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

盧容,火焰在街道上蔓延,逐漸把一座座屋舍吞噬。

慌亂的林邑百姓在街道上奔跑救火,不過封閉的城門意味着他們根本沒有機會直接引來城外的香水,依靠井裡的那點兒水於事無補,大多數人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屋舍被火焰吞噬。

而城中的大火,也讓守城的林邑士卒再也沒有了鬥志。

一座座城門最終打開,百姓們驚慌的出城挑水。

對於盧容這種老城來說,城中的引水體系本來就不完善,而且在這多雨的南方,整個城池失火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人們慌亂之下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城外的香水上。

而此時的盧容城外,可以用地獄來形容也不爲過。

城裡的百姓衝出城之後,驚慌的看着眼前的景象,甚至都忘了自己出城的目的是什麼。

一頭頭大象在整齊的軍隊之中橫衝直撞、所向披靡,林邑軍隊很快就被衝散,旗幟倒地,士卒們慘叫着四散奔逃,留下一地的屍體。偏偏這些屍體和後面遠遠跟上來的漢軍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因爲漢軍在碼頭上將大象驅趕到反方向之後,實際上就跟不上大象向前奔跑的步伐了,畢竟大象就算是再怎麼笨重,還是要比人跑得快的。

而在盧容城外列陣的,正是範梵志率領的林邑軍隊。

範梵志的算盤的確打得不錯,也正如之前羅毅等人猜測的那樣,他打算用象兵衝亂漢軍的先頭登陸部隊之後,直接帶着後面的林邑軍隊橫掃過來,徹底把敵人趕下海,只要能夠收復碼頭,那麼漢軍就算是有再怎麼強大的海軍戰船,也只能在大海上眼睜睜的看着。

但是範梵志沒有想到,自己賴以威懾林邑各部的象兵,不但一敗塗地,而且還調轉過頭,目標直對着自己的軍隊,漢軍只是跟在後面不緊不慢——對比與狂奔的大象,的確算得上不緊不慢了——向前推進,似乎他們也相信,只要大象衝擊到林邑的軍陣之中,這一場戰鬥就已經可以宣告結束了。

而漢軍的想法並沒有錯,林邑人怎麼都沒有想到大象竟然會衝向他們,而這些完全就是被臨時拉起來的壯丁隊伍,也根本沒有和漢軍那樣的勇氣,他們絕對不會即使是下一刻就要被踩成肉泥,這一刻也拼命的放箭或者揮動手中的刀槍。

對於大象來說,林邑人稀稀拉拉射出來的箭矢,顯然遠遠比不上身後火槍“噼裡啪啦”打在身上來的疼痛,因此大象們並沒有再一次掉頭,有一些受到箭矢直接傷害的,慘叫着衝入香水之中,像是無頭蒼蠅一樣亂轉,但是更多的則直接向着林邑人的軍陣衝過來。誰讓林邑人就在這些大象正對着的道路上,不衝擊他們還能衝擊誰?

當大象衝入林邑軍陣的時候,範梵志已經果斷的腳底抹油。

這一場大戰的確已經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而範梵志對於損失掉這些林邑士卒並不感到惋惜,這幫傢伙之中有不少都是這兩天才抓壯丁抓起來的,範梵志對於他們,其實並不指望他們能夠立下什麼潑天的功勞,只是期望他們不會和之前象林碼頭上的那些平民一樣直接造反。

至少用軍隊把他們控制起來,能夠打破他們之前或許私底下已經建立起來的某種聯繫。

當然範梵志倒是高估了自己的敵人,白袍雖然在南方也有所經營,但是還不至於遍佈每個城鎮,即使是盧容這樣的重鎮,人數也並不算多,也就是靠近北方的交趾和作爲林邑都城的象林得到了些照顧罷了。因爲在李藎忱和白袍的心中,林邑絕對算不上一個合格的對手,甚至就不能算是對手。

並不怪李藎忱或者主持白袍的陳禹輕敵,而是林邑在實力上的確給大漢提鞋都不配,只不過大漢受到北方戰場的牽連,所以不可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對付林邑人身上罷了,否則從大漢的任意一條戰線上抽調十萬大軍,林邑人早就已經崩潰了。

當然了,林邑也並非沒有可戰之兵,作爲雄踞南方的小國,也算得上小而強之中的典範了,兵力雖然不多、國土雖然不大,但是佔據要衝並且軍隊鬥志高昂,再加上有山川地形的屏護,所以就算是強龍來了,也不一定就壓的過地頭蛇。

歷史上這樣的現象並不是沒有過,戰國初期,曾經因爲宋襄公的戰敗而一蹶不振的宋國再一次崛起,在列國夾縫之中逐漸強大,有“五千乘之勁宋”的美譽,即使是周圍虎視眈眈的韓趙魏和齊楚,都不敢直接對宋國下手。

此時的林邑在南方諸國之中絕對算得上霸主,來自於海岸上的佔族人以及來自於西部密林之中的各部落都服從於林邑的指揮,可戰之兵也不算少。

尤其是林邑的象兵,算得上王牌部隊,若非瞭解象兵的弱點,一般是很難找到戰勝法寶的——手持火槍這種劃時代武器的羅毅當然要被排除在外。

只不過範梵志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橫山以北,在橫山北側,林邑軍隊化整爲零,不斷地騷擾漢軍主力,而在橫山上,林邑軍隊更是嚴陣以待,以此作爲國家的最後門戶。

而範梵志自然料不到漢軍會從後面殺過來、會從海上殺過來,因此無論是之前在象林還是後來在這盧容,都沒有組織起來完整的抵抗。這一次在盧容城外,他只能寄希望於剛剛抵達盧容、原本打算支援橫山前線的象兵,對於這些臨時抓起來的壯丁並不抱希望。

象兵戰敗之後,範梵志就已經打算逃跑了。

他這一走,當然不是跑入盧容城中,更何況這個時候盧容城中已經燃起大火,這無疑在告訴範梵志,不管多少,漢軍肯定提前有佈置,盧容城都不知道現在是誰的地盤了,更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已經滿是暴民,他衝進去和自投羅網還有什麼區別?

更何況漢軍的攻堅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範梵志一直堅信只有高山密林纔是阻擋漢軍的最佳手段,他從來不寄希望於城池上。

這些年中原的戰爭他也並非不知道,被漢軍突破的雄城重鎮也不在少數,這其中就不乏武關這樣公認的雄關。

第一七三一章 斷後也是老夫來第一九八八章 這不是田忌賽馬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二一一六章 編排朕的八卦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三百九十二章 安置方法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七十四章 相送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二五三章 寧靜的晨曦第一四七八章 垂簾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六五二章 城頭戰場第一八五三章 回去罰他請自己吃酒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三百六十六章 南部郡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第二一七二章 非一代之功第八百零一章 有點兒怪第一四零一章 宇文述的噩夢第一千七十四章 狐狸精的味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九百六十八章 有喜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六百七十四章 達成一致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一三七零章 先走一步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五百四十章 巴人的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