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

獨孤永業很清楚,現在自己所能做的唯一,就是儘快收復燕郡。

昌平不過只是從燕郡到居庸路上的一座小城,沒有了居庸關的屏障,昌平甚至都算不上一座軍事要塞,當初獨孤永業在此屯田,也只是爲了能夠就近支援居庸關罷了。

所以放棄昌平若能換來重新拿下燕郡,那麼就是值得的。

主帥的鬥志昂揚,讓下面這些追隨他多年的將領們也都打起精神。

至少現在敵人還沒有兵臨城下,他們並非沒有回天之力,所以跟着主帥搏上一搏,保不齊還能換回力挽狂瀾的大功勞!

獨孤永業簡單吩咐了一下任務,實際上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全軍開拔,前往燕郡,昌平郡中丁壯、兵刃和糧食一個不剩,全部都打包帶走。甲騎之前就已經派往燕郡,現在昌平郡中已經沒有甲騎,但是剩下的幾套鎧甲也不能給敵人留下。

剩下一座空蕩蕩只有老弱婦孺的昌平郡,你們南蠻願意就拿走。

獨孤永業看着再次忙碌的將士們,又轉而向東看。

天色昏暗,看不清前路。

但是破釜沉舟,現在的自己也沒得選擇。

——————————————

攻守易位來的這麼快,即使是羅毅也有些手忙腳亂的感覺。

就在昨天他還在爲攻下燕郡而高興,今天城外就已經出現了北周的輕騎斥候,無疑是在告訴羅毅,很快他就要依靠燕郡進行防守了。

不過好在之前柳述派給他的這個小夥子馬填比較靠譜,進入燕郡之後帶着白袍接連拜訪城中好幾個豪門大戶,這些豪門大戶之前的時候在暗中就和白袍有所往來,屬於柳述所說的“上下關節”之中一部分,不然的話白袍縮在?水下游那窮鄉僻野之中,是不可能獲得那麼多有用情報的。

南側城牆上被火炮粗暴撕開的缺口正在填補,羅毅就站在城門樓下看着漢軍將士佈設火炮。

漁陽郡那邊已經傳來消息,柳述成功拿下了漁陽郡。實際上漁陽郡的北周守軍也不在少數,只不過獨孤須達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他把原本漁陽郡中流砥柱一樣的八百輕騎給帶走了,給剩下軍隊的任務就是傾巢而出、儘快趕往燕郡,結果本來這些步騎就羣龍無首,漁陽郡又被和他們幾乎可以說“擦肩而過”的柳述輕鬆拿下。

結果這一下子哪邊都去不了的步騎,自然直接作鳥獸散,他們之中大多數人都是臨時被拉來的丁壯,現在主帥和主將一個都不在,不跑又能怎樣?

剩下的還有七八百士卒被偏將和校尉勉強收攏住,也不敢前往漁陽郡,也不敢前往燕郡,只能從燕郡的北側匆匆掠過,意圖前往昌平郡和獨孤永業會合。

對此羅毅也是有心無力了,這些傢伙沒有來搗亂就算不錯的。

同時柳述在漁陽郡外也發現了大量的冶鐵作坊,在這之前,這一帶都是在北周軍隊的封鎖中,白袍幾次嘗試想要一探虛實,結果非但沒有成功,還差點兒暴露,導致後來柳述不得不低調了很多。

結果誰曾想到現在這些冶鐵作坊就直接擺在眼前,任由漢軍如何擺佈。

而海軍也傳來好消息,王昌帶着戰船沿着海岸線北上抵達碣石。碣石是從遼東進入幽州的要衝,高聳的山勢和遼闊的大海之間只留下了狹窄的通道,同時這裡也是無數梟雄豪傑曾經登臨遠望的地方,秦始皇、魏武帝都曾經登臨此處。

歷史上隋煬帝討伐高麗路過此地,修築榆關作爲後勤糧草中轉之地,再後來榆關變成了明長城的東部終點,更名山海關,更是有無數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英雄事蹟圍繞着這座雄關發生。

秦漢長城並不是到這裡,而是折向東北一直抵達遼東,這也是因爲秦漢對遼東的掌控更在後來朝代之上,隋唐尚且還有安東都護府,宋代燕雲十六州都沒拿下暫且不說,明代也是把核心防線控制在了山海關,深入遼東,基本就不在朝廷的實際掌握之中了。

而現在,遼東也是在契丹、高麗等國家或者部落的掌控中,雙方之間雖然衝突不斷,但是至少還都保持着對中原王朝的尊重,中原王朝的強大暫時不是他們能夠招惹的,不過過了碣石之後的廣闊遼東大地,也是中原王朝鞭長莫及之處。

在沿着海岸線北上的過程中,王昌發現了從遼東前往幽州的商隊,運送的正是北周採買的鐵礦石和煤炭等等,這傢伙當然也不傻,直接帶着船隊在碣石這個地方一橫,把這些貨物全部都阻攔了下來,並且明確提出了要和北方各個部落首領會晤的意思。

說什麼也得讓他們知道,現在的幽州,已經是大漢的天下了。

要做生意可以,那得和大漢做。要知道大漢國內可是有很多商賈摩拳擦掌打算和你們這些土包子做生意呢。

“這些傢伙,情理之中。”羅毅冷笑一聲。

大漢的政策對世家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事,甚至科舉制可以稱之爲“釜底抽薪”之策,世家們,除非是那些曾經被宇文憲用刀劍架在脖子上的冀州世家,恐怕沒有幾個真心想要歸順大漢的,諸如河東世家那些,還不是因爲局勢變化已經容不得他們再做猶豫,此時做一個順民總要比做階下囚來得好。

但是燕郡這邊局勢到底不一樣,這些世家們顯然也充分的意識到,漢軍的兵馬並不多,能夠拿下燕郡主要也是依靠的出奇制勝,現在已經回過神來的獨孤永業還有南方范陽等地的守軍肯定會抓緊北上夾攻,除非鄴城以南的漢軍能夠快速向北推進,不然的話,短期內幽州這邊漢軍勢弱的局面根本不會有所變化。

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三百四十八章 過三峽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二百八十三章 翻不起風浪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千二十九章 塹壕戰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二九七章 這個憂,不分好不好?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九三零章 陛下對皇后有猜忌?第九百零三章 不是好漢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四百一十八章 還算有良心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七四四章 萬戶侯的誘惑力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一六三三章 皆我族類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七百三十八章 恰恰相反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四百三十八章 着急的沈君高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麒麟才子”徐陵第二二六四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千八十六章 曹忠,可以麼?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江陵夏日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兒鬻女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六二一章 殿試三題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九六一章 南北相通,華夏一體第七百八十七章 既然開始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一四九四章 江南是江南人的江南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