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

“他們的一隊騎兵已經出沙州向我們的北側移動。”安修一邊指着輿圖一邊說道,“我們的騎兵也已經配合着出動,越過長城進入北面的草原,不過現在奇怪的是,突厥人反倒是沒有了影子。”

西北民風彪悍,會騎馬的百姓也不在少數。畢竟雖然他們多數都是漢人,但是已經是半農半牧,所以武威安氏自家就有一支兩三百人的輕騎,而長孫晟來武威也帶了三百騎兵,湊在一起五百人就是現在武威守軍所有可用的騎兵數量。

這個數量對比於動輒數萬的突厥騎兵自然是九牛一毛,不過事實的確擺在這裡,而長孫晟和安修也沒有想出草原和突厥人決戰,至少他們還有長城和武威城可以堅守,論攻城和守城,突厥人還真不是漢人的對手。

更何況真正的馬上作戰,還有吐谷渾人,他們的騎兵數量少說也有近萬,可不是擺設。

“加緊探查吧。周人大軍已經北上了,這一次楊堅和宇文憲還是很默契的,隔着大河各取所需、互不干涉,”長孫晟沉聲說道,“突厥人肯定不會想和周人硬碰硬,鮮卑騎兵可不是說着玩的,當時六鎮兵馬除了守城之外還能把整個草原上各族壓着打,突厥人和鮮卑騎兵正面交鋒的可能不大,這些天必然會開始向西,斥候只會越來越多。”

“可······”安修皺了皺眉。

長孫晟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暴風雨前的平靜纔是最可怕的。”

安修倒吸一口涼氣:“巡撫你擔心突厥人有可能直接發動很大規模的進攻?”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草原上的騎兵和草原上的民族就像是山裡飄忽不定的雲雨,什麼時候來,怎麼來本來就是很難說的事情,我們只能被動防守、時刻警惕。”長孫晟凝神說道,“好在長城的城防已經加固,不過武威城這邊得抓緊了,一旦長城被突破,我們就只能依託武威防守,背後就是祁連山,向東到金城還有很遠一段距離,我們無路可退啊。”

頓了一下,長孫晟似乎覺得氣氛有些凝固,話鋒一轉,緩和一下:“某可不想跑到祁連山裡吃冰臥雪。”

安修和其餘幾名將領、官員都笑了笑,只不過這笑聲多少有些無奈。而長孫晟沉聲說道:“援軍現在已經抵達天水,十日之內必定會到達武威,人數應該在萬人上下,並且攜帶有牀子弩和霹靂車。另外還會有五千到八千援兵陸續抵達,如何安置你們一定要落實好,列出來章程本官方好和徵西將軍商量。”

“諾!”安修等人不敢怠慢。

“另外諸位可能有所不知,”長孫晟緊接着說道,“陛下已經從建康府到了江陵,一來是防範周人的南下,二來也是爲了距離西北更近。某希望諸位並肩努力,某可不想看着陛下再一次御駕親征來西北,到時候你我臉上都無光!”

“諾!”這一次的回答更響亮了,也是因爲這個消息鼓舞了他們。

對於這些西北的將領和官員們來說,朝廷所在的江南,此時應該還是殘紅落盡、煙雨茫茫,這實在是太遙遠了,以至於朝廷在西北的存在感實在是不高。

現在李藎忱已經爲西北之戰而動身,這種天下因西北而動的感覺,讓他們很是感動。

自身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顯然已經緊緊捆綁在一起。

不是一個人和在戰鬥。

對於武威城中的人來說,戰鬥還是未知的,還處於戰前準備的階段,但是對於帶着一隊騎兵向西北越過臨洮進入草原的侯秘來說,戰鬥即將打響。

臨洮是秦長城的終點,而漢長城則從臨洮繼續向西北延伸,穿越風沙大漠,過武威一直到玉門關和陽關。不過不管怎麼說,臨洮也依舊是長城防線上的一個重要隘口,過了臨洮之後沿着洮水再北上就是金城郡,這是大漢現在能夠連接武威的唯一一個城池,西側的樂都郡實際上在吐谷渾的掌控之中,而且現在大漢也沒有精力向西挺進直上高原。

原本侯秘的任務是確保金城郡到武威郡的道路暢通,這一線北靠大河、依託長城,實際上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是畢竟金城郡向東北方向的靈武郡等地都已經不在大漢掌握之中,侯秘也害怕到時候突厥人會直接沿着大河從五原郡(今定邊)、靈武郡(今靈武南)直接向西南進攻金城,然後包抄河西。

不同的將領面對變幻多端的戰局自然都有不同的判斷,位於武威郡的長孫晟認爲突厥人有可能沿着大漠進攻長城,而位於金城郡的侯秘則認爲突厥人更有可能取金城再包圍河西。

他這樣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金城是連接武威的唯一通道,一旦金城這裡被堵上了,那武威就是甕中之鱉,到時候突厥人沿着沙漠兩端直插河西,無論是大漢還是吐谷渾恐怕都無能爲力。突厥人依靠騎兵來往奔馳,任何一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所以侯秘並不打算老老實實的待在金城郡,這裡的消息實在是太閉塞了。

他果斷決定自己帶領五百騎兵,實際上也是金城郡這裡幾乎所有的騎兵沿着大河向東北方向搜索,一直到靈武郡。靈武郡在北周的行政區劃上是靈州的州治所在,所管轄區域實際上也大體相當於後世的寧夏。可以說也就只有在西北這等人煙稀少的地方,一個州才能夠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州。

不過隨着北周內亂,北方各州府和軍鎮都已經荒蕪,再加上突厥一年年的劫掠和侵蝕,實際上這靈武郡也已經名存實亡,北周在這裡設置的基層行政制度早就分崩離析。

從金城郡這一路走來,侯秘愣是連一個稱得上是“官”的人都沒有見到,原本還以爲到了靈武郡好歹能夠找到幾個主事的,結果發現靈武郡的城門早就已經被風沙侵蝕的不成樣子,城中也就只剩下了二三十個老少,甚至城中半數屋舍都已經被夷平,變成了這城中人耕作的地方。

當地人看到這一隊突兀出現的漢人騎兵也的確非常驚訝,激動的拿出水和食物前來犒勞。

第二百五十六章 起狂瀾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二一九章 怎麼入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第一六九三章 精神標杆第二一一三章 最後的忠臣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七百三十四章 悶熱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一九九章 不變的戰法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八百八十五章 不會拒絕的辦法第六百三十章 異動第二零七一章 御駕渡白溝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六百四十八章 同意又何妨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五百四十五章 蟬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二百零九章 “狼狽”(第四更)第二一八九章 軍事學院存在的意義第一章 千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完本感言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三百二十八章 信與不信第一一九五章 是神舉不是神仙第一八三一章 坐看風起雲涌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打算第一三四三章 沒完沒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心第一一三四章 兩腳羊的擔憂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一七三三章 匹馬還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二三一章 動脈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六百六十三章 夏有涼意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三百一十九章 子云槍第一七一三章 又是桃林塞(章節上傳錯誤,補償加更一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二三零八章 大漢的江南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一五六八章 藥房第八十八章 四方樓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二百八十九章 憂慮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五二八章 戰盧容,大象來襲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陰沉沉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