、嶺南各地的一盤散沙一樣的大小部落。

但是這些勢力,要麼是和陳、週一樣,不是漢人建立的就是已經完全實現漢化的王朝,大漢滅其之後,自然而然就能與之融合;要麼就是一羣剛剛從刀耕火種的生活之中走出來的小部落罷了,如之前所言,他們對於李藎忱來說不過就是一張白紙,任由李藎忱塗抹都可以,畢竟大漢帶來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那麼的高級和新鮮。

而河西不一樣,西域也不一樣。

這裡有文化已久,或是從東方而來的華夏文化,或是從西方而來的波斯、佛教文化,匯聚在一起,早就已經不是一張白紙。

李藎忱需要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更需要把這整張畫卷上都寫上大漢的名字。不管你們這些文化是怎麼相互碰撞、相互排斥的,至少這都是大漢的地盤,是在大漢的監管之下。

而這樣的最終結果,顯然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融合。

矛盾、積怨,堆積在一起,可能會爆發出衝突,導致強的能夠佔據上風,而弱的只能乖乖離開,這就是西域多少年來的規則。哪種文化更加強盛,自然就更能主導西域,可惜華夏文化距離西域實在是太遠了,王朝強盛尚且還能施加直接影響,但是內亂爆發,西域轉眼就不是自家地盤了。

因此李藎忱不會讓華夏文化在西域一家獨大,因爲這意味着到時候被趕走的其餘文化肯定會在外圍蠢蠢欲動,一旦大漢對西域的影響力有所減弱,那麼他們就會趁虛而入。

所以李藎忱要讓這些文化在大漢的管控下,碰撞,然後融合。

當他們不可能決出勝負的時候,當朝廷屢屢出面調解的時候,這些文化自然也就只能乖乖坐下來好好談一談,也只能選擇“求同存異”,認可對方和自己的不同。

如此,西域就能夠容得下八方來客;如此,大漢就能夠以此爲窗口,團結周邊各個族羣、各個文明,然後再繼續向外擴張。

不要忘了,華夏民族最強大的種族技能,不是傳承、不是種地,而是······民族融合。

李藎忱以西域作爲自己的試驗場,並且以後並不是不可能把相對應的政策制度引入內地。

你們想要進入華夏,來就是了。

華夏有足夠的信心能夠讓你們變成一個除了長得不像之外、別的都沒啥區別的華夏人。

李藎忱對這個文明的融合能力,有足夠的信心。

既來之,則吞之!

這是李藎忱想要建立的大漢,一個融合列國、傲立東方的大漢。

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時間不多了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八百九十一章 紮營雲田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一四四一章 元家的雞蛋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二二八九章 先漢因何亡?第一六四二章 臨陣,重甲士的威力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八百八十二章 不宜大動干戈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八百七十五章 沒有那麼好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一九四四章 龍門書院山長的人選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九百三十八章 監軍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一二二一章 南陽攻略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七百七十章 霹靂車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