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

現在陸子纔在組織開墾的,就是這一片已經荒蕪太久的無人區。

淮南的開墾制度也是經過李藎忱同意的,和其餘任何地方不同,因爲淮南靠近前線,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因此這裡的開墾實際上到現在也都是依照軍隊的管理方式來的,也就是所謂的軍屯。

在兩漢三國時期到現在,軍屯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朝廷一般會在比較偏遠的地方設立軍屯,一般由傷殘老兵以及戰俘進行開墾,一來能夠妥善利用那些因爲偏遠而沒有人去的荒地,二來能夠就近爲駐紮的軍隊提供糧食,從很大程度上減少軍糧運輸中的損耗。

之前吳明徹坐鎮淮南的時候,實際上部分糧食也是通過軍屯的方式來生產的,否則以江南當時百廢初興的狀態,想要支撐淮南的一支大軍不是那麼容易的。

相比於土地私有制和田契制度,軍屯的管理方式更粗暴和直接,軍屯之中的耕作人員屬於朝廷而不屬於任何一個地主或者大戶,他們服從朝廷的管轄和調遣,而除了因爲工作突出的獎賞之外,他們每日的工作勞動所得和他們的日常吃喝消耗實際上沒有直接的關係,所有的糧食會統一上交朝廷,而所有的糧食再經過朝廷的統一調撥。

這也是爲什麼能夠抽調出來丁壯前來碼頭工作,因爲他們並不服務於哪個地主和大戶,而是直接聽命於朝廷。

換句話說這就是後世的集體農莊制度和土地集中制。

對於淮南能夠出現這樣的生產製度,實際上李藎忱一開始也是非常震驚的,雖然自己刺激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是這象徵着社會主義的生產製度這時候就出現了,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

不過轉念一想,實際上和後世的土地集中制還有一定的區別。雖然管理這些百姓的不再是地主和大戶,而是朝廷,但是從更宏觀的角度上來說,朝廷不也就是一個更大的地主麼,只不過這些土地是直接所有於皇帝陛下罷了。

自己成了華夏最大的地主老財,李藎忱也有些無奈。然而在淮南這特定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的制度也不稀奇。

朝廷對於淮南這一片荒蕪之地和戰爭前線不放心,百姓和商賈們對於單獨在這裡謀生自然也不放心,朝廷出面組織耕種、商貿等等,而百姓服從於朝廷的命令,直接貢獻於朝廷,自然也就能夠受到朝廷的保護,心裡也就更有安全感。

在特定的區域和特定的情況下出現這樣特殊的情況,倒也正常。李藎忱還沒有幻想着在全國推行這樣的制度,更何況這種制度雖然極大的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但是其本身是否真的適用於這個時代也很難說,畢竟從現在來看,世家以及世家所代表的地主階級依然是組成朝廷的主要部分,他們也不會同意幹這種自毀長城的事情。

“淮南現在有多少戶?”李藎忱打量着輿圖說道。

“原本有百姓兩萬戶,今年陸續遷入十萬戶左右,在夏收之後還計劃再遷入十萬戶。”陸子才趕忙說道,對於這個最令人關心的數據,他自然門清兒。

而李藎忱沉聲說道:“你這個巡撫要做的,不是考慮能遷入多少人,而是這十萬戶能夠再變出來多少人。”

大漢的人口總數就那麼多,無論是從哪裡遷移到哪裡,終歸和北方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怎麼才能鼓勵生育是這些地方官最需要注意的。現在大漢有足夠多的荒地,也能夠保證內部政策的穩定,所以只要能夠激勵百姓勤勞開拓,那麼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李藎忱從來都不懷疑華夏民族的勤勉。

“這一次遷移到淮南的都是以青壯年男女爲主,所以臣對此有信心。”陸子才急忙說道,雖然他們陸家從龍很早,但是除了鎮守淮南之外也並沒有什麼額外的功勞,李藎忱現在直接把淮南的民政也交給陸家,絕對是對陸家的信任,陸子才絕對不能辜負李藎忱。

“現在從大江到淮水的水路可曾疏通開?”李藎忱的注意力旋即轉移到輿圖上的另外一條標註出來的線路,那是從瓜洲渡到淮水的水路,溝通兩大水系。

這一條水路實際上就是當年吳王夫差北伐的時候開鑿的運河——邗溝,而後來劉裕北上山東也是以水師爲主,曾經借道這裡一直北上打到黃河邊上。只不過後來南朝戰線全面收縮,這一條溝通大江和淮水的運河也就徹底荒廢了。

歷史上,這條水路再一次被利用起來還是等到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的時候,邗溝作爲京杭大運河之中南側最重要的一部分再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而也正是在這邗溝上,在這揚州城中,隋朝迎來了終結,取而代之的是亂世和亂世之後華夏的全盛。

現在,作爲淮南開墾的重要支撐工程,邗溝已經在進行疏浚,疏浚邗溝的目的實際上也不只是爲了能夠方便貨物的來往運輸,水師也等着能夠通過邗溝北上直達淮水,否則以之前邗溝的淤積情況,水師新造的五牙大艦等都沒有辦法通行。

同時五牙大艦存在的幹舷低矮等問題,更是使得其很難通過海路進入淮水,因此邗溝是最佳的選擇。

“春耕之後就是邗溝的疏浚,”陸子才伸手在輿圖上點了點,“現在我們同時從北側和南側進行疏浚,南側這邊剛剛開始,而北側以軍隊作爲主幹,已經疏浚開了從淮水到樑郡的水路,預計在五個月之內就會完成整個邗溝的疏浚。”

李藎忱微微頷首,以現在大漢的國力,自然不容許重新開挖一條運河,能夠藉助邗溝的既有水路,他已經很滿意了。實際上相對應的,江南那邊的運河也已經開始疏浚,主要也都是藉助既有水路,朝廷需要做的實際上也就是把幾個主要的河道連起來罷了。

歷史上隋朝的崩塌和隋唐大運河修建時候的勞民傷財有很大的關係,而整個修建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實際上還是中原那一段。

過了淮水就有很多河道可以利用,而且江南的工匠在這上面明顯經驗更爲豐富,所以所面臨的困難和需要的投入並不算大。 WWW_Tтkan_¢〇

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二百五十章 答話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八四九章 白狼堆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九百五十五章 新年更艱難第七百七十二章 苦力第一二九五章 叔父要小心此人第八百三十六章 名正言順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七百一十七章 江山如此多嬌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一七七一章 尉遲老夫人的信第五百五十二章 新的陷阱第一四二五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山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一四三九章 老將軍的謝幕之戰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一百九十章 合適人選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四十四章 不留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第四百三十五章 燈下人如玉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一一四一章 初擔重任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一四零二章 短兵相接洛川城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空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落鳳坡第七百九十一章 隆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選擇哪一邊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一百四十章 心思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四七六章 冬風正冷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八百二十六章 沒有資格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二一八二章 愛卿之苦,朕知之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辦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