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

在長安城中尚且奈何不了楊堅,難道出了城還能夠跑出楊堅的手掌心麼?

宇文贇已經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沒有離開過長安城了,對於長安城外自己一無所知的世界,他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恐懼。

“陛下,現在走的話還有一線生機,東平公應該也在盡全力爲陛下拖延,”陳山提急聲說道,“臣等願意護送陛下從城西突圍,現在韋孝寬引兵從城東入城,城西那邊應該沒有多少兵馬。”

宇文贇皺緊眉頭:“難道這就真的是已經是天崩之態?!”

難道這局面就真的沒有一點兒挽救的機會,難道這大周的將士和百姓就真的都已經歸順楊堅了麼,宇文家這麼多年來的統治,竟然在楊堅短短几年的侵蝕之下就變得如此脆弱不堪?

可是宇文贇卻並沒有想到,宇文氏作爲皇帝這些年,帶給北周的就只有無邊無盡的戰亂,戰火侵蝕着從中原到西北再到巴蜀的每一寸土地,殺戮的背後,是流離失所和妻離子散,尤其是當北周滅掉北齊之後,大家還沒有來得及鬆一口氣,又面臨北周內部的內亂,哪怕是這些百姓已經習慣了連綿的戰事,對於宇文氏的新任也已經逐漸降低。

這麼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皇權更迭和權臣上位,已經讓百姓養成了冷眼旁觀的習慣,而那些下層官吏們也保持了這樣的習慣。

至於對於那些上層的官員和將領們來說,一切自然也就變得更加簡單,與其跟着之前的一個王朝的皇室在這裡苟延殘喘,倒不如抓緊從龍,進行下一個新的開始。當初李藎忱平定東南的時候,儼然也是這樣類似的情況,除了一部分宗室,諸如陳叔英等人,還負隅頑抗之外,其餘的文武官員幾乎都傾向於投降。

這也不過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普遍心理罷了。

只可惜長在深宮之中婦人之手的宇文贇,顯然是不可能明白這個道理的。只不過在這殘忍的現實面前,不管他明白不明白、接受不接受,事實就已經如此。

“陛下,請速速上馬!”陳山提沉聲說道。

宇文贇深吸一口氣,顯然他也已經意識到這個時候再多感慨已經沒用了,勉強上馬,宇文贇回頭看向隨國公府的方向,大火還在燃燒,而街道上的腳步聲和廝殺聲已經越來越近。

“走!”

宇文贇這個時候也顧不上宇文神舉等人到底到哪裡了,只能先在陳山提的護衛下先向西而去,同時他的心裡也不由得感慨一聲,同樣都是自己的岳父,爲什麼陳山提要比楊堅靠譜的多呢?

而宇文贇前腳離開皇宮,楊堅後腳就殺到了。

宇文神舉不過只是蟲蠅,而宇文贇這個正統的皇帝纔是楊堅的首要目標。

“快,搜查每一個宮殿,每一個角落!”楊堅紅着眼睛大吼道,他無處宣泄自己一下子喪失了兩個兒子的痛苦,也無處宣泄剛纔死亡已經無限靠近自己的恐懼,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的憤怒傾瀉在宇文贇的身上,楊堅恨不得抓到宇文贇之後就把他碎屍萬段。

在骨子裡,楊堅想走的就是曹操那樣的道路,先稱霸再稱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只不過曹操到了年老才走到挾天子的地步,所以沒有能夠稱帝,現在的楊堅並非沒有這個機會。而他給自己的官銜就是“丞相”,這其中自然也是意味深長。

說到丞相,人們不可能不會想到那位曹丞相。

而現在宇文贇不好好的當自己的傀儡,偏偏要惹下這樣的禍端,楊堅也不介意抓住他之後再換上一個更加聽話的宇文家子弟。

只可惜自己的女兒不爭氣,沒有生出來一個宇文氏的孩子啊······

楊堅大步走入宇文贇的“天宮”之中,曾經歌舞昇平的宮殿,此時已經完全寂靜下來,只能聽見婢女和內侍們着急拜倒的聲音。

這裡象徵着至高無上的權威,象徵着九五之尊和天子。

而現在楊堅就站在這權力的巔峰上。

只要他願意,就可以把宇文氏取而代之。

“參見隨國公。”馮小憐跪倒在楊堅的腳邊。

楊堅看也不看她,這不過只是一個玩物罷了,是高家的還是宇文家的並不重要。

緊接着楊堅就看到了站在不遠處那一道纖細的身影。

楊麗華直直的站着,目光炯炯看着他。宇文贇逃走,宮中的那些甲士們也隨之被宇文孝伯抽調走,一時間楊麗華反倒是有了自由身,而很快她也反應過來,應該是自己的父親在這一場突然爆發的暗戰之中取得了勝利。

不過當對上父親的目光時候,楊麗華卻並沒有想要行禮的意思。

最後鬧成今日的局面,宇文贇和楊堅誰都脫不開關係,所以楊麗華也不打算原諒誰。

“臣,參見皇后。”楊堅淡淡說道,“甲冑在身,恕難全禮。”

“隨國公帶着甲士入宮,意欲何爲?”楊麗華冷冷問道。

楊堅霍然擡起頭:“臣一心爲江山社稷而奮鬥,然陛下身邊有奸佞小人出讒言禍亂君上,臣身爲大周之國公,蒙受冤屈尚且不算什麼,更應該提義勇滌盪君王側!”

楊麗華一揮袖子:“還真是不錯的理由。”

“難道你不相信爲父麼?”楊堅向前一步,“爲父當真沒有想要把宇文贇取而代之的意思!”

楊麗華哼了一聲,卻並沒有說話。

作爲一枚不折不扣的棋子,她知道自己說什麼也不管用。

而楊堅擺了擺手:“罷了,不管你怎麼想,某既然都已經走出了這一步,站在了這個地方,就算是怎麼解釋看來也沒有用了。不過有件事要告訴你······你可要堅持住。”

楊麗華心中隱約意識到什麼,下意識的微微向後想要靠住屏風。

“勇兒和廣兒都······”楊堅的聲音低了下來。

“你,你說什麼?!”楊麗華霍然看過來,聲音卻隨之提高。

楊堅搖了搖頭。

“這,這不可能!”楊麗華一下子捂住了自己的嘴。

自己的兩個弟弟,每一次回家省親的時候都喜歡拽着自己的袖子跑、大喊大叫的兩個弟弟······上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楊廣還曾經送給自己親手做的小玩具。

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五百九十章 不要太過分第一九三五章 這就是朕的底氣所在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百九十五章 鎮定第一六五五章 大漢沸騰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廷的意思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七百九十二章 前進第一百八十六章 知足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二百七十八章 明主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池上鴛鴦啄翠羽(下)“麒麟才子”徐陵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先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二二零章 一江春水向東流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一六四六章 戰還是降,都是開門紅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二三七零章 冼夫人,嶺南之幸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十章 往事(上)第一八四四章 蒲阪津和風陵渡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一千三十六章 玉樹後庭花第二百三十八章 隱約雷鳴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五百章 天降第七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目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五百五十六章 早知今日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六三二章 輿論之戰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一一五四章 絕人之路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九百零八章 不爲我用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三百五十五章 三郡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一千九十六章 假裝沒看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百二十章 猜測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六百二十章 爲敵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