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

雖然亂世之中不惜命的人有很多,但是惜命的終究還是佔據多數。

所以這些人在知道了田端的存在之後,並沒有人告發,對於地頭蛇們來說,兩邊下注纔是最安全的,尤其是現在天下正是大漢和北周爭霸的局面,而且大漢隨着一次次勝利也愈發的佔據上風,壓迫着北周在各個戰線上只能憋屈的採取守勢,因此有很多人明面上是北周的人,背地裡早就已經和大漢暗通曲款。

這種人在亂世之中比比皆是,甚至在亂世剛開始的時候,作爲主戰場的兩淮各個村落往往會三五成羣聚集在一起形成塢堡,塢堡城牆高大,甚至還有護城河,村中百姓在平時耕作,一旦有敵人來便閉門自守,當然了所謂的敵人當然指的是那些亂軍賊寇,真的有正規的軍隊——在亂世之中有的時候亂軍和正規軍也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分界,其實最大的區分就是人數,當人數足夠多到可以淹沒塢堡的時候,塢堡自然就會向來者低頭,並且納上錢糧以承認對方對這裡的統治。

但是實際上這種統治並沒有什麼用,真正統治這一片區域的還是塢堡的塢堡主和幾個家族的族長罷了,一旦南北再發生動盪,新的勢力進入這一片區域,塢堡們還是會很快就扭頭向新的勢力投降。要說牆頭草,沒有誰能夠比這些塢堡更牆頭草了,因此當初祖逖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整合淮南和淮北的塢堡,將這些塢堡擰成一股繩,甚至還一路北伐到了大河邊,絕對是有能力、有手腕的人物。

現在隨着南北朝割據對立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雙方的政權都已經變得穩定,所以朝廷對於塢堡的態度也就不再是聽之任之,轉而愈發的強硬,一個個塢堡逐漸淡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大軍營寨和連綿的城垣,曾經的塢堡就只剩下了寨牆或許還能在這連綿的寨牆中尋覓到蹤跡。

但是歸根結底,塢堡還是世家和家族體制之中的一個產物,世家的制度沒有被取締掉,現實之中的塢堡消失了,心中的塢堡還是存在的,世家內部先抱團取暖,然後是周圍的幾個世家通過不斷的聯姻和拜師等等方式緊密的聯合在一起,最後再是世家不斷的從朝廷那裡攫取到權力進而把周圍的所有百姓也都團結在自己的身邊,形成一個又一個朝廷都不敢動的龐然大物。

上一次大漢內部的會稽留氏叛亂,就證明世家的確還有着很強大的實力,如果當時李藎忱沒有那麼果斷的話,很有可能真的導致整個江南都陷入混亂之中,要知道當初陳文帝時期的湘州叛亂,可是讓南陳一直到陳頊初年纔算回過來元氣,更引發了北周和北齊大舉南下,鞏固淮南、荊州防務的後果,爲後來南陳北上製造了不少麻煩。

因此相比於有足夠決心能夠平定叛亂的李藎忱,實力更加弱小而且立足不穩的宇文憲只能寄希望於這些世家,別說和世家爲敵了,甚至還得給他們高官厚祿,讓他們成爲地方上實際的統治者。

現在自然就到了報應的時候,當然不能指望這些世家能夠爲了北周流乾淨最後一滴血,當大漢的旗幟飄揚在許昌城外的時候,這些世家“反正”的非常積極。

要論見風使舵,恐怕在這個時代這些傢伙就是最擅長的了。

陳智深的目光在這些人身上掃過,他們的笑容都很坦然,絲毫並沒有因爲幾個時辰之前自己還是大周的臣子,現在已然變成了大漢的百姓而慚愧或者心裡不舒服。

對於這些人來說,這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了,不管上面走馬燈一樣的換多少人,下面還是他們這些人,在他們看來,任何的朝廷更迭後,想要穩住政權,都需要依靠與他們的力量,所以他們根本沒有什麼好怕的。

對此,陳智深也只能腹誹一句,那你們是不知道當今陛下有多麼腹黑。

既然這些人都不覺得慚愧,陳智深當然就更加坦然的從幾個族老的手中接過來許昌城的田冊、官吏百姓名錄等等,甚至還有許昌城的城防大印。而在他的身邊,大漢軍隊浩浩蕩蕩開進許昌城。

陳智深大步走到田端身邊,田端拱手行禮,對着他笑了笑。

“你們白袍這一次又是大功一件。”陳智深有些無奈。

田端笑道:“陳將軍放心,這只是開始。”

“就因爲這只是開始,某纔不怎麼放心。”陳智深自嘲一聲。

我要是都放心了,就沒有我們漢軍什麼事了,只要朝廷不斷的派遣官員北上來接收就可以了,我們漢軍豈不是就變成了護衛?那功勞還有我們什麼事?

——————————--

有的地方順利,自然就有的地方不順。

此時崤山以東,新函谷關外。

漢軍森然列陣,旗幟飄舞,一門門火炮不斷地向前推進,任何敢於擋在面前的人似乎都會被這黑乎乎的炮口直接吞噬。而遠方甚至可以看到一個個已經站立起來的霹靂車,漢軍倒是還沒有膽量把投石車也推進到這麼近的距離上,那玩意還是很有可能被敵人的牀子弩或者石彈給拆解開的,甚至一頓密集的火矢都有可能要了命。

相比之下,火炮這種鐵疙瘩的確是個不錯的東西。

當然了,蕭世廉的膽子再大也不敢讓火炮太靠前,只要能夠選取到一片相對開闊的地方隨時可以發射就可以了。

而在火炮陣地的兩翼,漢軍將士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漢軍的騎兵也開始在更遠的地方遊弋。

突破潼關之後,這支最先掀起戰火但是卻又被潼關困擾很長時間,導致在整體進攻進度上並沒有怎麼領先的軍隊,正是士氣高漲的時候,在經過短暫的修整之後便繼續開拔,沿着崤山一路殺出,現在蕭世廉列陣的地方正是崤山以東赫赫大名的桃林塞。

而桃林塞的對面就是新的函谷關。這個函谷關相比於潼關自然看上去就沒有那麼高大,但是函谷關下,北周人也是嚴陣以待。

尉遲迥的旗幟飄揚在中軍的位置上,說明這位坐鎮洛陽的北周老將軍終於坐不住了。

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盡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九百九十七章 負了將軍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九百四十三章 醉太平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六百五十五章 忽悠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二百八十六章 環環相扣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一三五零章 不一樣的宮闈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一五六七章 戶部的小心思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二二一一章 難得的賭第四百五十五章 雪落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一六零二章 反正朕都不吃虧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三百四十九章 推演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二一五三章 大漢自有國情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