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八六章 內府非陛下之內府

李藎忱此時正在中軍的御駕馬車之中和陳叔慎商量皇后鸞駕北上的事情,同時在旁邊聽着的還有尉遲貞和陳宣華。

皇后鸞駕駕臨洛陽,到底先是陛下家事,所以李藎忱要先和以國舅身份前來見駕的陳叔慎通通氣,不足爲外人知曉。

尉遲貞作爲李藎忱的小秘書,自然要負責記錄的,不過在搖晃的馬車上,寫字還是算了,雖然這馬車做了減震處理,但是年久失修的官道磕磕絆絆,人也隨之搖搖晃晃。

至於陳宣華······畢竟是老陳家的事,讓她聽聽也無妨,不過這丫頭昨天在醫院巡夜值班太累了,此時趴在李藎忱的腿上,睡得口水都流出來了。

陳叔慎當然沒有指望自家這個小妹能夠有多大的心思放在這上面,小妹在這兵荒馬亂之中能夠得到李藎忱和樂昌的庇護,已經算是不幸之中的萬幸了,不然不應該再讓這些紛雜的鬥爭打擾到她。

她現在一手組建起來大漢的皇家藥房和醫院,已經爲陳氏博得了很高的聲譽,現在尋常老百姓提到這些在大漢各個州府遍地開花的藥房之類的,誰不說句好?這些稱讚固然是落在了陳宣華、落在了內府和皇室的身上,但也落在了陳氏的身上。

陳氏作爲前朝皇室,本來地位就比較尷尬,他們或許有很多前朝老臣的支持,但是相對的也會受到很多新晉勳貴的排擠,畢竟對於前朝老臣們來說,受過陳氏恩德,需要提攜的時候還是要提攜一下的,可是對於那些逐漸通過書院和科舉考試等等進入朝堂上的勳貴們來說,陳氏對他們可就沒有什麼恩德了。

他們能夠走到今天,和陳氏自然沒有多少關係。

相比之下,陳氏作爲前朝餘孽,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隱患而不會成爲幫手,因此要不是陳叔慎背後有李藎忱力保,再加上他的能力也的確出衆,不然的話是萬萬不可能站在現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主管大漢幾乎所有財政大權的。

陳叔慎並不要求陳宣華能夠多做什麼,老陳家現在就得要低調處事纔好,已經有了他一個出頭的,別的不能太張揚了,即使是現在,外面都已經有人在暗地裡說樂昌和陳宣華姊妹就和當初的趙飛燕和趙合德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陳宣華更需要謹守底線,不該摻和的事絕對不能摻和進來。

“皇后帶着皇長子抵達洛陽之後,會先接管內府的各部門,統籌內府在豫州、關中和青州等地的發展安排,以和南方對接。”陳叔慎沉聲說道,這些倒並不需要他犯愁,都是樂昌早就已經計劃好的,此時他更像是在轉述樂昌或者內府的看法罷了。

李藎忱微微頷首,內府現在已經不再是李藎忱一個人的內府,內府上下各個部門已經深入到大漢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教育和醫療,已經逐漸和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內府的強大也就意味着內府的龐大,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當然不再是依靠原本的一個人決斷就能夠進行管理的。

內府現在和外廷已經沒有多大的區別,具有自己的領導班子、參謀班子和人才選拔錄用制度、考覈制度等等,以確保整個內府能夠平穩的運行,並且不以一個人的意志爲轉移,即使是樂昌甚至李藎忱,都不可能因爲自己的一條建議或者一個想法就直接讓內府圍繞這個思路團團轉,而是也要經過評議和討論,先確定其可行性和經濟性,再決定是不是要實施。

因此公事公辦,樂昌並不會在往來家書私信之中和李藎忱討論自己到了洛陽應該幹什麼,而是會以公文的形式,以內府最高官員的身份向李藎忱做出請示。

古往今來,封建王朝講求的都是家天下,帝王家事就是國事,而李藎忱現在顯然已經在努力的區分這兩者。固然家天下是保證整個封建王朝平穩運行並且從一代人向另一代人過渡的保證,但是家天下這種思想的存在也限制着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崛起。

人,終歸是一種自私的動物,當人意識不到自己保家衛國實際上也是在保衛自己、爲國效力實際上也是在爲自己和子孫後代造福的時候,想要讓他們去捨生忘死的爲國出力,那就只能依靠於他們的忠誠。

忠誠,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是往往也使很多人都不可能真正具有的品德,畢竟在生死關頭,誰能真的不想家中的妻兒老小,誰能真的說問心無愧?

所以只有把帝王家和天下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讓生死關頭的人們意識到自己的犧牲並不只是爲了高高在上的皇帝、爲了忠誠於自己的君主,同樣也是爲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保衛自己的妻兒老小,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對這個國家有歸屬感,也願意在家國危難的關頭去做些什麼。

內府,從曾經皇帝的小金庫變成現在黎民蒼生的庇護者,就是李藎忱所做的區分皇室和國家這兩個概念的重要一步。

至於之後,大漢的國家體制會走到哪一步,那李藎忱看不到,也管不着了。歷史上的這個民族,曾經一直走到了最悲壯和最羞辱的一步,最終憑藉着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團結一心的精神從黑暗之中走了出來。李藎忱知道這個民族的頑強,知道這個民族的底線,所以他並不害怕自己現在所做的這些會給這個民族帶來分崩離析的災難。

更苦、更難的,都能挺過去,就算李藎忱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也不會比那黑暗的時代更苦更難。

求變,總比一成不變來得好。

“六部會組織人手覲見鸞駕,商議內府在各項事宜上和六部對接的事。”陳叔慎補充一句,這纔是他前來面見李藎忱的另外一重原因所在。

內府,已經非是陛下一人之內府,而是天下之內府。

原本六部對於內府的存在是排斥和反對的,但是現在無人能夠否認內府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再加上李藎忱積極主動的謀求內府和六部之間的合作共贏,加強雙方在各個領域上的聯繫,六部當然不會拒絕。

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四百一十二章 如風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二三七一章 歲歲有今朝(本卷最後一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一三二二章 楊堅真的值得嗎?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一百一十章 季孫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九章 秘密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二零五九章 局裡局外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九四八章 徐陵和成都書院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四百六十七章 晚了一步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九十二章 向何方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未來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一章 千年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