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

隨着韋孝寬和李穆等人留在長安,大多數的關中家族也都穩下心來,所以這一場人才的交鋒,或者說是對楊堅政治遺產的分割,實際上還是李藎忱佔了優勢,不過宇文憲也並非一無所得。

之後雙方圍繞着北方世家,也曾經幾度交手。

可惜主持聞喜裴氏的裴矩團結清河崔氏等家族,像是個滑不溜秋的泥鰍,兩處逢源,誰都不得罪,所以這一場針對北方人才歸屬的戰鬥,實際上到現在也沒有分出來個高低。

不過對此李藎忱倒是並不着急,等到漢軍主力北上跨過淮水和大河之後,這些北方世家會如何選擇,已經不需要再多考慮。當初李藎忱入關中的時候,韋孝寬和李穆等人不也選擇倒向了大漢麼?

畢竟對於這些大世家們來說,根基就在北方,就在固定的這個地方,一旦根基之地完全落入敵人的手中,那自己實際上也沒有什麼選擇了,當初華夏衣冠南渡的時候,有正統在,而且是衆多家族烏泱泱的一起走。

可是現在不一樣,北方的世家經過連年戰亂,也已經星散,早就不可能和當初衣冠南渡的時候一樣抱團了,而且衣冠南渡那是簇擁着華夏正統向南走,可是現在如果讓這些家族跟着鮮卑人一起向北走,這不等於自己做出來背棄祖宗的事情麼?

這種給自己的家族抹黑的事情,裴矩等人絕對不會做。

如今的大漢,已經不存在什麼所謂的真正的世家,隨着科舉考試的進行,實際上世家的立命之本都已經被連根拔起,世家已經演變成了如果沒有人奮起的話只會一代代衰落下去的貴族,等到幾代人之後這個家族就會煙消雲散。

因此李藎忱並不會大張旗鼓的再接納北方世家進入到大漢的體系之中,你想保持世家在朝堂上超然的地位,那是不可能的,所能做的也不過就是和南方的世家一樣,最終把整個家族融入大漢的社會當中,世家便不再是世家了。

或許也是出於這方面的顧慮,雖然現在南強北弱的局勢非常明顯,再加上南方的確佔據了道德上的優勢,但是聞喜裴氏和清河崔氏等家族還在掂量和觀望。

李藎忱想要吸納的人才,主要還是中原腹地的寒門人才,而不是這些豪門望族。豪門望族最後會自己根據天下大勢做出選擇的,而那些寒門人才如果一時不查的話,反倒是有可能從自己的手心之中溜走。中原大地,終究是神州腹心,人傑地靈之處,李藎忱當然不希望會有那麼幾個驚才絕豔的人才被北周利用。

所以大漢現在還是要加大對人才的優待力度,這樣才能儘可能的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大漢。

“同時白袍務必要做好人才的甄別工作,朕需要的是有心爲復興華夏衣冠而努力的人,絕對不是宇文憲的奸細。”李藎忱的目光又看向陳禹。

“臣遵旨。”一向在朝議上不會多說話的陳禹急忙起身。

陳禹也已經有一段時間在朝堂上露面了,這位一向溫文爾雅的中年男子站起來,在座的羣臣也都下意識的打了一個哆嗦。

溫文爾雅那都是表面的,誰不知道這是位不折不扣的活閻羅?

好在他的那些駭人心脾的手段,都是用在了敵人的手中。

而李藎忱徑直說道:“另外年初就要開戰,爲何而戰,因何而戰,太尉府和白袍也要儘快拿出來一個章程。”

“還定中原,乃是天理道義,是偏安江東的華夏衣冠三百年之夙願。”楊素急忙說道。要說開戰的理由,這個理由從道義上就已經非常的完美。

李藎忱微微頷首,他當然知道自己北伐的話不會缺少大義,這樣的大義口號三百年來歷朝歷代屢試不爽,但是現在大漢面臨的局面和歷史上南朝任何一個朝代面臨的局面又有所不同。

鮮卑,應該算是北方少數民族融入漢族的典型。李藎忱猶然記得後世曾經有的一個笑話:

漢人問鮮卑人,你是誰啊?鮮卑人對漢人說,我要征服你。漢人不置可否,你可以試一試。百年之後,漢人問鮮卑人,你是誰啊?鮮卑人對漢人說,我是漢人。

相比於早年進入中原的五胡,鮮卑絕對是融入華夏文化體系之中最好的一個族羣,這也就使得中原和北方淪落胡塵時日頗久的北方世家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投靠鮮卑的人如過江之鯽,否則北魏也不可能這麼快收攏人心,成爲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北方的王朝。

正是因爲北地漢人已經對漢化的鮮卑人有了一定的認同感,所以他們是承認鮮卑人是繼承了華夏正統的。

因此所謂的北伐大義,對於這些北地漢人來說,不一定就管用。尤其是諸如河北這些地方,淪落胡塵數百年,這一代人已經完全是出生在北魏和北齊治理之下的了,對於北方王朝的認同讓他們對於北伐大義自然是不屑一顧,否則當初也不會叱責南方人是“島夷”。

我們纔是華夏正統,你們這些偏安江東的傢伙不過就像是島上的蠻夷一樣。

好在這些年北周朝堂進行鮮卑化,形成一股逆流,方纔讓北方的士族和漢人有所警醒。

把持國政的鮮卑人意識到了漢人不見得就會靠譜,而漢人也意識到了這幫鮮卑人不見得就真的已經從血統和法理上認爲自己已經是華夏的一份子了,且聽聽那些完全念不順的名字,那是一個華夏漢人應該有的名字麼?

這一股鮮卑化的逆流在歷史上因爲楊堅的崛起戛然而止,成爲了一場不折不扣的鬧劇,鮮卑族最後還是徹底融入了漢族,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

可是在這個時代,宇文憲跑到了鄴城,鮮卑化雖然已經被打斷,但是之前進行的改名、種族劃分等等,並沒有完全被取締掉,畢竟宇文憲現在還是打着清君側、悼先皇的旗號,鮮卑化那是先皇宇文邕時期頒發下來的政策,宇文憲當然不好直接否認掉,那豈不是等於明擺着說自己的兄長不對麼?

正是因爲鮮卑化政策的存在,至少現在在和北方的輿論之戰以及道義制高點的搶奪上,大漢還是有那麼一些優勢的。

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一七一四章 上陣父子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二二二四章 朝野的盼望和擔憂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九四一章 恭候裴公久矣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一三一章 忍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二二七四章 吾道不孤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六零九章 秋闈,房與杜第一四一八章 就算是一羣豬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五十七章 殺意濃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一五九一章 中原決戰方案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六三零章 面聖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藝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零五七章 不是沒得談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九百六十五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二百三十三章 帶她走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二二七章 樹幹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月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