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

“平身。”李藎忱伸手攙扶起來自己的小舅子,“現在新的稅收法制定的怎麼樣?”

陳叔慎已經料到李藎忱前來肯定也是爲了稅收的問題。

大漢入長安之後的先前幾個月,免除了一切苛捐雜稅,只按照北周的律法徵收最基礎的稅費,當然北周之前一直徵收到三四十年後的稅收,大漢是直接推翻了的。

這個李藎忱肯定不可能承認,否則豈不是等於大漢三四十年都收不到關中地區的稅收麼,因此李藎忱雖然很想把宇文贇和楊堅拉出來暴揍一頓,這兩個傢伙明顯就是知道自己的政權不穩固了,所以乾脆折騰一番,留下來這等局面噁心李藎忱。

李藎忱明知道百姓爲此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和負擔,也只能捏着鼻子堅決不承認。關中這種地方的稅收,大漢是絕對不可能放棄的。

當然了老百姓們當然也不指望着換了天之後,新的朝代能夠承認之前朝代所許下的一切空口白話,這個心理準備大家還是有的。甚至當初如果不是北周武力逼迫,百姓們根本也不可能真的拿出來那麼多錢財。

大漢能夠免除掉其餘的亂七八糟的一切苛捐雜稅,甚至免除了一些還算說得過去的稅收,只是徵收最單純的百姓收入的稅收,大家就已經算感恩戴德了。

當然了這也只是暫時的,輕徭薄稅是必然,但是不可能已經單薄到只剩下最基礎的稅收,大漢現在還沒有資格和文景之治那樣以黃老之學治理天下。並且關中之地輕徭薄稅的話,大漢剩餘的地方呢?

現在大漢已經不再是和之前那樣把天下劃分爲一個又一個的區域,各個區域之間幾乎都沒有什麼流通。通過商人,大漢現在已經愈發的連爲一個整體,在大漢內部,消息的溝通和商品貨物的流通已經不算是什麼新奇的事,這也能夠讓已經分裂和對峙了三百年的南方和北方能夠儘快的被整合爲一個整體。

而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大漢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稅收方法,因此新的、註定要全國統一的稅收律法正在制定,並且預計將在明年開始試行,後年在整個大漢境內實行。

“現在我們已經根據關中這邊調研的情況,制定出來了初步的條規,”說到稅收法規,陳叔慎倒是胸有成竹,這些天他帶着戶部的人配合刑部的人,沒少在這上面下功夫,“法規之中我們暫時打算將整個稅收分爲三個部分,一個是針對百姓日常的收入的稅收,一個是針對商品買賣流通時的稅收,最後一個就是針對不同行業的不同稅收。”

對於這個類別劃分,李藎忱倒是並沒有太大的意見。前世他對於商品法和稅收法等等也沒有什麼研究,也就是大致的知道自己什麼應該納稅而已,現在整個大漢的法律法規體系都不過是剛剛起步,人們對於這些法律條文也只能說是有了一個“認識”。

想要讓他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制定出來完全完善的法律法規,自然是不可能的,只要先劃定一二個準確無誤的努力方向,剩下的自然就是根據長期以來的經驗和教訓進行補充。

畢竟在這之前,華夏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能夠真正稱之爲法律法規並且具有絕對的暴力約束能力的法律條文,很多律法實際上都是由依靠政令乃至於不成文的規則和傳統來確定的,到底有沒有道理甚至朝廷到底會不會維護這些律法的權威性都得兩說。

華夏曆史上雖然已經有了諸如秦律、漢律這些東西,但是這些律法並沒有流傳下來,並且其中的條文正如之前所說雜七雜八,很難稱之爲真正的律法。

歷史上真正有成文記載的華夏法律被認爲是《唐律疏議》,已經是盛唐時候的事了,而這個時代自然沒有這東西存在。

唐代之所以開始逐步意識到成文律法的重要性,就是因爲天下各地的交流和溝通隨着盛世的來臨而不可避免的增多,朝廷自然也不可能再讓地方保持不同的律法條文形成差異,因此自然就需要站在中央的角度上來制定一個能夠約束整個天下所有人的律法條文,一來能夠保證江山社稷的穩固,二來也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和鞏固皇權。

而在之前的南北朝側重點在統一或者自保,歸根結底都在戰爭上,自然沒有人會在乎什麼律法,真的要有律法的話,世家豪強們當然不願意遵守,因爲在大多數的世家眼中,他們應該纔是立法者,或者換句話說,從他們的口中說出來的纔是法律,纔是所有人都需要遵守的社會規則。

而朝廷自然也不願意真的有一種東西來限制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增加苛捐雜稅,否則設立了法律再違背的話,和打自己的臉沒有什麼區別,畢竟朝廷要是真的頒佈法律的話,自然就需要維持和保護法律的正確和公義。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李藎忱已經快要完成天下的一統,並且打破了原本各個地區之間存在的隔閡,再加上他已經開始通過各種手段壓制世家,法律的制定不僅僅是讓大漢內部加速變成一個整體、一箇中央集權的整體,也是在打壓世家的道路上再向前走一步。

當世家的命令和話語已經無法撼動朝廷的權威時候,世家自然也就徹底變成了屈服在朝廷統治下並且和朝廷合二爲一的貴族,甚至也就不再有世家這種稱呼,因爲他們的家族不再是不可取代的了。

不過李藎忱到時也沒有打算一步到位就建立起來完善的法律體系。畢竟法律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不是什麼熟悉的東西,人們對於這個不過是有初步的概念。

李藎忱選擇稅收作爲試點,一來是解決現在各地稅收不一、算法不同的問題,有些仿照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意思,二來也是想要再試探一下世家的態度,畢竟很多事情李藎忱還沒有膽量一步到位。

對付世家,他倒是比較傾向於使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不斷地從各個方向侵蝕世家的地盤,最終徹底將世家推翻,實現中央集權。

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五三四章 憂患意識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一四八一章 該去了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五百零六章 傻丫頭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江上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二一零零章 城門洞開,漢騎入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一百八十八章 無人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五七五章 戰爭服務於政治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五百六十五章 君臣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八百七十一章 冬來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二一零五章 寬心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標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二一零八章 北周差在哪裡第九章 秘密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三一九章 大相徑庭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二三一零章 陛下未戰先慫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七七六章 自逐家門外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第一一二三章 回樂城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四二七章 秋後的螞蚱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九百四十五章 夜戲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一百六十一章 捧場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二二八章 對酒瓜洲渡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九六九章 君臨河內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