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

“朕此次爲內府內部的監察而來。”李藎忱開門見山。

陳禹和杜齊皆是頷首。

陛下會加強對內府的監管,也在情理之中。雖然陛下之前從來沒有提起過此事,大家也不好把一些想法和思路直接落實在紙面上,但是陳禹也好,杜齊也罷,都知道早晚有這麼一天的。

陛下本身顯然並沒有真的把內府當做自己的禁臠或者後宮的過家家遊戲,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內府也不可能會有今日這樣的規模。顯然在陛下的心中,內府也是朝廷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然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建立非常完善的監管制度,因爲不可能牽扯到太多的錢財和權力交易,派人去查還不夠費勁的。

“內府和外廷的管理制度和發展思路本身不太相同,外廷相對固定,在穩中求發展,而內府則側重於創新,在各種外廷暫時難以涉及的領域之中開拓。”李藎忱緊接着說道,“所以御史臺之前的行事方法和思路可能很難適用於內府。”

陳禹頷首:“陛下首創內府,敢爲天下先,臣等佩服。若無內府,而今可能還會有很多事沒有那麼方便呢。”

“在場的也都不是外人,就不用吹捧了。”樂昌此時不由得笑道。

陳禹和杜齊亦是相視一笑,書房內的氣氛也跟着輕鬆了許多。

陛下帶着皇后和賢妃前來,陣容很強大,皇后是內府的直接管理者,而賢妃則掌管內府的財務,這讓陳禹和杜齊也不敢輕易開口,指指點點,畢竟他們也不清楚皇后和賢妃對於內府建立監察制度的事到底是抱有什麼心態。

不管怎麼說,內府都是在後宮的基礎上向外延伸建設起來的,也都是後宮妃嬪們的心血,御史臺貿然拿出來衆多有可能直接觸動後宮利益的方案,那麼皇后和賢妃恐怕以後會想盡辦法給他們穿小鞋了。

現在皇后直接開口,自然就是表明自己是虛心受教的,這讓陳禹和杜齊也就敢開口說話了。

最基本的官吏貪污受賄問題這個自然不用說,走到哪裡實際上都是一樣的,賬本覈對不上、錢財中飽私囊,那辦你就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但是內府存在的問題可遠遠不止於此,實際上剛纔李藎忱已經很明確的指出了內府爲什麼會監管難。

也很好理解,歸根結底就是因爲內府幾乎都是在前人幾乎沒有什麼概念的領域上下力氣,比如這醫院啊、書院啊之類的,前人雖然也有類似的機構,但是一些講堂啊、藥房啊之類的,顯然並不能起到和現在的書院、醫院等機構完全類似的作用。

因此這些機構應該如何發展、包括資金的監管和人才的調動等等應該如何安排,當真是摸着石頭過河,都需要一點點的調整和嘗試,這期間自然就可能會走很多彎路或者乾脆直接造成浪費。

在統計覈查的時候,這些到底應該算是人爲的失誤還是本來應該有的損失,就需要詳細的辨別。

與此同時,因爲內府要做的很多事都有可能本身不符合社會上傳統道德禮法的,所以內府也只能遮遮掩掩,先通過一些私下裡的渠道獲取資金和資源。

比如之前女子學院的建立便是如此,固然現在女子學院已經算是內府比較成功的舉措,但是實際上剛開始的時候,爲了避免過於張揚而惹來非議,開辦女子學院所需要的錢財基本上都是從各個富商、官吏等等手中私下裡籌集來的,有的是借款、有的是捐贈,各不相同,時日久了自然而然就變成一筆爛賬,在這中間有太多的可乘之機。

更不要說這一次北伐,社會各界捐財捐物,多數通過內府的渠道送到前線,到底有多少人捐款、都是哪裡捐的、又都用到了什麼地方,這些往往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記錄,具體到細節,那就抱歉了,戰火紛飛之中,內府也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去記錄。

這些過往的能夠查就去查,查不到的也沒有辦法,戰爭期間,錢財的浪費和物資的損耗有時候也是在所難免。

李藎忱的關注點實際上也並不完全在整理和查找舊有賬單上面,而是在內府的未來。內府的定位現在已經越來越清晰,外廷負責朝廷的基本,而內府則會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這就意味着內府之後還有可能會做出更多所謂“離經叛道”的事情,但是現在的內府也不能和當初一樣遍地都是窟窿了。同時內府很多部門的管理逐漸趨向於正常化,因此更是需要要有人來監督他們。

陳禹徑直說道:“御史臺巡查百官,往往是從兩個地方入手,一個就是個人的俸祿,每個人的賬本首先就是一個突破口,另外還有其居住的屋舍等等,俸祿低的官員自然不可能住得起高宅大院。另一個,自然就是其人脈,結黨營私往往比貪污受賄更爲可怕,貪污受賄涉及到的往往都是一些私人小事,但是結黨營私卻已經是在朝廷之外自成團體,其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爲大漢服務,而是爲了其小團體能夠獲得更多的權力和利益服務,一旦其強大起來,勢必會成爲隱患。”

杜齊緊接着補充道:“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意圖貪污受賄的,往往都是地方州府官員,天高皇帝遠,自然就有可操作的餘地。因此多派人進行巡查,就能夠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而想要結黨營私的,往往是京中各部吏員。

地方官員來往調動,沒有結黨營私的機會,但是京中官員不同,尤其是一些本身權力不大的吏員,更是想要抱團取暖,或許他們本身只是無意,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爲已經算是結黨營私,假以時日,這些人陸續上位之後,就很可能繼續聯手,直接形成和朝廷其餘官員對峙的一個團體,這亦是我們需要提防的。

此次大漢律法修訂之中已經提及此事,並且讓我們御史臺配合拿定一個方案,在後續修訂之中會加入到律法裡,作爲判斷結黨營私與否的參照,甚至是關鍵依據。而內府顯然也有這樣的問題亟待解決。臣以爲陛下不妨從此處入手。”

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坊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一二零三章 那是個倔老頭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九七三章 白袍傳出的六個字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五十章 冷潭第四百零三章 沙盤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三八六章 再造長安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一千八十七章 誰要去?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八七七章 剎那猶疑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七百二十三章 驚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沒有動靜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