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

徐陵一時默然,樂昌的鄭重讓他不敢怠慢,想要起身行禮,但是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力氣站起來,只能苦澀的搖了搖頭。

自己真的快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不需要任何人說,徐陵自己就能夠感覺出來。

樂昌徑直上前:“孝穆公今日模樣,令人何其心疼啊。”

徐陵勉強一笑,聲音很是沙啞:“老夫這一生,看盡了風雲變幻,也算是值得了,只可惜沒有看到這人間換太平啊。”

樂昌急忙說道:“孝穆公何出此言,孝穆公當然能夠看到陛下一統天下的時候。”

不過話說出來之後,樂昌就意識到自己好像失言了。

徐陵伸手遙遙點了點樂昌,似乎想要說你這個小丫頭都已經身在這樣的位置上了,竟然還會有這麼低級的錯誤。

不過他並沒有想要再給樂昌“上課”的意思,徑直說道:“沒想到老夫竟然真的都活不到那個時候了,也是,是老夫太奢求了,畢竟老夫這些年走過的路,看過的煙雲,也太多了,看夠了,看夠了——”

緩緩閉上眼睛,徐陵喃喃說道:“這一生,夠長了。樂昌?”

樂昌向前一步:“孝穆公,我在的。”

一如多年之前,她在徐陵這裡求學讀書一樣。

樂昌的聲音很低,眼眶之中已經有淚水翻滾。

對於她來說,陳頊是雖然疼愛自己,但是爲了保持君王威嚴而嚴厲、喜怒不形於色的帝王,是一個嚴格的父親。而徐陵,對她諄諄教導,就像是彌補了早年撒手人寰的母親位置一樣。

徐陵淡淡說道:“你知道老夫這一生,最難忘的是什麼麼?”

樂昌搖了搖頭。

徐陵微微擡頭,看着風吹動帷幕,乳白色的帷幕上,過往似乎歷歷在目。

“最難忘的,就是當年石頭山上,那白衣少年石破天驚。”徐陵笑了一聲,“老夫當時雖然覺得或許有些事情要發生改變,但是當時的自己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切竟然真的改變了,改變的就連老夫都不敢相信,改變的面目全非。”

或許是說話有點多,徐陵已經忍不住咳嗽起來。

樂昌想要上前攙扶他,不過他伸手阻止了樂昌,此時他的臉上已經泛起了潮紅,聲音也在顫抖:

“前半生舞文弄墨,人在中年又朝堂縱橫,然不過是尋常人所爲罷了。唯有這後半生教書育人、傳播我華夏文化、華夏衣冠,方是老夫畢生驕傲。這一切的開始,都在那石頭山上,都在那少年傲立之後。”

樂昌一時間怔住了。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年輕的李藎忱意氣風發。

即使是自己,也被當時他的風采所吸引,剎那失神。

而誰曾想到,就是當年的這個年輕人,在石頭山成名之後,憑藉着赫赫戰功青雲平步,一直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他開創了一個時代,而自己也可以稱之爲“傳奇”。

能夠親眼看到那一幕,的確是幸運的。

不過更幸運的是,自己終究把握住了,沒有錯過這個良人。

徐陵笑了笑,誰也不知道他爲了笑出來,用了多大的力氣:“老夫縱橫江表,死後也不過就是一抔黃土,誰人知之?惟願我華夏血脈文明,能夠代代相傳,如那大江大河、滔滔不絕,縱有波折,依舊生生不息,則老夫亦可瞑目!”

“孝穆公!”樂昌的聲音已經帶着哭腔。

堅強的大漢皇后,看到眼前這一幕,也忍不住哭了出來。

“已經母儀天下了,就不要再哭了,丟人。”徐陵勉強扶着牀邊的欄杆,似乎他不抓着的話,整個人就會直接陷入牀榻之中,再也坐不起來了,“陛下是要幹大事的人,他在前面,這背後的江山萬里,你要給他守住了,你要給我們這個民族——守住了!”

樂昌這一次沒有說話,而是鄭重的拜倒在地,對着徐陵行了大禮。

此時的她,不再是大漢皇后,而是面對恩師的學生。恩師已經走到了生命盡頭,但是即使是這樣,他依然不忘這江山社稷,就憑這個,他就當得起自己的大禮參拜。

徐陵擺了擺手,示意不要再打擾他了。

樂昌徑直起身告退。

而徐陵喃喃念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此生去後,無論如泰山鎮於地,還是如鴻毛飛於天,但能看我華夏崛起,則此生再無憾事。”

此時樂昌已經退了出來。

跟着她一起進去的蕭氏掩面哭泣,早就說不出話來了。

孫思邈走過來,樂昌沒有直接叫他,就說明徐陵應該還不至於已經不行了。

“尊重孝穆公的意願,他想要治療就治療,不想要再受累就算了。”樂昌低聲說道,“但有人問起,就說是本宮的旨意。”

孫思邈一時默然,旋即鄭重拱手:“遵旨。”

樂昌向前走,徐家的書房就在旁邊。

她輕輕伸手推開。

書架上各式各樣的古書比印象裡少了很多,不少都被徐陵捐獻給各大書院了,現在都換上了新的印刷本,排版緊湊,尤其是遠沒有那些老竹簡佔地方。

書籍大小小了很多,當然也就用不了那麼大的書架。

徐陵雖然不常在家裡,但是依舊可以看到這裡常常打掃,一塵不染。一如樂昌當年在這裡看書的時候一樣。

書架一邊的牆上,掛着李藎忱的《愛蓮說》。徐陵很欣賞這篇文章,因此在他上次過壽的時候,樂昌親自求着李藎忱又寫了一遍,相比於她自己書房裡掛着的那個,筆鋒更加敦厚朴實,少了很多銳氣,但是依舊帶着李藎忱字跡獨有的幹練。

想到了當年在這裡和李藎忱再次相遇的情景,樂昌心中有淡淡的暖意,笑容已然浮上脣角。

歲月如梭,一晃多少年就這麼過去了,他已然不是英俊少年,而自己也已經不是懷春少女,曾經用羽翼庇護他們的長輩已經不能再保護他們,但是現在的他們,已經強大到可以獨自面對狂風暴雨。

孝穆公你放心,你們守護的,我們將繼續守護,你們拼盡全力沒有得到的,我們會繼續拼盡全力去得到。

華夏血脈,代代拼搏,亙古流傳。

我輩,不會讓你們這些前輩失望。

樂昌轉身,推開門。

陽光撒下來,前路清晰可見。

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一三五二章 囚籠的鑰匙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七八五章 炎黃的血第二一五八章 祭壇上的五個牌位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五百五十四章 願者上鉤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九百九十章 激戰湘州城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一八二七章 端正心態第一二八零章 內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一七八八章 制度的優越性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三百七十七章 滅敵中途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尾聲 江山如畫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一五三章 騎兵衝擊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五百章 天降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二零三六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見面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一四四五章 北與東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二三六五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二一一一章 陛下溫柔似水?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一二二七章 樹幹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