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

李藎忱伸手拉過來被子,給這一對兒好“戰友”蓋上,免得她們也受了涼,自己披衣起身。

剛纔陳宣華她們說的青州、兗州當然還有豫州東部的問題,李藎忱不能不放在心上。等那邊的奏章過來,朝廷再拿出一個方案,恐怕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隨着冬天越來越近,一旦有一場雪災之類的,會出大事。

甚至這些主要的人口聚集地、農業產地都會受到重創,一蹶不振,甚至成爲朝廷的拖累。

等李藎忱離開之後,陳宣華勉強睜開眼睛,輕輕推了推楊妙。

楊妙也看向她,兩個人都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我們太菜了,聯手都能被陛下殺得丟盔棄甲,真不知道後宮幾個姊姊都是怎麼應承下來的。

“你說容妹妹會不會是被殺怕了,所以假裝風寒躲過一劫的?”

“有可能。”楊妙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

“也不知道姊姊她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陳宣華苦惱的說道。

這個時候,半掩的紗簾被掀開,李藎忱伸出手給陳宣華的小屁股來了一下:“你姊姊可精着呢,你回到建康府可以去問她。”

陳宣華吃痛,可憐兮兮的說道:“姊夫你打我。”

軟糯糯的聲音讓李藎忱恨不得再上陣廝殺,不過他還是剋制住自己,笑着說道:“笨就得捱打。”

陳宣華看着李藎忱轉身離開,哼了哼。

旁邊的楊妙無奈的說道:“陛下沒有用力,又隔着被子,你演的太過了。”

陳宣華哦了一聲,她現在滿腦子裡想的都是自家姊姊到底是通過什麼精明的手段能夠一個人應付得了陛下的?

————————————

“青州的情況,臣也已經有所耳聞,而且青州荒蕪已經不是幾年的事情了,至少在臣遊學關中的時候,就已經如此,聽聞當時齊國就在想辦法將人向北引導安置。”楊素沉聲說道,“歸根結底還是因爲這些年戰亂不休,南方向北也能衝入青州,關中向東也能衝入青州,更何況齊國本身又是以河北冀州爲根基,青州、兗州這些地方本來就不受重視,甚至冀州、河東等地的世家還在期望着這些流民能夠北上進入他們的地盤之後爲他們所用。”

“敢情主要還是不作爲了。”李藎忱皺了皺眉。

說來也慘,青州和兗州等地在東漢末年就因爲饑荒而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甚至因此爆發了黃巾之亂,黃巾軍的主力就來源於青州等關東之地的流民。到後來的南北朝,這裡也是南北、東西拉鋸的地方,不斷有諸如南燕之類的政權割據此地並且和周圍的小政權來回征戰,更是對這片土地的傷害很大。

雖然相比於直接作爲三百年南北對峙前線、只剩下斷壁殘垣和萋萋荒草的兩淮來說,好歹還算是有成羣城鎮和大片耕地的青州等地還沒有慘到那個地步,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要知道無論是北齊還是現在的北周,把持民政的實際上都是北方的世家,對於他們來說,青州、豫州等地陷入混亂可不是什麼壞事,一來可以打壓這些地方的世家,二來可以獲得大量的流民作爲奴僕爲自己耕作。

所以說,這是天災,也是人禍。

楊素沉默片刻,還是點了點頭:“沒錯。”

旁邊的六部官員們,諸如袁承家、李德林等人雖然神情尷尬,但是也都隨聲附和。

他們大多數都是出身世家,現在雖然世家這個概念在大漢新選拔的一代人才之中已經銷聲匿跡,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完全就能夠遺忘的,畢竟他們能夠進入官場、坐在今天這個位置上,也是得益於家族的力量。

現在楊素點頭,就意味着承認世家的確造了孽,哪怕是這些世家是北方的世家,大家五十步不笑百步,沒有什麼區別。自家幹過什麼事,都已經成年並且成爲一方大員的他們當然心裡清楚,只不過李藎忱當時重新清算世家田產奴僕等等,實際上就等於幫他們把這些現在完全可以當做“黑歷史”的事情都抹掉了,就算是有罪過,也都被那些跳出來和朝廷唱反調的家族揹走了。

現在說到這件事,大家心裡尷尬是必然的。

不過到底都是官場上摸爬滾打的,心裡的想法歸心裡,至少表面上還都帶着笑意。

“馬上入冬,一旦天氣轉冷甚至下雪,對於居無定所的流民甚至我大漢駐軍來說都是一場災難。”李藎忱沉聲說道,“此事竟然到現在才被朕從后妃的口中聽到,是誰之過?”

大家頓時打了一個哆嗦。

隨駕官員實際上主要都是在處理洛陽一帶的事情,換句話說李藎忱走到哪裡他們的重點就在哪裡,因此青州一帶在大家看來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放一放也不遲,自然而然沒有當做工作重點,這個時候李藎忱驟然問起來,衆人更是緊張。

大家都忘了陛下雖然人不在青兗,但是陳宣華和楊妙兩位娘娘作爲眼線可是剛剛回來。一時間所有人就像是書院的假期作業只寫了一半的學生,等着陛下這位先生的批評。

楊素和蕭世廉眼觀鼻、鼻觀口,正襟危坐。

這件事和太尉府以及軍隊自然是沒有什麼干係。

六部官員們對視,工部和商部等自然也都很輕鬆,甚至有些幸災樂禍。畢竟他們和戶部一直處於不對付的狀態,現在肯定是戶部最倒黴了。

最後,戶部侍郎於德站起來,鄭重說道:“回陛下,此事戶部有責任,臣願受罰!”

李藎忱看了他一眼,於德是於翼的侄子,還算年輕,而且也算是有擔當了,不枉陳叔慎的信任:“責任肯定是你們戶部的跑不掉,不過朕也知道戶部任務重,所以可以准許你戴罪立功,三天之內,朕需要一個振興青兗的計劃。”

於德咬了咬牙,鄭重拱手:“臣遵旨!”

李藎忱緊接着說道:“現在正是農閒,先安置流民、穩定民心,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調撥糧食賑濟。刑部、商部和禮部都配合一下,抓緊宣傳朝廷新政、有不法之徒可用重典!”

“遵旨!”袁承家等人不敢怠慢。

“另外,農閒的時候人不能閒,否則流民會變成難民,會變成大漢身上的水蛭不斷吸血。”李藎忱徑直說道。

第七百三十五章 且看着第一九三四章 振興兩淮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七百零七章 大婚流程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二零三零章 世上安得雙全法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六百八十章 該信任誰?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四百一十六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四一零章 陛下的願意和不願意第二三六三章 趔趄第一四二四章 韓擒虎的猶豫第一四六二章 可能會被打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二一五五章 或許這就是幸福第一九五零章 不要讓他們失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一千八十一章 雄心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十二章 接槍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走就好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九百七十一章 兩線作戰第四百七十章 貓鼠遊戲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七零三章 回來加班吧,諸位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