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

安定,城如其名。

此時大軍上下,所有人的心都彷彿隨之安定下來。

和那孤懸塞北的靈武、扼守河口的回樂不同,這裡是西北內地,是大漢的安定郡。現在他們腳下踩着的土,是大漢的土地。

這一支大軍再回來的時候,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牛犢了,而是經過草原戈壁上的風雪磨礪了爪牙的猛虎。

而在大軍的側翼和後面,大隊曾經的漢人奴隸此時正趕着大車、幫忙押運着淪爲階下囚的突厥人緩緩向前行進。在他們的後面尚且還有五千斷後的兵馬以及兩千多騎兵——只是會騎馬的兵。

這一戰對於大漢來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繳獲了大量的馬匹,不過騎兵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訓練出來的,所以現在不過是選了一些馬術比較好的西北漢子甚至是漢人奴隸之中的青壯充當“騎步兵”罷了,負責在外圍警戒、來往聯絡,甚至是幫忙看着突厥人,畢竟這些突厥人除了那個連漢人自己都看不起的訶利之外幾乎沒有幾個老實的。

當然失去了戰馬的突厥人在奔跑上甚至還不如漢人來的靈活,再加上這些騎步兵終究也不是吃素的,在接連殺了十幾個之後,其餘的突厥人至少表面上也只能選擇服從。

騎兵來的最快,出城迎接的安定父老們已經能夠看清那一面舞動的赤色旗幟還有當先的幾個人的臉龐。

久在西北,侯秘等人的臉上也出現了高原特有的紅色,再加上黝黑的肌膚,看上去和西北的漢子別無兩樣。

大軍從靈武返回安定的過程並沒有多少波瀾,雖然蕭關的統帥換了,但是樑睿的佈置和當初的於翼沒有什麼兩樣,都是一般無二的閉門不出,以至於自曹忠以降都懷疑自己可以直接繞到平高郡南面,走關中的大道回來。

當然顯然樑睿接到的命令和當初於翼接到的差不多,李藎忱不惹是生非,那他們也不能滋生事端,而如果李藎忱真的打算動手的話,那樑睿也不是白來一遭的。

雖然還在行軍的路上,但是曹忠等人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對付樑睿了,以朝廷一向“小氣”的樣子,想要放棄靈武的可能性並不大,而且也的確誰都不知道下一次北方又會有什麼遊牧民族崛起,又或者另外一支突厥人會不會前來報復,一旦探查不及時,就有可能會被突厥人直接殺到安定或者金城,因此這個風險冒不得,最好還是儘量把戰線前出。

而如此一來,就像是一枚釘子鑲嵌在從安定到靈武的道路上的蕭關和平高郡,就是西北大軍無論北上還是南下都必須要剷除的。

不過至少現在雙方都在談判,儘量避免出現衝突,而且大戰之後,軍隊也需要休整、這麼多漢人百姓和突厥俘虜也都需要安置,所以對付樑睿還不是重中之重。

先一步回來的徐德言看着威風凜凜的大漢騎兵,再看着後面綿延不斷的隊伍,臉上神情肅然,但是目光卻瞥向旁邊的幾個世家的家主們,這些人長期以來也都是西北治理上的一個“疑難雜症”。

這些家族盤踞在西北時間太久,儼然都成了盤根錯節的地頭蛇,

對於他們來說,這西北就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誰坐在龍椅上實際上關係都不是很大,他們都能夠平安的生存,甚至還能夠在實力更迭的過程中攫取更多的利益。否則這些世家也不可能在數百年的變亂之中穩坐釣魚臺,看着各式各樣的梟雄走馬觀花的換着,而真正把握着西北的實際上還是他們。

也因此在之前和北周的作戰甚至是抵擋突厥人上,這些人的積極性都不高,這也讓長孫晟和徐德言很頭大。畢竟沒有這些地方世家的幫助,有些事情的確不好辦,這一次大漢也是憑藉着在巴蜀有大量的糧草和兵馬,所以才及時的補充了西北的缺口。

那下一次呢,大漢真的和北周全面開戰的時候呢?

這些人難道不會在後面拖後腿麼?

這一次大漢軍隊的歸來,顯然對於這些世家來說是不折不扣的震撼。當他們甚至都已經準備西北再一次改弦更張的時候,大漢竟然真的打贏了,把突厥人打的落花流水。

這讓這些世家們背後發涼的同時,也一個接一個積極前來迎接。

但是對於大勝而歸的大漢軍隊來說,這些人的行爲不過是錦上添花,而他們並不知道,此時站在最前面的大漢巡撫,心中已經在好好盤算他們的財產了。

“這裡是大漢的土地,讓家裡收拾收拾。”徐德言微微側頭,丟下一句話。

這句話很輕,是對着站在他身側後方的牛弘說的。

牛弘本身就出自安定牛氏,這句話顯然是徐德言想要讓他捎給安定牛氏的。

牛弘倒吸一口涼氣,看着那個舉步向前的年輕人的身影,這句話壓在心上,重若千鈞。

——————--

“臣等恭迎陛下。”顧野王爲首的羣臣已經在碼頭上等候。

李藎忱出去溜了一大圈,顧野王這個宰輔自然擔子最重,臉上的皺紋又多了不少。

“諸位愛卿辛苦了。”李藎忱微笑着說道,甚至親自上前攙扶顧野王,“朕去京多日,家國社稷,得賴諸卿家維持,此次西北大捷、南鄉大捷,諸位皆有功勞!”

“臣等不敢!”顧野王等人急忙還禮。

而同時他們心裡也開始暗暗琢磨,陛下這麼直截了當的把西北和南鄉兩戰都拿了出來,顯然不僅僅意味着朝廷之後要封賞這兩戰的有功將士,也意味着陛下已經對於接下來的戰略方向愈發有數,這西北和南鄉之間夾着的,可不就是楊堅麼?

今非昔比,大漢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在兩個勢力之間搖擺不定,也是時候展現自己的力量了。

“顧公,來,與朕同車輦!”

李藎忱哈哈大笑,親自攙扶顧野王:“相比去時,顧公可老矣?”

顧野王看着手中的柺杖,無奈的說道:“新潮新氣象,正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老臣身在其位,不敢稍慢啊,陛下正當壯年,老臣自然也就老矣!”

李藎忱感慨道:“顧公且放心,縱顧公老,朕也不會虧待顧公的。”

顧野王感激的看向李藎忱,李藎忱剛纔許下的,可是顧氏的未來。

這條路,自己不後悔,也走對了。

——第十二卷江山闊完——

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八百八十章 於氏之困第八百四十九章 懦夫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四四九章 通力合作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九百一十七章 名義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五六九章 聖人第一千三十一章 詛咒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二一五二章 地上和地下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一七一章 馬革裹屍,猶然不悔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一九七五章 羽林騎威武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一百零一章 遵命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七百八十九章 淳于家的抉擇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一千七十七章 交流第九百七十章 戰武寧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六六四章 歧途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一九九四章 海軍,靠得住麼?第一八四三章 別無選擇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一百四十七章 逼問第四十九章 亂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一一六九章 定北之策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四百五十七章 陌上雪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二零二章 破敵先鋒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一三三八章 未敗已敗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二百七十章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第一四一一章 等妾見到阿爹的時候第一七零零章 單騎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一千二十五章 戰爭的演變第二零三九章 宿命中的敵人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一五九六章 把天下收入囊中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一六七一章 援軍就在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七十五章 隔閡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七百三十二章 罪該萬死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五六四章 內府也不富第一二二七章 樹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