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

可是如果大漢選擇南陽這邊爲北上的主要方向之一,那麼淮西就不能只是堅守不動。

淮西也需要主動出擊。

對於駐守淮西的陸子纔來說,這當然不是什麼問題。

甚至對於駐守任何一個地方的漢軍將領們來說,只要錢糧足夠,殺到天涯海角都沒問題。

現在正是開國的最後階段,解決了宇文憲,大漢的周圍幾乎就沒有什麼真正能夠威脅到大漢、讓大漢走到生死存亡地步上的力量了,西北的吐谷渾人也好、北方的鐵勒人也罷,哪怕是再算上南方有如跳樑小醜一樣的林邑人,大漢也沒什麼好怕的。

因此將領們都期望着能夠建功立業,尤其是在和宇文憲的戰鬥中建功立業。

只不過李藎忱不可能允許。

因爲李藎忱不僅僅要面對軍事上的問題,還要面對經濟上的問題。

不管是軍事上還是經濟上,最終都是爲了解決政治的問題。

大漢並沒有辦法、至少現在還沒有那麼充足的國力,能夠在保證軍隊全線進攻的同時,確保國內的經濟不會崩潰。

現在大漢的各項行政政策正在鋪開,主要的關注點就是復興因爲三百年的亂世而被摧殘的經濟,只有保證了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能夠穩住人心。

李藎忱這一次回到建康府的主要目的也是爲了向世家攤牌,而向世家攤牌的意義就在於將大漢的經濟從世家的手中解放出來,不再是世家主導經濟的發展,而是形成以朝廷爲主導、百姓全面參與的形式。世家的富貴導致了朝廷和百姓的貧瘠,可是最後百姓站起來推翻的卻是朝廷,這是必須要儘快解決的問題。

否則就算是現在的大漢再怎麼強大,恐怕也就是在南北朝的歷史上曇花一現罷了。

而既然要向經濟讓步,大漢就不可能全面進攻。

兩相權衡之下,李藎忱寧肯犧牲大漢的軍隊,將大家都能建功立業的全面進攻轉爲重點進攻。現在看來大漢進攻的重點就是淮東、南陽、關中和河套,而諸如淮西、蒲阪這些進攻方向都將會被放棄。

這樣可能意味着大漢的軍隊會付出更大的犧牲,但是卻能夠從最大程度上爲朝廷節省錢糧開支,從而避免國家的經濟在剛剛有了雛形之後就再一次面臨崩潰,更避免世家會藉助這個機會死灰復燃。

李藎忱遲遲沒有說話,陳智深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一時間訥訥不知道該怎麼再開口。曹忠急忙站出來說道:“陛下,只要能夠牽制住王軌,我們就有希望攻入洛陽。”

李藎忱微微頷首,沉聲說道:“連年戰爭,國家財政上的困難也希望諸位能夠體諒,畢竟朕寧肯我們就維持現狀,也不希望我們的將士之後不得不光着屁股打仗。”

陛下開口調和氣氛,大家也都會心一笑。

而李藎忱緊接着說道:“不過這一戰應該怎麼打,怎麼才能打好,也的確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之前朕也沒有想過要在淮西這邊主動出擊、纏住汝南的敵人,想必在其餘的地方上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存在。徐敞,即刻傳令全軍主將,一定要小心提防這樣的問題。等到戰爭真的爆發,就爲時晚矣,同時傳令太尉府,即刻對所有作戰計劃查缺補漏,不行就派遣人手實地考察,務必要落實!”

“遵旨!”徐敞急忙答應。

陳智深等人都鬆了一口氣。

陛下顯然也沒有打算把話完全說死,既然這樣就還有迴旋的餘地。

就算是最終朝廷也沒有答應全面開戰,那麼至少有一部分漢軍不至於蹲在防線上看戲。

————————————————

“潁川那邊有什麼動靜麼?”李藎忱緩步走上南陽的城牆。

跟在他身後的是白袍的陳禹和參軍楊素,當然現在楊素不能以小小的參軍之名稱呼之了,李藎忱在離開長安的時候下的命令,參軍楊素遷太尉府長史。

長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官銜了,在秦代的時候就設立長史,作爲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屬官,到了漢代,長史更是屬官之中的首位,比如當初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史楊儀,就掌握有莫大的權力,諸葛亮去世後,就是楊儀代表諸葛亮主掌大軍。

楊素當上長史,意思已經很明顯,之後肯定是要接替蕭摩訶太尉的位置的,甚至現在楊素已經在履行太尉的職責了,而本來就因爲和李藎忱等年輕一輩在之前的荊州之戰中爆發的衝突而心中有愧的蕭摩訶,同樣也已經不願意在這個位置上過多停留。

他的兒子蕭世廉已經位極人臣,小兒子蕭世略也已經進入淮南軍中,蕭家的未來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作爲長輩,蕭摩訶賴在這個位置上遲遲不動,對於自家年輕一輩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至於楊素之後會走到哪一步,大家也很是期待的。自從他來到大漢之中,陛下就對他信任有加,更有人猜測之後楊素會不會走到宰輔這個位置上。

不過就現在大漢內部官銜的制度來看,其實宰輔可不是真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不說宰輔之外還有太尉府和御史臺三權分立,在宰輔之下還有六部以及門下省,這些在名義上是歸屬於宰輔的,但是實際上都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和直接和陛下對奏的權力,宰輔更像是一個陛下不在朝廷時候的臨時監護人和傳聲筒。

這樣的官職,讓諸如顧野王這樣的老人來擔任自然很合適,但是讓楊素這樣的年輕人來擔任,就未免有些“浪費”了。

因此現在大家倒是認爲楊素最終可能會成爲太尉,真正的能夠主持全國軍事的太尉。

而對於楊素,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他只要手中有實際的權力就足夠了。

“潁川各家的態度模棱兩可,讓人難以捉摸。”陳禹無奈的說道。

李藎忱問潁川的動靜,其實就是在問潁川世家的態度。

在華夏的歷史上,世家往往都是一方獨大,諸如聞喜裴氏、弘農楊氏,很少再聽說聞喜或者弘農還有什麼可以一手遮天的家族。

可是潁川就是一個另類,自從東漢開始,這個地方的世家就扎堆不說,而且還是實打實的人才輩出!

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二零六一章 明顯的暗示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一五三五章 橫山要道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一千六十四章 大朝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四九三章 水陸夾攻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八百三十一章 結束了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三十五章 動靜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口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一六五七章 披甲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亮了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千八十九章 共同的敵人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六六一章 中流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八三四章 初雪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千五十章 便宜大舅哥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二一六八章 安定西北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八零六章 洛陽皇宮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四七七章 穩坐釣魚臺的皇后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八百五十四章 是時候休整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七百六十五章 牽扯利益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五百六十三章 越來越不明朗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二一六九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十七章 弱點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背後的利益糾葛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