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

牛弘微微頷首:“來,接下來就是大家要通力合作的時候了,既然曹將軍讓你們南下岐州,應該就是讓你們負責爲我軍前鋒的意思吧?”

“這是自然。”侯秘點了點頭,笑着說道,“當初漢中軍裡的騎兵都被我們西北抽調走了,現在當然不能小氣。”

西北之戰中,爲了能夠達成壓制西北各個世家並且能夠和突厥叫板的能力,整個漢中的騎兵都被抽調一空,這才勉強組成了侯秘麾下的那一半騎兵。所以當韓擒虎他們現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曹忠自然不能太小氣了。

而牛弘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按照我們之前的盤算,應該直接從岐州向北轉豳州,然後沿着涇水直撲西北地郡。而現在李衍已經收縮到扶風一線,如果我們直接從岐州北上的話,最大的威脅就是側翼要暴露在李衍的兵鋒下,但是我們迎面應該不會有任何阻攔。”

“這個可以交給我們。”侯秘不等牛弘說完,就已經果斷的接下來這個註定是最危險的任務,“我們會負責吸引李衍的注意,並且營造出來要進攻扶風的假象。”

當然了全軍上下要說移動能力最高的應該就是他們這兩千騎兵,本來就應該是他們去做這件事。只不過他們畢竟不是直屬於韓擒虎和牛弘麾下,而且也是西北軍中少有的一隊精銳騎兵,牛弘也實在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讓他們去冒險。

不過顯然侯秘和於璽在來的時候就已經得到了曹忠和徐德言的囑託,所以毫不含糊。本來拿下蕭關就是爲了爲他們西北軍入關中掃清障礙,西北軍至少得比漢中軍更積極一些吧?

“現在守在豳州的是越王宇文盛。”牛弘緊接着說道,“此人雖然一向貪生怕死,甚至不惜在之前的長安之亂中直接出賣宇文贇,但是也正是因爲他的膽小,說不定會堅持死守,而且他的兒子宇文述正值壯年,頗有戰功,是我們的頭等之敵。”

“宇文述此人一向沉穩恭敬,隨風搖動卻可身處高位,因此長安城中常常有人說其‘非君子’。”韓擒虎從外面大步走進來,作爲曾經在隋朝軍隊之中待過、並且參加過一些戰鬥的人,他顯然對於北周這些將領的瞭解更勝於牛弘這個“二半吊子”。

“和乃父有所不同,宇文述可沒有那麼膽小怕事,所以豳州不是那麼好拿下來的,我們很有可能還會和宇文盛父子之間有一場大戰。”韓擒虎又補充一句,“現在只能寄希望於白袍和我們的哨探能夠把更多和豳州有關係的消息傳回來。”

“在豳州開戰······會不會暴露出來我們的目的?”牛弘不由得擔憂的說道。

如果楊堅把一個莽撞之人丟在豳州還好,這樣抓住其弱點甚至可以速戰速決,而且估計他也反應不過來漢軍的目的在哪裡。可是宇文父子恰恰相反,都是擅長算計的人,他們也會察覺不到一點兒端倪麼?到時候大軍的目標暴露,整個蕭關戰場都會徹底陷入被動。

韓擒虎笑了一聲:“這位越王殿下,可是出了名的會見風使舵。”

牛弘怔了一下,若有所思。

而旁邊的於璽和侯秘對視一眼,只能在心中感慨。

這一場大戰,怎麼就鬧出來這麼多彎彎繞?

————————-

當四月初的關中不過纔是剛剛迎來春天的溫暖時候,千里外的江南怡景能夠感受到一絲孟春初夏的氣息。

院子之中的桃花已經隨風飄落,沈君高在桃花樹下微微頓足,看着一片片花瓣落下,不由得感慨一聲韶華易逝。

年幼的時候自己和兄長一起種下這一株桃樹,現在兄長已經撒手人寰,而自己也不可遏抑的變老了,只有這桃樹還在茁壯的成長,每年的花開花落如常。

這個小院子是沈家前任家主沈君理年幼時候讀書的地方,是沈家府邸之中比較偏僻安靜的地方,也是沈君高在兄長繼承家業之後最喜歡待的地方。而現在這裡是暫時屬於沈婺華的。

沈婺華又以沈家女兒的身份回到了這裡,並且明天就是她入宮的日子,沈君高特意過來給侄女送行。

對於這個侄女,他也是心疼和無奈的,不過好在現在她總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算是解脫了。

“叔父怎麼來了?”見到沈君高過來,沈婺華也有些驚訝,她都快忘了自己明天將要以新的身份入宮,畢竟對於已經在皇宮之中待了這麼久的她來說,皇宮似乎纔是自己的家,而這似乎還殘留着父親的身影的小院子,不過是自己回家省親的時候暫住的地方罷了。

沈君高微笑着說道:“明天你又要走了,來送送你。”

沈婺華這纔回過神來,親自給沈君高沏茶:“侄女會常回來看看的,現在有了很多機會。”

回家省親自然是需要皇上批准的,以之前沈婺華和陳叔寶之間的惡劣關係,回家省親幾乎是不可能的,不過如今李藎忱自然不會故意限制她。

沈君高微微頷首,沈家女兒又入宮成爲新寵,這自然是好事。

自己也總算是讓沈家在王朝更迭之間榮寵不休。

看了一眼沈君高,沈婺華沉聲說道:“侄女聽說這幾天府上常常有客來訪?”

沈君高怔了一下,倒也沒有打算隱瞞聰明的侄女:“沒錯,從北方來的那個宇文憲的使者,喚作劉休徵,來到建康府之後沒有少來拜訪。此人學識淵博、對於當今天下大勢也頗有獨到見解······”

“叔父,小心此人。”沈婺華直截了當的說道、

沈君高皺了皺眉,還是應了一聲。

劉休徵此人似乎並沒有什麼想要攻訐李藎忱或者大漢的意思,只是每日裡談一些詩詞歌賦、風花雪月之事,這正對沈君高的胃口,兩人相談甚歡,所以沈婺華直接說“小心此人”,讓沈君高有些詫異,只道是自己這個侄女長期在皇宮之中,都有些疑神疑鬼了。

這劉休徵在北朝也是受排擠的,否則也不可能讓他千里迢迢南下來做一個和人質差不多的使者,或許指不定還能夠從他身上獲得什麼和北朝有關的情報呢?

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千八十二章 徐陵講學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二五二章 晨戲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八百零五章 誘餌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二百四十九章 夜裡光第五百五十五章 月華如水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一千一十三章 江州之變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風捲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一二三六章 黑暗面第二百一十一章 霧氣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五百五十八章 猛攻第四百一十章 攻心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七百四十三章 英雄寞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五四四章 以其人之道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一百零八章 建康府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九三九章 醫療發展的好處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九十一章 陳叔陵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二二六二章 斬斷後路第一五八一章 各領風騷數百年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九九零章 溯流而上,滿盤皆活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三六七章 一屋之朕第二一零七章 對鄴城的接管和規劃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一百五十章 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