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

騎兵身上的東西沉了,衝擊速度自然也就慢了,對於戰馬的壓力也來的大。

李藎忱倒不是捨不得建設重甲騎兵,重甲騎兵的花費雖然不少,但是所起到的震懾作用那是衆所周知的,以大漢現在的財力和物力,建設重甲騎兵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不少軍中現在都已經有了專門對付敵人輕騎兵的重甲士和陌刀隊,重甲騎兵比他們更多需要的也不過就是戰馬身上的衣甲罷了。

問題就在於大漢還是缺少良馬,準確說是耐久性比較強的良馬。大漢現在的戰馬來自於西北,西北馬體型高大、衝擊力極強,但是耐久性不好,再加上大漢缺馬匹,本來就是來者不拒,所以軍中真正稱得上寶馬的本來就不多,想要武裝重甲騎兵,人夠了、錢夠了,但是馬匹不夠,弄上十幾個重甲騎兵,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更適合做重甲騎兵載具的,應該還是北方草原上和東北的馬匹,歷史上金國的重甲騎兵就是以此爲依託。

所以李藎忱現階段着眼於的還是輕騎,反正對面也沒有重甲騎兵。

因此當初在做選擇的時候,程峰可以選擇是攜帶兩支火銃還是攜帶一支火銃和兩支投槍,最後他還是選擇了後者,這樣可以讓漢軍騎兵在衝鋒的時候保持階梯型的火力壓制,同時標槍扔出去就是扔出去了,等於變相的減輕了重量。

“殺!”程峰提起馬槊,馬槊直直的攛入迎面的北周騎兵胸口。

這長長的馬槊把那北周騎兵直接從戰馬上頂下來,而程峰大吼着繼續向前,直接推着他撞到後面那個人身上。

戰馬嘶鳴,幾匹戰馬也撞在一起,程峰一腳踹開旁邊的那匹馬,驟然抽出馬槊,馬槊橫掃,掄向另外一側的一名北周士卒,那周人也沒有想到竟然還有人這麼亂掄,直接被馬槊的槍桿打在背上,摔落在地,落馬的時候,他還不忘回頭看了一眼程峰,眼神裡滿是幽怨。

你就不怕這樣無差別打擊,打到自己人麼?

而程峰看也不看這個獵物,自然有旁邊的漢軍騎兵上前揮動橫刀取走他的性命。

“不要戀戰,突進!”程峰緊接着大吼道,手中馬槊舞動起來,馬槊上槍頭處的狼牙錘來往砸擊,前方的北周士卒一時間竟然也沒有人敢於阻攔。

漢軍騎兵中的仗主和幢將此時都有樣學樣,率隊衝鋒在最前面。

經過短暫的交鋒,敵人的斤兩他們早就已經摸清楚,很明顯這些北周騎兵並沒有多少實戰經驗,更多的是憑藉人數壓上來,但是對於羽林騎來說,以少敵多,那是家常便飯。

很快以將領們爲首的隊伍就突破了北周騎兵的陣列,從北周騎兵軍陣之中衝出來的漢軍羽林騎,並沒有調轉馬頭,而是重新匯聚在一起,直直的向着後方的北周步卒軍陣殺過去。

此時北周步卒還在結陣向前推進,怎麼都沒有想到,漢軍騎兵竟然根本不管已經衝到漢軍步卒陣列前不遠處的北周騎兵,而向着自己這邊殺過來。

“投槍!”程峰果斷下令。

第二支也是最後一支投槍丟了出去。

王軌的軍隊終究不是一幫烏合之衆,這幾年中,王軌也沒有少整頓兵馬、操練陣列,想要守住淮北,王軌並沒有指望騎兵,主要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步卒上。

看到漢軍騎兵迎面而來,短暫的驚慌之後,北周士卒穩住陣腳,一面面盾牌豎起來,投槍不少都直接砸在了盾牌上,當然了也有一小部分掠過盾牌,刺入人羣裡,不過並沒有引起北周士卒的騷亂,相反,他們很快就把反擊的箭矢拋了過來。

敵人箭矢的洗禮是在預料之中的,漢軍騎兵儘可能的向兩側散開,利用戰馬完全奔跑起來的速度和敵人的弓弩手拉開一定的距離,同時也讓敵人的弓弩手來不及反應。

不過損失肯定也是有的,程峰所能做的也只有把損失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

“殺!”當先的一名漢軍騎兵策馬直直的踩踏在敵人的盾牌上。

盾牌後面的那名北周士卒驟然受到如此猛烈的撞擊,一口鮮血直接噴出去,人也跟着後退,腳步踉蹌,摔倒在地。

不等後面的人替補上來,漢軍騎兵就已經從這缺口裡直向裡面衝。同樣的場面還出現在整個北周軍隊的陣線上,漢軍騎兵熟練地操控戰馬,馬蹄一次又一次的踩踏着盾牌,同時手中的馬槊對準盾牌之間的縫隙狠狠的向裡面鑽。

那些想要舉起來長矛捅刺漢軍騎兵的北周長矛手,往往反過來先被居高臨下的漢軍取走了性命。

如何對抗騎兵,這是每一名漢軍將士的必修課,因爲他們以後北上必然要面對強大的鮮卑騎兵,而想要讓漢軍將士有足夠的實戰經驗,那就必須要經過大量的演習,往往羽林騎騎兵就是扮演着類似於後世歐文堡紅軍和朱日和藍軍的角色,讓漢軍士卒們叫苦不迭。

畢竟就算是正統的鮮卑騎兵,也不可能擁有大漢的強大裝備,還得加上西域的駿馬,再加上摸爬滾打多少年的老兵這種超級豪華的配置,更何況羽林騎本身就是大漢優中選優的精銳。

恐怕也就只有宇文憲、宇文純等人的親衛騎有這個本事了,平時遇到的鮮卑騎兵絕對到不了這個水平。

而對於這些羽林騎騎兵來說,和步卒的演習過程也是他們自己磨練和學習的過程,所以如何對付結陣自保的步卒,他們很有經驗。

北周軍隊也很鬱悶,明明他們是發動反攻的,甚至還專門從清水的上游兜了過來,可是現在卻是被敵人騎兵來往穿插壓着打,這不是千里送人頭麼?

漢軍騎兵嫺熟的撕開了北周軍隊的防線,擺出最簡單粗暴的三角錐突擊陣型,一路橫衝直撞!

北周將領們忙不迭的發號施令,刀盾手倉皇向兩側散開,掩護自家弓弩手,否則漢軍騎兵直接突進來殺入弓弩手的陣列當中,怕不是要砍瓜切菜一樣把弓弩手都殺個乾淨。

而此時北周士卒們所能寄希望的,也就只有自家騎兵也可以這樣在敵人的步卒之中肆虐!

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一二二章 爲將者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一二五五章 春雷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四百二十七章 重見顧野王第四十章 驚現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七十章 衝殺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局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一六七三章 水火之間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三一二章 兩大都督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一四二六章 樑睿之死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變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八九一章 禁衛軍,渡河!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九六零章 貫通河淮,再造鴻溝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七百一十四章 天將明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雲涌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一三零七章 天子之怒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二百九十九章 請纓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三百二十三章 破廟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七十三章 號箭第一八二四章 扶貧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三二一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