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

樂昌用館陶長公主和王娡的典故來笑話李憐兒,自然不是真的說她是館陶公主。

而李憐兒也笑道:“姊姊姿色容貌,恐怕縱然是李夫人也無可與之比擬,飛燕合德看了也會羞愧,王美人還差些,當真是我見猶憐。”

“好啦,”樂昌嗔道,“越說越沒正行,人也來得差不多了,收拾一下準備入座吧,今天不管怎麼說你也是半個女主人。”

李憐兒點了點頭,一邊和樂昌走向大殿,一邊壓低聲音說道:“樂兒姊姊,皇兄在昨天的小朝會上把明年選賢舉能的比例確定爲地方推舉和學院選拔九比一,並且同意了宰輔的建議,這個比例只會逐年遞增,這個你知道麼?”

腳步驟然頓住,樂昌俏臉微寒:“爲什麼突然說這個?”

李憐兒直直的看着樂昌,卻沒有說話。

而樂昌也明白過來,蕭家雖然說是寒門出身,但是現在也隨着實力的增長成爲朝堂之上一等一的將門。

李藎忱的崛起,除了人丁單薄的皇室之外,受益最大的實際上就是蕭世廉的蕭家和裴子烈的裴家。這兩個家族各自拿下了一個大將軍不說,蕭摩訶成爲太尉,坐穩軍中朝堂上第一人的位置,裴猗也曾原本一個小小的地方太守變成了侍中,掌管整個門下省。

如果說之前的蕭家和裴家只是剛剛發跡,那麼現在應該也算是步入了世家的行列。

因此李藎忱這個看上去直接損害到世家利益的決策,他們也不可能真的無動於衷。只不過作爲公認的李藎忱的左臂右膀,這兩個家族自然不可能和其餘世家那樣直接把不滿和猜測表現在明面上,李憐兒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

裴家和蕭家沾親帶故都算半個皇親國戚,李憐兒顯然就是代表他們來提出這個問題的,這也算家裡人對家裡人的詢問,至少不會把這樣的矛盾衝突直接擺到明面上。

“是誰讓你來問的?”樂昌的聲音之中已經帶着幾分冷意。

身爲大漢的皇后,後宮不得干政的是樂昌奉行的鐵律,但是不幹政不代表她什麼都不知道,李藎忱這個做法有損的只是少部分擁有人才推薦權力的世家的利益,而真正得到好處的肯定還是衆多想要尋求上進卻沒有門路的寒門和尋常百姓家,所以從心底裡樂昌當然是支持這個決定的。

南陳之所以這麼短時間內就分崩離析,和沒有徹底解決世家的問題有很大的關係,若不是徐氏、吳氏等的倒戈,南陳也不至於根本沒有一戰之力。

世家就是一杯毒藥,李藎忱之前爲了強大不得不把這毒藥喝下去,但是現在穩定下來了自然也就到了解毒的時候。

以自家夫君的性格,這件事是必然會做的。

而李憐兒竟然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問這樣的問題,這不是明擺着要給夫君來添堵麼?若是就連大漢的長公主對於這樣的政策都有所懷疑,那下面的人又會如何想?

還好這只是妯娌之間私下裡再說罷了。

“太尉還真是心思很多啊。”樂昌冷笑一聲。

李憐兒驚訝的看向她:“你怎知······”

樂昌瞥了她一眼:“你夫君一向是唯陛下馬首是瞻,而裴大士也是和你夫君同進退,這江山可以說是他們兩個輔佐陛下打下來的,現在陛下打算如何坐江山,肯定事先和他們通過氣,所以他們是不可能有反對意見的,同時裴家剛剛崛起不過一代,相比於其餘的世家還遠遠算不得什麼豪門,因此還輪不到他們來擔心這個問題,其餘能影響到你甚至唆使你來問這個問題的,也就只剩下太尉了。”

李憐兒一時默然。

的確,現在蕭世廉人還在襄陽,自然不會關心建康府發生的事情,讓她旁敲側擊前來試探一下樂昌口風,進而試探李藎忱口風的正是蕭摩訶。

樂昌的聲音低了幾分:“太尉這是覺得陛下不信任他了麼?還是他已經不信任陛下了?”

李憐兒登時連連擺手:“不是的······”

“這也不難理解,”樂昌從李憐兒的神情之中就已經揣測出來了什麼,畢竟李憐兒長於山野,心思單純,自然也不可能真的掩飾住自己的真實情感和想法,“當初太尉死守江陵,堅決抵抗,陛下不計前嫌,但是他自己心裡多少都會忐忑不安。”

李憐兒一時訥訥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但是蕭摩訶的擔心是肯定的。

頓了一下,樂昌緊接着說道:“現在陛下倚重參軍楊素,更是讓太尉感受到了壓迫吧?”

李憐兒無奈之下只能微微頷首,她當然也知道直接質疑自己兄長做出的決策是不對的,但是蕭摩訶的考慮也不是沒有道理,自家夫君就是個武夫,肯定不會過問這種事情,若是自己再不多問清楚的話,蕭家的未來又該怎麼辦?

尤其是現在李藎忱明顯流露出對楊素的信任,蕭摩訶這個太尉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用來服衆的吉祥物和擺設,若是楊素再多些年歲和資歷,說不得就沒有蕭摩訶的位置了。

出於對家族也好、對自己也罷的考量,蕭摩訶會想要弄清楚李藎忱的目的何在,倒也在情理之中。

李憐兒不安的絞着手指,她聽出來了樂昌語氣之中的冰冷和憤怒。就連一向溫柔的樂昌也突然轉變了語氣,那兄長又會怎樣?得虧自己沒有直接跑去傻乎乎的找兄長,否則還不知道會怎麼給他添堵呢。

而樂昌凝神看着李憐兒,她也清楚李憐兒只是被蕭摩訶利用了一下罷了,蕭摩訶雖然也是一介武夫,但是這點兒政治頭腦還是有的。同時和皇室已經爲一體的蕭氏尚且有如此擔憂,那其餘的世家呢,那些南陳歸降的老人呢,他們的擔憂會不會更多?

他們又會如何平息自己的擔憂,是直接和李憐兒這樣說出來,還是用更加極端和暴力的方式?

想到這裡,樂昌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

她多少也知道陛下打算做什麼,這已經是陛下最後的退讓和底線了,顯然注意到這一點的宰輔顧野王沒有再逼迫陛下,但是不代表這些世家心裡就真的毫無波瀾。

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八百九十五章 進無可進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零五二章 反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會師第二一八七章 金城薛氏,不辱家門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六五六章 萬衆一心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二一八五章 帥才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九百六十六章 激戰,狼尾灘!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二二二六章 火器的外傳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二二零四章 逃跑屬狗,打仗就慫第一七八七章 不可阻擋的力量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九零二章 戰不勝則只能退第一六四八章 潼關下,不能耽誤時間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一百九十二章 巴陵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一六五章 總要改變什麼第一三四四章 大漢虎將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爭執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三章 鄰里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六百九十九章 將軍的心意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一六八二章 突進,羽林騎!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一九二二章 絕不偏袒,問心無愧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三五三章 大漢第一“妻管嚴”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三百一十章 解脫第二一零四章 血色清晨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一七六五章 尉遲兄,某盡力了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七十章 衝殺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二三一四章 王世充?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六十章 不求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