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

之前甲騎的出現好歹還算是在漢軍的預料之中,而現在這些重甲士顯然情報裡從來沒有提及。

這種新組建的精英部隊往往都是在北周軍隊中鮮卑人的掌控之下,嚴密封鎖消息。

由於鮮卑人,尤其是鮮卑武人對北周朝廷的忠誠度還是能夠保障的,再加上之前作爲白袍主要消息來源的聞喜裴氏也已經歸入大漢,因此白袍憑藉現在千瘡百孔的情報網,往往很難獲得和這種部隊相關的機密信息,也往往只有等到某支軍隊遭遇到了才能知曉。

之前傳出甲騎的消息,實際上也是在大漢已經聽到很多風聲之後。

這恐怕也是北周鮮卑化爲數不多的好處了······

因此總是要有那麼一個吃螃蟹的倒黴蛋,而這次的倒黴蛋,顯然就是盧青。

甲騎的出現,頓時讓氣氛變得有些緊張,火槍手的槍彈擊打在他們的厚重鎧甲上以及周圍很明顯是專門爲防範火槍手準備的盾牌上,顯得有些無力。

自從甲騎出現之後,現在列裝的火槍就暴露出來了很多的問題,火槍之中裝填的槍彈,射程雖然已經逐步能夠保證,成爲勝過弓弩的利器,但是準度和殺傷力上還有所欠缺。

精確度一直是困擾大漢火槍生產的一個問題,因此爲了增加殺傷的可能性,火槍手必須要列隊集體射擊,單發點射想要準確命中目標的可能性並不高,尤其是在混亂的戰場上。

列隊射擊,面對大批大批的步卒時候,自然是非常有效的選擇,反正目標那麼大,只要你甩出去一槍,只要臉不是太黑,總歸是能夠擊中人的,對上大隊的輕騎亦是如此。可是對上甲騎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槍彈只有從衣甲少數的縫隙或者薄弱的地方鑽進去,纔能有效地起到殺傷的效果,不然的話就算是在那厚重的鎧甲上鑿出來再多的坑坑窪窪也於事無補。

至於火槍的殺傷力,其實同樣的道理,對付輕裝步卒已經足夠。大漢最新列裝軍隊的火槍,是標準的前膛燧發槍,受到李藎忱的指點,大漢火槍的發展自然快速地從一開始笨重的火繩槍跳過打轉輪火槍來到了前膛燧發槍這一步,但是受限制於大漢的冶煉工業,現在的槍彈依舊還是普通的圓形槍彈,其實和炮彈的模樣、效果相差無幾,甚至就連發射原理都是類似的,像是後世的那種帶有子彈殼的子彈,現在的大漢還是打造不出來的。

李藎忱並沒有打算在這上面揠苗助長,經過幾次改進,現在的子彈在穩定性和殺傷力上已經比之前好了很多,人要知足。大漢的技術還需要穩步的向前發展,發展太快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生產出來的產品具有很高的不穩定性。

因此此時握緊手中火槍的盧青,面對洶涌而上的北周軍隊,屬實是有些無奈。

火槍雖然好,但是也不是萬能的。

不過除了火槍之外,漢軍將士並非沒有別的手段。不少士卒已經抽出刺刀,還有的則攥緊了橫刀的刀柄,而火槍手之後,陌刀隊也嚴陣以待,只要敵人衝上來,他們那足以砍動戰馬的陌刀就能夠好好的教育教育他們。

至少在這一畝三分地上,陌刀還是很有威力的。

除了陌刀,還有橫刀,除了橫刀,還有刺刀,除了刺刀,還有拳頭和牙齒!

漢軍將士即使是手無寸鐵,也有一戰之力。

不過話說回來,每一名主將都不期望戰鬥進行到這個程度,因爲那註定意味着巨大的犧牲。

好在火槍的這一通射擊,讓北周軍隊多少也有些慌亂,弓弩手不再囂張的射箭,給個盧青寶貴的時間。

河灘上的漢軍將士一齊把本來就逐漸靠岸的陸師火炮拖了上來。這些火炮原本裝載在一條條小船上,用以配合水師進行炮擊,現在自然派上了用場。

與此同時,河面上還留下掩護的五牙大艦再一次開始鳴炮,只不過距離屬實是有些遠,炮彈雖然都越過了壁壘,但是多數落在北周軍陣之前,不管怎麼說,這也震懾了北周軍隊,讓他們的步伐驟然變緩,也讓盧青能夠把火炮拖到缺口的位置。

“放!”

雖然不過四五門火炮,但是射程遠、威力大的陸師火炮,開火之後的聲勢自然不是水師的輕炮能夠相比的。

“轟!”炮彈直接砸入周人陣列中,其中一發硬生生撞在那盾牌車上,火槍無法摧克的盾牌車,被炮彈這麼一撞,徑直四分五裂。

周人的隊列之中響起吶喊的聲音,背後的營寨裡同樣是鼓聲和號角聲此起彼伏。

進攻,進攻!

這一次周人並沒有表現出一如既往地畏懼或者害怕,相反,在這咚咚的鼓聲之中,他們開始快速的向前推進,那一聲聲雜亂的嘶吼聲中帶着難以掩飾的瘋狂。

漢軍將士們面面相覷,好像他們對面的敵人根本就不是一羣士卒,而是一羣瘋狗。

盧青也皺緊了眉頭,周人突然如此拼命,也出乎他的意料。

不過想想也不是不能理解,漢軍突破白溝,繼續向前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是鄴城,周人不可能不拼命,或者換句話說,宇文憲不可能不拼命。看看這些周軍士卒,一個個披堅執銳,十有八九也是宇文憲現在手頭上能夠拿出來的全部精銳了。

對於這些精銳們來說,身上很久以來就打上了北周的標誌,他們對於北周的忠誠自然就和大漢的禁衛軍一樣。宇文憲作爲北周在外大軍的主帥,麾下當然不可能全是各地世家的部曲私兵湊在一起的烏合之衆,有願意爲其性命相托的嫡系將士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現在北周已經到了存亡的關頭,他們自然要拼命。

換做禁衛軍,自然也會不惜一切代價和敵人決一死戰。

只不過北周軍隊此時展現出來的,似乎更加的瘋狂,如果換做禁衛軍上陣,即使是到了最後一刻恐怕依舊會保持着絕對的冷靜,儘可能地用手中的火槍擊殺更多的敵人。

不過盧青也不能否認,現在敵人這種近乎癲狂的進攻,的確給人很大的壓迫感。

更滑稽的是,就在剛剛,北周軍隊還依託壁壘阻擋漢軍的進攻,現在卻完全反了過來,變成漢軍依託壁壘阻擋周人。

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千二十六章 戰採石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獨立成軍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一三七二章 朕給過機會第一一五六章 禍水西引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二零一四章 破城不難,安民難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將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六百六十二章 風捲衣袍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九百九十九章 人心第十九章 火光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一一五九章 條約是拿來撕的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百四十八章 伏脈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二零四五章 豐碑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一五一六章 爲了大漢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責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二一四零章 也不是好欺負的主兒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