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

李藎忱說的慷慨激昂,但是不代表大家都能理解他的意思。

“華夏九州,物產豐美、一望無垠,難道也可以說是方寸之地麼?”樂昌有些不解。她也是看過不少書的人,除了《山海經》那種古人想象出來的東西之外,其餘人幾乎都在說華夏爲中央之國、九州之地乃是天下最富饒之地、也是最遼闊之地。

因此樂昌對李藎忱把目標放在滄海上,的確有些不解,但是更大的不解還在於爲什麼李藎忱會說華夏只是方寸之地。

“世界廣闊,遠非只有華夏,朕這些年也看了不少從嶺南那邊蒐集過來的消息,南洋遼闊,而南洋之南有連綿大島,更不要說大漢交趾之南陸地也是連綿不盡,甚至還能向西連通西域。”李藎忱沉聲說道,“不說別的,單單就是在極西之地,尚且還有一個大秦,一個在四五百年前就已經足夠強盛的大秦,既然能有這麼一個國家存在,那就說明越過西域,顯然還有更加廣闊的土地,也同樣可以培育出來一個強大的王朝。”

樂昌等人都有些驚訝,這的確是她們之前從來沒有想象過的場景。

極西之地······

那裡能抵達的了麼?

那裡是不是真的就是《山海經》之中描述的神奇土地?

世界或許真的要比自己想象之中的大······

樂昌看向自己的兒子,目光之中更多了幾分慈愛和期待。

那些或是荒蕪或是繁華的土地,或許就需要自己的孩子去探索、去征服了。

這也應該是李藎忱作爲一個父親,能夠送給他的最好的禮物。

————————-

“極西之地,是不是反而就有可能是極東之地?”同樣的話,李藎忱又說了一遍,這一次並不是對後宮的妃嬪們。

樂昌她們終究只是女子,並不是李藎忱重男輕女,而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社會風貌,註定了她們就算是知道了這些,也只是知道了。

真正能夠決定這一切的人,還在課堂上,還年輕。

因此李藎忱來到了金陵書院。

如果說李藎忱在金陵,什麼是他去的最頻繁的地方,恐怕除了御書房之外就是金陵書院了。對於李藎忱來說,現在的金陵書院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用來斬斷世家對教育和人才培養的壟斷。而對於大漢來說,金陵書院更是希望,是大漢未來走向更遙遠地方的希望。

“陛下,書上有云,地方天圓,所以極西爲什麼會是極東?”站出來說話的是李淵。

這個小子已經用自己的成績證明在整個書院之中誰是老大,現在已經隱隱有書院之中學生領袖的風貌,因此對於李藎忱的問題,他也站出來第一個提出疑問。

天圓地方,的確是古往今來人們公認的,這也不怪古人,在沒有什麼測量儀器的古代,出現這樣的認知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古人也沒有條件完成從東到西或者從南到北的航行,當然也不可能知道實際上地球是圓的,單純用肉眼去看,的確是天圓地方。

而這樣的規律也自然被這個時代的人們繼續奉爲圭臬。

華夏雖然自古就有欽天監,但是欽天監主要都是觀察記錄天象之中的異常用來服務於政治,華夏的天文和地理真正開始全面發展實際上還是要到元明時期,西方傳教士的出現以及郭守敬等天才的橫空出世,讓華夏開始正式的認識到了天文和氣象的變化和整個世界運行之間是存在足夠規律的。

已經有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跟着李淵一起反駁李藎忱。

如果不是因爲那是皇帝陛下,他們就不只是“躍躍欲試”了。

李藎忱並不責怪學生們,他只是微笑着說道:“那你可曾到過天邊?就真的看到太陽從天邊落下,而我們再也無法向前了麼?”

李淵頓時漲紅了臉。

學院之中一向講究的就是“實事求是”,可是正如李藎忱所說,自己還真的沒有到過、沒有見過,就算是按照古人書籍上所說,那也終究都只是猜測。

因爲李淵相信古人也應該沒有到過、沒有見過,否則他們更應該有詳細的記錄,記錄天邊到底有什麼。而且也應該有人有記錄下來,到底通過什麼辦法才能到達地的盡頭。

至少不會是歸墟和無邊無際的瀑布這樣模棱兩可的記載。

每個人的記載不同,那就肯定說明有人是錯的,或者說明大家都是錯的。

因此自己反駁李藎忱的話在根本上實際上是沒有依憑的。

“朕倒是認爲天和地或許是圓的,爲什麼呢?”李藎忱饒有興致的走到課桌前,拿起筆在板子上畫了起來,“或許諸位有機會到過河邊或者海邊,當我們向海平面眺望的時候,當一艘船出現,我們先看到的是什麼?”

李淵皺了皺眉,對於出生在關中,甚至都沒有見過大海的他來說,這個問題顯然很有挑戰性。而此時另一名有些瘦弱的男生站了起來,恭敬的說道:“啓稟陛下,學生記得沒錯的話,應該是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後纔會看到船。”

“沒錯,那麼爲什麼是這樣的?如果地是平的,那我們豈不是應該直接就可以看到整個船麼?”李藎忱話鋒一轉。

整個學堂上頓時沉默了。

這個問題,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自然也從來沒有思考過。

“因爲地不是平的······所以我們才能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那名男生皺眉道,顯然他也不敢相信事實是這樣的,可是除此之外還能怎麼解釋?

李藎忱大笑着點了點頭:“沒錯。你叫什麼名字?”

“學生張須陀!”

李藎忱的笑聲差點兒戛然而止。

沒想到大漢的金陵書院,竟然當真臥虎藏龍。

張須陀可不是什麼等閒之輩,歷史上此人是隋朝大將,曾經追隨史萬歲平定巴蜀和南中,又追隨楊素南征北戰,被認爲是隋朝後期的柱石人物,名將秦瓊就曾經追隨他。張須陀最後卻死於李密之手,輸給李密這種隋唐亂世之中的梟雄,也不算恥辱了。

今年金陵書院招生的名單李藎忱並沒有看,他也不想、也沒有精力對金陵書院事事過問。

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一八五零章 雪夜破營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二一零一章 整理衣冠,自入宮中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五零八章 人生軌跡的改變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五四八章 破敵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五十九章 始興槍王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一二一章 吃醋的蕭湘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九百三十七章 掃雪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一七五章 開墾淮南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想做塵埃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八六九章 王君當爲河東首義第一千五十六章 新制度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在這邊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一八零章 過新年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二一五六章 三省的瓦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