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

不過這盡職盡責的北周士卒的吼聲很快就被轟響聲所淹沒,因爲這高高聳立的巢車無疑是火炮手和投石機手們的共同目標。

當已經校準過一輪之後,這些操控火炮和霹靂車的漢軍將士當然就已經心裡有數,不知道多少炮彈和石彈幾乎同時砸下來,很快就把這巢車拆解的乾乾淨淨,只剩下滿地的狼藉。

巢車崩塌,不僅僅是一輛龐然大物就這麼被分解了,更是北周將士心中的一杆旗幟就這麼倒下。巢車巨大的車廂重重的砸落在地上的時候,就算是再心智頑強的人,也難免會升起波瀾。

煙塵逐漸消散,煙塵的後面,已經隱約可以看到戰馬的輪廓。

騎兵,漢軍的騎兵來的非常快,幾乎是當炮彈打出去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催動戰馬,根本不給敵人任何一點反應的時間。

不過尉遲迥終究還是尉遲迥,漢軍會來這一手他已經有所預料。

蕭世廉作爲大漢和裴子烈並肩的兩員大將,指揮作戰的思路尉遲迥也不是沒有了解過,甚至當初天宮院山下還曾經多有交手,尉遲迥很清楚這是一個一旦進攻開始絕對會雷厲風行的對手。

別看他之前不斷地調整陣列,看上去磨磨蹭蹭甚至好像還沒有什麼信心,但是這不過是猛虎在撲向獵物之前打磨自己的爪牙並且尋找獵物的破綻罷了,一旦真的打算開始撲向獵物,沒有任何一隻飢餓的猛虎會猶豫。

尉遲迥果斷的下達了放箭的命令,在之前就已經被尉遲迥安排在最前面的北周弓弩手幾乎同時鬆動弓弦或者扣動扳機,箭矢如蝗,撲向漢軍騎兵。

幾乎是在同時,漢軍騎兵已經調轉馬頭,原本是正衝着北周軍隊的中軍衝過來,此時轉而撲向側翼,準確說是費也進利所在的周軍右翼,那些箭矢呼啦啦的射過去,大多數都擦着漢軍騎兵的身側刺入地上,當然還是有一些速度比較快的或者本身射的有些偏的落入了騎兵隊列之中,不過漢軍騎兵本來就零散,這箭矢落過去殺傷也不是很大。

尉遲迥皺了皺眉。

漢人絕對不可能在意識到有可能會被周軍的箭矢覆蓋了的時候再調轉馬頭倉皇逃命,很有可能這本來就是他們計劃好的,換句話說,從一開始他們就不是打算衝擊北周主陣的。

那他們想要幹什麼,兜一個圈子去進攻費也進利?可是費也進利的右翼本身也有大量的弓弩手不說——對於這些敗兵尉遲迥當然也不可能完全信任,所以還是補充了一部分弓弩手給費也進利,希望他能夠起到壓住陣腳的作用,當然了反過來說,這些弓弩手也是爲了讓北周將士們心裡能夠多一些安全感。

在尉遲迥看來這似乎有點不切合實際,難道蕭世廉就那麼有信心,認爲這些寶貴的騎兵能夠一舉突破費也進利的防禦?可是就算是費也進利真的擋不住漢軍,旁邊還有尉遲迥隨時可以支援不說,背後的函谷關中尚且還有趙王在盯着,絕對不會讓費也進利的失敗導致整個戰局直接崩潰啊。

蕭世廉想要幹什麼······

就當尉遲迥還在猶豫的時候,又一輪火炮打了過來,很快尉遲迥就明白了前因後果。

炮彈很準確的送入了北周弓弩手的隊列之中,清一色的開花彈。

弓弩手們聚集在一起,沒有盾牌的阻攔,這些開花彈就像是衝入了羊羣的狼一樣,縱橫肆虐,無人能夠阻攔。

北周弓弩手狼狽的四處奔逃,但是在他們的身邊根本就沒有可以逃跑的空間,所有的周人都在慌張逃竄,所有的弓弩手都發現自己正在被死亡和氣浪所籠罩。

漢軍的開花彈只能算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早期產品,和後世的那些高爆彈根本沒有辦法相比,射程近,而且性能也不是很穩定,也就是說打出去之後到底是一個鐵皮疙瘩還是一個爆炸物,恐怕漢軍將士自己都不清楚,而且爆炸之後,其實黑火藥的殺傷能力有限,主要依靠的還是碎片和氣浪來進行覆蓋性殺傷,一旦敵人有所防備,比如把盾牌頂在前面,甚至還有可能將傷亡減少到最小,對此曾經在潼關上被炮火洗禮過很多遍的費也進利還是蠻有話說的。

但是性能不穩定,不代表就沒有作用,尤其是當敵人密集的聚集在一個區域內的時候,開花彈劈頭蓋臉的砸下來,就是要命的,比如現在尉遲迥麾下的弓弩手們所面臨的情況。

碎片和氣浪隨時都有可能奪走人的性命,那是一種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不知道從哪裡竄出來的死神收割的感覺,是一種驟然被人扼住咽喉,身體甚至都不聽使喚的感覺。

命運甚至已經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這纔是人在面對炮火洗禮的時候最真實的感受。

混亂,慌張,弓弩手們的情緒無疑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北周軍隊,無論是中軍還是左翼和右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騷動,有的人着急的想要向前進攻,有的人頻頻回頭想要看看身後是不是可以逃跑的地方以及督戰隊在什麼位置。

在冷兵器作戰時代,作爲軍隊之中的一員,每一名士卒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最好的狀態就是完全聽從於上司的命令,就像是一個殺戮機器一樣向前衝或者向後退,軍隊的最小作戰單位不是一個人,而是幾十個乃至於上百個人,他們共同進退,才能形成對整個戰場的影響,一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並且做什麼都無關痛癢。

但是當每個士卒因爲外界的種種因素影響,而把注意力從服從命令轉移到了思考自己的利益和生命的時候,那麼軍心就已經不可能完全凝聚在一起,當敵人殺過來,自然作鳥獸散。

尉遲迥緊緊咬着牙,因爲眼前的這一幕讓他覺得甚至是當初自己和韋孝寬所經歷的巴蜀之戰的翻版。

敵人的進攻還沒有完全開始,自己這邊的陣腳就已經動搖。

戰場正在失控,尉遲迥感覺自己的心似乎也隨着不斷地向下沉,向着深淵跌落······

而遠方,鼓聲咚咚響起,漢軍從左右中三個方向同時向前推進。

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九百八十四章 業火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定合州第六百八十七章 相逢猶似在夢中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七十章 衝殺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一四八章 復仇之火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六二九章 杜淹的三條建議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五百七十一章 正在眼前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十六章 不仁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百一十七章 熟人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二二五二章 改弦更張第十三章 優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八章 危機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四八五章 白袍和府兵制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四百七十九章 霜滿天第二二二一章 繞城而戰第九百八十八章 有機會和沒機會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四二八章 靈武議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二七五章 外戰則內安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千二十八章 輪戰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一四九章 血償第二三五四章 宿命?天敵?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八百七十三章 兩個老賊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九二七章 做好眼前事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六二五章 從龍之心,人皆有之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