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

李藎忱微微頷首,代王的封號全稱是代奰(音必)王,奰是壯大的意思,因爲這個字比較複雜,而且念起來也不好聽,再加上作者他懶得打,所以世人一向以代王相稱。

歷史上的代王宇文達因爲年紀輕輕就死於楊堅之手,並沒有什麼功績可言,唯一出點名的事情,就是他哥宇文泰覺得這個弟弟一向穩重不好聲色,所以乾脆把馮小憐賞賜給了他,免得自己辣手摧花又不至於讓哪個宇文家的子弟就此沉淪酒色,結果馮小憐到了宇文達的府邸還想要和王妃爭風吃醋,差點把代王妃陷害死,成爲馮小憐“紅顏禍水”的又一證明。

不過不管怎麼說,代王也是宇文泰的兒子,至少現在來看宇文泰培養子弟的本事還是可以的,宇文邕和宇文憲以及宇文純等人明顯都不能算等閒之輩。

這個宇文達雖然沒有多少戰場上的經驗,但是也應該清楚現在的局勢是什麼樣的。若是軒轅關再守不住,那洛陽就更加危機,洛陽危機,北周國祚即將不保,宇文氏也要遭受沒頂之災啊。

所以宇文達要拼命也在情理之中。

再不拼命的話,恐怕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樣下去,洛陽西面也不能遲遲沒有行動,”李藎忱皺了皺眉,“朕今日便前往軒轅關督戰。”

“陛下,前線刀劍無眼,萬萬不可!”曹忠和陸子才急忙勸道。

您老人家又來?上一次知道您老人家跑到樑郡和王軌正面衝突了一次,朝野上下誰不是嚇得夠嗆,您再上一次前線,鬼知道會遇到什麼,要是出了啥意外,大家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藎忱有些無奈,突然間他還是很羨慕當年自己能夠縱橫天下、無人阻攔的日子,現在家大業大了,往往敵人攔不住自己,自家人卻總能擋住自己。

不過李藎忱倒也是知道自己身爲皇帝,如果直接就跑到戰場上去了,固然可以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但是在這處處人力物力緊張的情況下只會給前線帶來更多的麻煩,畢竟爲了保障皇帝的安全以及能夠確保皇帝陛下在有疑問的時候有足夠多的官員爲他解答,整個行轅都得直接拉到前線上去,甚至曹忠和陸子才也得放下手頭上的所有事情前來作陪,這反而不利於戰爭的進行。

這點兒分寸李藎忱還是有的,他也不打算流露出來對陳智深的不信任,不過給陳智深敲敲鼓還是很有必要,上一次許昌之戰,這個傢伙的推進速度就讓包括太尉府在內的朝堂有些不滿,這個一向以敢打敢衝出名的猛將多少有些磨蹭,正是因爲許昌之戰耽誤的時間有點長,所以才導致現在出現了漢軍西路和中路竟然不能會攻洛陽。

雖然中路的距離要明顯比從潼關到洛陽的距離長,但是這一路上阻擋陳智深的主要都是一些小雜魚,畢竟尉遲迥和王軌的防區交界的地方,幾乎是天生的薄弱區。而從潼關到洛陽,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血戰,甚至就連李藎忱自己親自來指揮,都不一定有把握。

這個陳智深,不是在鬧情緒就好,還是得警告他一下,李藎忱當即斟酌說道:“先告訴陳智深,如果他不能在三天之內拿下軒轅關的話,那朕就親自主持此戰。”

曹忠和陸子才頓時鬆了一口氣,陛下既然這麼說了,那親自上戰場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前線雖然遲遲沒有取得突破的戰報傳來,但是也能夠肯定周人堅持不了太長時間了,宇文達就算是勇氣可嘉,雙方實力上的巨大差距依舊是沒有辦法只憑借勇氣、甚至還是一個人的勇氣就能夠彌補的。

李藎忱現在當然也不會有事沒事就往戰場上跑,御駕親征固然可以振奮士氣,但是也代表着沒有了皇帝的後方中樞,很有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陷入遲鈍甚至乾脆停止運轉。

這一次北伐,李藎忱也並沒有堅持衝在最前面,他已經不是一名將領,而是堂堂九五之尊了,衝鋒陷陣本來就已經不再是他的責任,如何在後方統籌安排纔是。

李藎忱北上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過一過征伐的癮,而是面對現在北方戰事緊張、官員缺乏的情況,必須要起到主心骨的作用,一來他必須要在軍事上起到統籌指揮的作用,各路兵馬的戰略目標還是李藎忱來制定的,如果李藎忱還在建康府的話,一次戰報來往就花費少說半個月的時間,這仗就不用打了。

二來他還要起到穩定後方的作用,各地新收復的州府需要李藎忱來安排人才進行管轄,諸如潁川世家這種地頭蛇也需要李藎忱來安撫,以免他們和地方接管的軍隊和官員之間產生矛盾衝突,從而爲前線廝殺的將士們減少後顧之憂。

這纔是李藎忱北上的主要目的。

只要他在,宵小之輩不敢騰雲駕霧,大漢前線拼搏的官員將領們也可以吃一顆定心丸了。

除非是像清江口和樑郡那樣已經迫在眉睫的戰鬥,李藎忱也不傾向於干擾將領們的戰術安排,他只要負責在戰略上把把關就好了,而且這一次太尉府也幾乎算是主力盡出,等於李藎忱隨身攜帶了大漢的參謀部,這戰略上的安排也只需要楊素拿出來合適的方案讓李藎忱來挑選就可以了。

因此說句實話,陛下更像是一個吉祥物。

“許昌而今的糧草有多少?”李藎忱緊接着問道。

糧草纔是大漢繼續征戰之根基,沒有糧草一切都是免談。

陳智深提兵北上之後,許昌的後勤實際上一直都是曹忠負責的,曹忠也清楚指揮大兵團攻堅作戰並不是自己的長處,我一個擅長搞後勤的你讓我去攻城,那當然是不怎麼擅長了。而後勤這一方面,長期以來作爲李藎忱大後方負責人的曹忠卻是頗有些本事。

只是李藎忱從潁水這一路走來,親眼目睹着潁水上的船隻來往越來越多、越來越快速,就知道曹忠做得很不錯。

曹忠沉聲說道:“我們搶在秋天之前拿下了許昌,在秋收應該可以有不錯的收成,但是這些糧食終究只能支撐軍隊繼續作戰到冬天,還是需要依靠從南方轉運更多的糧食過來。”

第一七九一章 突然有動作的宇文招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五百零五章 天宮院裡的重逢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十二章 接槍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一一三七章 這是各取所需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一八一四章 調動第五百九十二章 揹負罪名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一三五六章 北周騎兵的突進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五百八十章 春雨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一七二六章 趙王,不能見死不救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身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二三零五章 你是個成熟的秘書了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二九八章 武關道上的流言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一八五章 皇帝有很多種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二三六七章 松江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五百三十八章 唯一的希望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