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

聚將鼓響起,至少說明李詢也應該意識到了現在的問題。

而等到馮僕趕到的時候,杜齊也已經到了。

李詢正眉頭緊鎖,看着正面山谷戰場。

漢軍的霹靂車還在咆哮,石彈一塊一塊的砸過去,不過漢軍步卒大隊卻沒有着急發動進攻。

顯然李詢這裡也遇到了問題。

“敵人箭矢很密集,應該聚集了很多弓弩手在這邊,而且反應很快,一旦我們開始投石就會主動撤退,一旦我們開始進攻就又會撲上來,並且不少箭矢都有毒,軍中損傷不少。”李詢的主簿蘇夔在旁邊解釋道。

蘇夔是北周名士蘇威的兒子。蘇威年少時就名震朝野,只不過因爲不想參與到楊堅的謀反之中而逃回家鄉。漢軍入關中之後,蘇威被舉薦入御史臺,後來又參與制定律法,而他的兒子蘇夔頗擅長音律,原來是入禮部樂司,後來因爲軍中需要有人制作一些振奮士氣的歌曲,因此蘇夔被借調入軍中,轉爲主簿。

此次漢軍大規模南下,蘇夔因爲和李詢相識,所以也主動請纓隨軍,雖然充當主簿,但是他這個主簿更像是個戰地採風的記者,一路上文章歌曲倒是做了不少,比如現在軍中傳唱的“平越歌”就是出自蘇夔之手。

主簿之職責就是調動士氣、鞏固將士們的忠心,所以似乎蘇夔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職任務······

這一次漢軍進攻橫山,戰線拉開的長,蘇夔也自告奮勇擔當起來來往聯絡和統籌情報的任務。對於文化程度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數一數二的他來說,統籌分類一下情報,自然不算什麼難事。

“好在軍中有孫神醫坐鎮,人還都有救,”見杜齊和馮僕都面露難色,蘇夔急忙補充一句,“但是長此以往,士氣必然低落。”

“我們必須儘快有所突破。”李詢終於開口。

“可敵人也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就是要把戰鬥拖下去。”馮僕苦笑道。

旁邊的杜齊也點了點頭,顯然他遇到了馮僕一樣的難題。

“中路的戰鬥也並不比兩翼好到哪裡去,”此時站在李詢另一邊的監軍傅縡也說道,“山路狹窄,敵人又設下層層陷阱,除非用人命一點一點的去填,否則我們短時間內恐怕很難攻入營寨之中。”

“將軍,監軍,”杜齊沉聲說道,“餘以爲與其分散進攻,不如攻其一點。”

“爲何?”傅縡眉毛一挑。

而旁邊的李詢已經微微頷首:“言之有理。”

旋即他向傅縡解釋道:“範梵志雖然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往往有長處就有弱點,尤其是軍隊集中在這三處,已然算是走了極端。他想要通過均衡的防禦來擋住我們,那我們就用集中進攻破了他的防禦,本帥不信現在的進攻他能抵擋得住,面對兩倍、三倍於現在的進攻,他還能擋得住。”

“雖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們真要選擇,應該先選擇哪一邊呢?”傅縡的目光旋即轉移向戰場。

大山茫茫,四處都是硝煙升騰。

“中路必然不可選,”李詢果斷的說道,“只打破中路,兩側敵人居高臨下,我們依舊無法正常通行,因此想要突破,必在兩翼。”

杜齊和馮僕頓時都提起精神。

也就是說主攻,肯定會落在他們之中的某一個人身上。

“右路各部已經退下了麼?”李詢看向杜齊。

杜齊遲疑片刻,還是點頭:“剛纔進攻不利,某已經下令先撤退到山腳下準備新一輪進攻。”

李詢緊接着看向馮僕。

馮僕無奈的說道:“某亦是······且慢,將軍,左路還有一支偏師仍然在山上!”

李詢怔了一下:“杜伏威?”

“沒錯,杜伏威和馮喜帶着六百人作爲佯攻,現在他們還沒有撤退!”馮僕急忙回答。

李詢笑道:“這個傢伙還真是個福將,聽說當初會稽城就是他第一個衝進去的。那就進攻左側營寨,務必在天黑之前拿下來!”

李詢把基調定下來,馮僕和杜齊自然就沒有二話,同時拱手應諾。

————————————————

當橫山的北面還是豔陽高照的時候,橫山南面已經飄起來了濛濛細雨。

天氣潮溼,是火器,尤其是火藥的最大敵人,受了潮的火藥幾乎在短時間內就失去了被使用的可能。

範梵志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這個濛濛細雨的時候,足足七八千林邑軍隊排成整齊的隊列,對盧容城北的漢軍新營寨發動進攻。

因爲沒有火槍的威脅,再加上下雨天,甚至就連弓弦都不好拉動,所以林邑人也有膽量擺出這樣的隊形,他們就是要用最單純的人數優勢這麼碾壓過來。

除此之外,範梵志實在是找不到其餘更好的辦法了。

就在漢軍營寨旁邊,林邑人腦袋摞起來的京觀正被雨水沖刷着。

作爲林邑國王,這京觀存在一天,範梵志的臉就火辣辣的疼一天。就算是他可以不要臉,也必須要給下面人一個交代,否則誰還有膽量繼續爲林邑而拼命?

好在老天開眼,竟然真的給了他風雨交加的一天。

所以範梵志下定決心,就要在今天收復盧容,哪怕只是短暫的收復,也好過什麼都不做!

爲此範梵志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他把自己幾乎所有的財富都拿了出來犒勞軍隊,否則剛剛經歷慘敗的林邑軍隊是不可能鼓起勇氣追隨範梵志殺過來的。同時範梵志也冒着身後的橫山防線隨時都有可能被攻破的風險掉過頭來進攻盧容,如果不是因爲士氣上的需要和政治上的訴求,恐怕範梵志是不可能這樣捨本逐末的。

一旦橫山被突破,那麼就算是範梵志能夠一路向南就連象林都收復,又有什麼用?

因此這綿綿細雨之中,範梵志只祈求能夠速戰速決。

“有意思。”手搭涼棚,羅毅看着越來越近的敵人,笑道。

站在他旁邊的戚昕正擦着自己的火槍,聽到聲音擡頭看去,有些無奈:“範梵志倒是挑了個好時候。”

“火槍怕是派不上什麼用場了。”羅毅感慨道。

“怕了?”

羅毅大笑道:“大漢軍隊,可不只有火槍!”

戚昕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靜靜注視着細雨中的身影。

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佳人選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一四五四章 顧左右而言“他”第一五二三章 謀求決戰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與守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四三七章 不能厚此薄彼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斷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二一六六章 安定城外,十里長亭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三百一十六章 魚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二百七十六章 密報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二三二章 雞湯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一八二六章 小管家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八百八十六章 情況更復雜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