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

另外工坊生產出來的產品,這樣就不只可以向南運送到中原地區,也可以向北運送到幽州甚至輸入遼東高句麗等處,從而實現原材料的輸入和加工後產品的外流,從遼東各個尚且處於原始狀態的部落還有即使已經有國家形態的高句麗身上獲取貿易順差。

洛陽一帶已經規劃爲大漢未來的政治、文化等等的中心,自然不適合再發展工業,現有的工坊也多數都是出於應急需要所打造,未來時機合適自然都會搬遷,而搬遷的目的地自然就是關中和冀州,以更好地和遼東、河西等地進行對接。

除此之外,工部也已經派人前去考察從鴻溝繼續向北通過白溝、漳水等一直向前開挖運河到幽州一帶的可行性。

白溝和淇水距離大河很近,並且本身就是相通的,再加上渤海郡以北一直到幽州,得益於多年戰亂再加上這個時代的?水水量很大,因此沼澤水網密佈,反倒是有開挖河道、開墾良田的先天條件,所以開挖一條運河,從洛陽經過鄴城直接抵達幽州,對於現在幾乎孤立於中原之外的幽州來說,當然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而到時候鄴城也會成爲沿途的節點城鎮,不再是中原的邊界。

不過這些都是未來長期的規劃了,戰事不再緊張之後,李藎忱自然也就不會再要求在多短的時間內修通運河,一切都可以慢慢來。當然了這只是在民間沒有足夠需要的情況下,畢竟運河修通,就意味着幽州將會完全被納入大漢的貿易網絡,對於大漢商賈們來說顯然並不是什麼壞事,比如之前大漢修建從南方的馳道以及鴻溝等運河的時候,就曾經得到這些商賈的鼎力支持,畢竟這些道路修通之後他們也是直接受益者。

另外戶部和農部還打算在鄴城周邊尋找合適的地方修建糧倉,讓此處成爲南北糧食調撥轉運的重要樞紐。

總而言之,大漢各部門早早地就已經做好了對鄴城的整體規劃,現在拿下鄴城之後的第一時間就開始進行勘察和規劃。隨駕北上的各部官員,除了少數的諸如陳叔慎這樣本身是有其餘事要面見陛下,所以專程從江南趕來的之外,其餘的大多數都是各部的副職侍郎甚至是再低一層的主簿和功曹之類的,一個賽一個的年輕,因此也一個賽一個的想要做出點什麼功績來。

洛陽作爲都城,城池的規劃之類的當然輪不到他們做主,因此他們把自己的注意力以及做出功績來的希望都放在了鄴城上,一個個鬥志昂揚,即使是忙得團團轉也都頗有精神,惹得前來出謀劃策的宇文招只能感慨,這種團結向上的新氣象,當真是此生未曾見過。

雖然他一直想不明白北周和大漢的差距到底在哪裡,或者換句話說,宇文憲也足夠努力、北周內部在一開始的時候也團結在宇文憲的身邊共同奮鬥,同樣還不缺諸如裴忌這樣的名臣以及尉遲迥、王軌這樣的猛將,可是爲什麼最後卻一敗再敗,最終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呢?

在北周內部,對於這個問題久有爭論,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沉醉在北周剛剛滅亡北齊、獨霸北方時候的老人,都傾向於把原因歸結於北周內部的分裂。

先人曾說,禍起於蕭牆之內。

北周因爲大象之亂,轉眼分崩離析,而且楊堅那邊和宇文憲這邊爲了爭奪正統的名號還曾經一次又一次的掀起大戰,最後給了李藎忱安心平定南方並且漁翁得利的機會。

原本宇文招也是抱着相同的想法,因此他對大漢能夠戰勝北周心中多有不服氣,要不是我們北周內部分裂、自己人打得太狠了,怎麼會給你們這個機會?

你們這不過是因爲命好罷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因此宇文招心中雖然有所不服,當然也不能表露出來。

而現在看到這些忙得團團轉的年輕官吏們,看着那些幫着百姓修繕屋舍的士卒們,也看着那些已經開始裝修店鋪,似乎明天就能夠開業的商賈們,頓時感覺自己似乎把大漢這個對手想的太簡單了。

在北周治下的鄴城,一切都井井有條,但是一切都死氣沉沉。而現在大漢剛剛接管了鄴城不過才一天,整個城池似乎轉眼之間就活了起來,百姓的臉上露出了宇文招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喜悅。

他們一開始的時候看到漢軍士卒主動上前要求幫忙修繕屋舍,還有些害怕,畢竟在大多數人的想象之中,一支軍隊不燒殺搶掠就算不錯的了,還幫着百姓幹活?想什麼呢!

且看看北周軍隊,即使是駐紮在鄴城的多少都能夠稱得上一句精銳,可是在戰敗之後,不還是都趁着這個機會大肆搶掠麼?要不是漢軍及時入城,城裡還不知道會是怎樣一番慘狀。

更不要說鄴城剛開始佈置防務的時候,靠近城池的屋舍多數都被直接拆毀,屋舍之中的住戶則直接被趕上城牆充當丁壯,多少人妻離子散、流離失所都不知道,即使是其餘的沒有被波及到的城中百姓也是人心惶惶,對於軍隊本身就有畏懼感。

因此當他們發現漢軍真的是打算幫助他們的時候,一個個喜笑顏開,紛紛拿出來家中珍藏的好東西招待漢軍將士,軍民如魚水,整個鄴城內不再有任何兵荒馬亂之意——哪怕昨天夜裡纔剛剛發生過一場顛覆國家的戰鬥。

這些都被宇文招看在眼裡,自然更是感慨莫名。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漢軍將士所做得這些微不足道的事,就足以讓百姓的心歸屬於大漢。而大漢官吏們每個人所做出的同樣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努力,自然也足以讓大漢和北周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最終到了不可彌補的地步。

北周固然差在了分裂造成的矛盾衝突和內部消耗上,但是也差在了其餘更多方面上,甚至一直到最終滅亡,可能包括宇文憲在內的很多文武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這並不是單純的老天爺庇佑、天命所歸,而是人心向背,而是李藎忱帶着大漢千千萬萬的軍民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的差距、換來的優勢。

第三十二章 身份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百章 繼承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千五十九章 開皇?大業?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二三八章 工部的未雨綢繆第一七二五章 殺馬的你們拿來殺人?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六章 陷阱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五百章 天降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三八四章 楊麗華的請求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五十二章 生天第一四四零章 後生可畏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千二十六章 戰採石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二百六十六章 捷報第四百三十一章 條件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四四四章 在慈善的基礎上第十三章 優勢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千五十五章 改土歸流第一四零零章 震天雷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八百四十六章 收穫第一八六八章 大軍渡河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三二三章 你的忠義不對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