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八章 是談判不是求和

“命數啊,命數。”李藎忱看着從西北送來的戰報,哈哈大笑。

“陛下,什麼命數啊?”蕭湘有些不解的湊過來,給李藎忱沏茶。

西北大捷的戰報第一時間送到襄陽,李藎忱也算鬆了一口氣,起駕回到江陵,畢竟他這一次北上完全是爲了以防萬一,以求能夠在西北潰敗之後抓緊去漢中穩住戰局,而現在戰局的走向出乎意料的順利,李藎忱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留在襄陽。

畢竟李藎忱這一次北上是臨時起意,也是應對西北危局,可以稱得上輕車簡從,老婆丟下了不說,身下的臣子更是隻帶了楊素和黃琦兩個人,再加上侍衛親軍和羽林騎的保護罷了。

至於楊堅的使者,李藎忱也不介意讓他眼巴巴的再追到江陵來。

而剛到江陵沒有多久,西北的詳細戰報和功勞簿等等也跟着來了。

“突厥人敗於我大漢之手中,和當初匈奴如出一轍,真是命數。”李藎忱急忙尷尬的掩飾一句。

實際上他的是在感慨歷史上的突厥頡利可汗之所以敗於唐軍之手,就是因爲被李靖以三千精兵冒着風雪突襲惡陽嶺,徹底打亂了突厥人的進兵,讓突厥首尾不能相顧,最終慘敗而歸。

這一次的大戰和李靖李藥師彷彿神來之筆的惡陽嶺之戰何其相似,從北方驟然殺出來的漢軍也讓突厥人徹底亂了方寸,只不過這一次是從南北夾攻而不是攔腰截斷罷了。

當然這些李藎忱是沒有辦法解釋的,算起來現在李靖李藥師應該也不過只有十一二歲罷了,實際上就連大唐的開創者李淵也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還在金陵的書院之中上學。

蕭湘將信將疑的看了李藎忱一眼,除了都是打敗了北方的遊牧民族之外,她並沒有覺得這之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不過大概也只是自己夫君在想着能夠往臉上貼金罷了,非得弄得神神秘秘的。

“陛下,楊參軍在外求見。”張麗華快步走進來,她現在一身士子衣衫,青巾束縛起那一頭曾經讓她寵冠後宮的秀髮,一股幹練之氣“溢於言表”,讓她看上去英氣十足。

蕭湘不滿的瞥了張麗華一眼,雖然知道楊素什麼時候前來求見實際上和張麗華也沒有多少關係,但是總覺得這個狐狸精是故意來打斷這難得的她和夫君能夠有機會可以在一起,結果這個狐狸精還這麼不知好歹的跳出來,而且還專門換上這麼一身衣服,分明就是想要標新立異吸引夫君的注意。

夫君這一次北上襄陽時間雖然不長,但是還是帶着這個狐狸精一起走的,誰知道他們兩個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胡搞,

蕭湘還在胡思亂想,李藎忱已經放下戰報,在她的額頭上吻了一下:“應該是和北面談判的事情,某去去就回。”

蕭湘看着李藎忱離去的背影,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額頭,那裡溼漉漉的還有吻過的痕跡,而女孩露出滿足的笑容,不過很快她就反應過來,狠狠跺了跺腳。

真是不爭氣,今天說什麼也不能放過他!

——————————-

柳裘瞪着眼睛看着坐在對面的楊約,而楊約的心情似乎非常不錯,整好以暇的喝着茶。

柳裘是北周的內史大夫,所謂內史,就是負責給皇帝整理、起草、撰寫詔書的人,相當於南陳的黃門侍郎,也相當於現在大漢的中書省和門下省。而內史之中又有上大夫和中大夫高低搭配的官職,柳裘的內史大夫又稱內史上大夫,同爲此官職的還有鄭譯。

而擔任內史中大夫的皇甫績和擔任御正中大夫的劉昉也是站在楊堅這邊的人,因此世人稱之爲“四大夫”,這四個人已經完全壟斷了皇帝旨意的下達和傳遞,既是皇帝身邊的近臣,也是楊堅控制宇文贇的主要手段之一。

當初正是因爲這四個人不斷地抹去楊堅做的那些圖謀不軌的事情,同時極力向宇文贇勸說除去宇文憲,所以才讓宇文贇做出全力支持楊堅而反對宇文憲的決定。

現在宇文贇雖然已經反應過來,但是楊堅權傾朝野,他已經沒有辦法再從楊堅的手中奪走權力了。

這一次楊堅派遣柳裘作爲使者,顯然已經很有誠意了。

但是柳裘現在很氣憤,因爲對面的這個年輕人讓他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是來談判的,而是來求和的。

楊約楊惠伯正是楊素的弟弟,兄弟兩人入大漢之後,一個進了太尉府,一個進了通事館,這一次顧野王派遣楊約前來和北周和談,一來是看中他的出身,二來也是能夠和楊素相互配合。

而楊素給楊約的任務也非常簡單,先借助西北大戰勝利的籌碼來漫天要價。

因此楊約也不跟柳裘客氣,直截了當的表明楊堅想要和大漢避免戰爭,就必須要表現出來最大的誠意,這首先呢肯定就是先割讓整個南陽郡。

不需要楊約再說第二個條件,柳裘就已經拍案而起。

南陽郡,這可是荊州數一數二的大郡,也是楊堅在武關和洛陽以南還能掌控的唯一一個城池,同時南陽向北連接洛陽和關中,向南更是直通荊州,是南北往來的咽喉要道,也是東漢的帝鄉。

哪怕是現在李藎忱和宇文憲已經完成了對南陽郡周圍的佈防,甚至傳聞李藎忱還想要通過交易的方式從宇文憲的手中換來南陽郡東南和東側的幾座城池,但是畢竟楊堅不敢也不可能直接把這麼一座大城作爲交易的籌碼。

就算是割地求和,也不可能那出來這樣的重鎮吧?!

“南陽肯定不會給我們的。”李藎忱站在屏風後面,壓低聲音說道。

楊素前來求見他之後,就直接請李藎忱移步談判的這裡。顯然西北戰局的變化讓之前開出的談判條件都全部被推翻,相比於之前在西北方面甚至還需要楊堅的支持和配合,現在大漢更需要考慮的恐怕是有沒有必要直接叩蕭關直入關中。

“臣等也不指望能夠拿到南陽,現在我大軍已經可以從南鄉北上直撲武關,切斷武關和南陽之間的聯繫。”楊素低聲說道,“所以就算是楊堅不給我們南陽,只要我們能夠和宇文憲達成一致,那麼南陽也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第一七六一章 伊水畔,王謙的掙扎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七四六章 那朕給你打下手如何?第九十四章 過吳府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百七十五章 雨夜第十八章 佈置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一七四二章 不同的百姓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五百三十六章 鐵騎卷塵來第一六二六章 朕要解釋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一八九五章 紈絝對紈絝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三百八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一六六三章 綦連雄到哪裡去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五百七十六章 透重陣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四七一章 朕不急,岳父急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七百五十三章 棋逢對手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七百五十七章 山南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五五三章 陛下很疲憊第一三二七章 曾經的夢魘第一八八九章 風冷,心熱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六百一十八章 楊素獻策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四百零四章 喜事第一千八十四章 打突厥?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二二一二章 渡口慘案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一八八三章 我就知道姊夫你最好了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二二八六章 漢羌一家親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六百章 畫中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一六四五章 合圍,司馬消難何處去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二百六十二章 恐慌,害怕?第九百四十七章 大用處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六百零八章 小心爲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第七百六十三章 硬碰硬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二六九章 螳臂當車第六百七十七章 石頭山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七一零章 不當三姓家奴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阻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