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

李藎忱明顯有些不悅,漢軍文武們也都不敢貿然開口,只能先打量着趙絢和張威兩人,看看這兩個傢伙到底想要幹什麼。

而趙絢也手微微發抖,自己正面面對的可是一國之君,是從江南一路殺到塞北的主兒,再加上週圍的這些哪一個不是聲名赫赫的猛將?所以不緊張是不可能的。

李藎忱不說話,此時中軍大帳之中還算有資格打破這種沉默的也就只剩下蕭世廉了。楊素、唐中和蔣元遜等精明一點兒的,已經把目光轉了過來,就等着蕭世廉說話。

蕭世廉倒也不想裝沉默:“不如我們先來談一下關於長安城內外兵馬整編的事。”

氣氛這才舒緩下來。

畢竟整編這件事是之前就已經確定下來了的,這個時候也不過就是把細節再敲定一下。

趙絢和張威也鬆了一口氣,他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坐在上位的那位皇帝陛下的氣場,這是長安深宮之中的那位荒淫無道的君主根本不可能有的。

這種讓人喘不上氣來的沉重壓迫,實在是太難受了。

按照大漢通事館之前就已經和李穆、韋孝寬等人商量好的,李穆加護國將軍,韋孝寬加輔國將軍,樑士彥加柱國將軍,實際上都類似於李衍的鎮國將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虛銜,但是每個人也都加一方刺史,主要集中在長安北側沿線州府。

而這些地方現在還沒有完全納入大漢的掌控之中,尚且有宇文盛和樑睿等人盤踞,不過以現在大漢的軍威,掃蕩這些地方也是輕而易舉的,只是看李藎忱什麼時候願意了,因此這些刺史的頭銜也不算虛銜。

畢竟李藎忱對於先來後到也得劃分清界限,李衍走在最前面、也最積極,韋孝寬等人還在派人談判的時候,李衍就帶着扶風和馮翊兩座城投降了,所以李藎忱自然不介意給他一個實打實的豳州刺史。但是如果韋孝寬等人也是類似的,那就凸顯不出來李衍的功勞了,因此給韋孝寬等人加虛銜和沒有實土的刺史也算體現區別。

不過李穆等人對此倒是並不在意,畢竟李藎忱真正給予實權的都是他們的子嗣,而他們這一把老骨頭了,哪裡還想着真的能爲了一個新生的帝國四處奔走?

有個虛銜留在京城之中吃着俸祿養老就挺好。

人活一世,也要滿足。

當然李穆等人並不知道,李藎忱可沒有打算讓他們這麼輕鬆,還在規劃中的幾處軍事學院可都缺德高望重的山長呢。一個吳明徹可不能被扯開了用,而李穆、韋孝寬這些人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也是後話,現在不過是李藎忱的規劃罷了。

而他們這些人麾下的兵馬,成分實際上也已經非常冗雜,大漢只會從中挑選精銳進行整編,歸入軍中,而其餘大多數都是屬於被強拉壯丁抓過來的,漢軍現在規模已經足夠大,並不着急需要這些丁壯們來充數。

長安城中的禁衛軍也會就地解散和整編,歸入普通軍隊。

到時候軍中的司馬和主簿們會負責給他們洗腦的。

現在軍中的主簿們已經開始領會到李藎忱把他們安排在這個位置上的意義,軍中每天都有學習寫字、學習古代忠烈的課堂。

而歸根結底這些都是要讓每一個士卒都認識到,是李藎忱帶給他們這樣能夠了解自己的過去、看清自己的未來的機會,也是李藎忱給了他們能夠學習知識並且脫離貧困的機會,同樣也是李藎忱正在帶領着他們走向太平盛世。

不管這些將士們原本都有着怎麼樣的想法和打算,現在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已經開始傾向於效忠陛下、效忠大漢,這樣李藎忱的目的自然也就達到了。

他想要的並不是一支只是吃兵糧的軍隊,一支有奶就是孃的軍隊,而是追隨自己、效忠於大漢的軍隊。

換句話說,李藎忱正在努力重新塑造三百年來已經逐漸在這一片土地上丟失掉的忠誠和信仰,把曾經屬於漢家將士的勇氣、忠誠和無畏重新展現在自己兒郎的身上。

曾經的漢軍將士可以爲了維護大漢的榮耀而遠征大漠,可以十三個人困守孤城死不退讓,可是三十六名騎兵就有膽量縱橫西域······而現在經過三百年的亂世,這些民族的認同感、對國家和君主的忠誠感似乎都消散無影,否則李藎忱也不會下這樣的功夫。

他不需要屬於哪個人的軍隊,而是需要屬於這個王朝的軍隊。

因此他也不會允許韋孝寬和李穆等人帶着軍隊獨立於大漢的體系之外。

所以整編是必然的,也是韋孝寬和李穆等人沒有辦法拒絕的。

顯然這兩個老狐狸也都明白這樣的道理。

整編這件事在雙方已經形成共識的條件下很容易就談妥了。而話題自然而然的又重新回來。

這一次趙絢已經沒有了之前的囂張模樣,或許是因爲在商量好了軍隊的去向之後,他也沒有了繼續爲了宇文家的利益爭執一下的慾望,畢竟李藎忱給他們這些人安排的職位可都不算差,尤其是可以看出來李藎忱考慮到了方方面面的需求。

比如張威和趙達等人,顯然都已經厭倦了戰爭,所以全部都安排到大漢腹地守城,最多負責一些糧草的轉運和地方剿匪、而對於趙絢這樣還有一腔熱血無處潑灑的年輕人,李藎忱也不客氣,趙絢被安排到了武威,擔任敦煌將軍,只是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李藎忱想要他做什麼。

西域,不僅僅有黃沙大漠,還有漢家男兒的理想。趙絢早就已經受夠了長安城的政治鬥爭,嚮往着黃沙百戰的拼殺,所以對於這個安排他自然是非常滿意,更不要說現在守在武威的長孫晟,也算是趙絢認識的年輕一輩中比較熟悉的,能夠和長孫晟並肩作戰他也願意。

李藎忱的安排可以說已經滿足了趙絢和張威等人的需求,那麼他們自然也就不願意再爲宇文家爭取什麼。之前他們把住宇文家,準確說是宇文贇的處置方法不放,實際上還是因爲他們擔心自己的未來。畢竟李藎忱對宇文贇仁慈,自然也就會對他們委以重任,反之亦然。

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六百五十四章 多多益善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八章 危機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二三二六章 插手西域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五五五章 大決心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六十一章 哨騎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七百八十二章 軍功的算法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二一一九章 且看門外,風猶未定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三六三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二零二五章 突擊隊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四五七章 幾個字的重量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四十七章 香囊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六七七章 進英烈堂,咱們不一起第一一一零章 陣法變化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二二四一章 其實已到尾聲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二二一零章 老成的請求第二三零六章 兩教之爭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二百三十二章 蕭湘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六百二十八章 變了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關中麼?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七百七十九章 難纏的在後面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六二四章 意欲何爲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五零一章 求死不得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八百八十四章 王昆的猶豫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一九八章 新生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