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五章 紙上得來終成真

之後自然便是兩重號將軍,這幾乎沒有懸念。作爲李藎忱左臂右膀的裴子烈領車騎將軍,蕭世廉領驃騎將軍,而因爲大司馬大將軍和衛將軍的職務實際上已經化入太尉府、羽林騎等等,所以也就不再設。

實際上這兩個職務也有很久沒有出現在南朝的官職序列之中了,被取消也在情理之中。而作爲重號將軍,也是大漢未來征戰的主帥,等蕭世廉回來之後,李藎忱會統一拜將。

兩重號將軍之下,徵東將軍陳智深,徵南將軍李詢,徵西將軍曹忠,徵北將軍吳惠覺,另設橫海將軍王昌,統籌水師。

五徵將軍之下,是鎮東將軍魯廣達,鎮西將軍李迅,鎮北將軍陸子才和鎮南將軍蔣元遜,另設鎮海將軍戚昕,協領水師。

五鎮將軍之下,是安東將軍韓擒虎,安西將軍鄭凱源,安北將軍淳于岑,安南將軍黃玩,另設伏波將軍邱志,協領水師。

五安將軍以下不表。

而隨着將領安排下去,自然就是即將進行的軍事改革,大漢的所有軍隊都要隨之整編,形成將軍、主簿和行軍司馬相互制衡又共同決斷的格局。

隨着袁大舍的話音落定,朝堂上的百官都鬆了一口氣。

而接下來就是行政區劃和地方官員的安排,袁大舍似乎並沒有口乾舌燥的感覺,緊接着又抽出來一份聖旨。

在蜀漢時期,李藎忱就已經重新開始行政區劃的安排佈置,而等收復江南之後,這一切自然就變得更加順利。整個行政區劃分爲州-府-縣以及再下面的村四個等級,但是實際上朝廷的官員只委派到縣,取消已經沒有意義的喬遷制度,取消那些沒有實土或者實土很少的喬遷州府,合併土地過少的州府。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最後一點,已經支離破碎的州府劃分無疑讓行政管理非常困難,比如將東楚州、合州等四個州合起來組成新的巴州,面積方纔堪堪比得上後世的重慶。

根據新設立的行政制度,西部從北到南爲雍州、蜀州、巴州,南中州,中部爲荊州、湘州、桂州,東部爲淮州、揚州、贛州、嶺南州。

其中邊境各州在刺史之上設立巡撫,負責統籌現在的戰事,西北巡撫爲徐德言,嶺南巡撫爲陳慧紀,兩淮巡撫爲呂忠肅,在朝廷沒有下達出兵命令之前,巡撫的主要任務實際上就是負責統籌民生、調理戰事,避免民事和軍事出現矛盾,雖然類似於前朝的都督制度,但是卻沒有都督那麼大的實權,但也可以理解爲州刺史的上級了。

按照李藎忱的規劃,巡撫爲戰時體制,戰後取消。

這便是完整的新的朝廷制度,需要提到的是在禮部之下設太學,太學負責包括正在組建的金陵學院、成都學院和嶽麓學院等等在內的規劃安排,但是學院內部事務無權插手,這些學院全部直屬於皇帝,是不折不扣的天子門生。

在門下省下設通事館和邸報館,顧名思義,通事館負責外交,邸報館負責邸報,通事卿由姚思廉接任,這個年輕人已經在之前用表現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而邸報館由江總主持,對此朝野之中還是頗有非議的。

但是李藎忱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大家對於這個邸報也不怎麼看重,便不了了之,畢竟在大多數人的理解之中,邸報只是朝廷用來向地方州府傳遞消息的,撐死天就是一個消息快慢和準確度的問題,算不得什麼大事。

而在李藎忱的規劃之中,邸報實際上不但只有傳遞消息的功能,還得在上面增加一些對朝廷有利的社論,換句話說就是作爲朝廷的喉舌,及時的詮釋解讀朝廷的新政策、爲一些錯誤打圓場等等。

這個甚至有些顛倒是非的任務,交給江總來做似乎還是很合適的,畢竟江總那一手妙筆生花的文章,可不就應該用來做這種事情麼。想到這裡李藎忱也不禁爲陳叔寶暗暗嘆息,雖然也算不上一手好牌,但是也不是不能打,至少抓一下輿論還是可以的,結果到頭來這位皇帝陛下能想到的就只有在胭脂井中瑟瑟發抖。

恐怕這也是老天想要斷了陳氏的傳承。

袁大舍的話音已經緩緩落下,這樣一來朝廷全新的政治制度和官職都已經確定下去,當然了將這規劃變爲現實還需要一定的努力,甚至現在很多朝廷官員,比如沈君高、傅縡和楊素等人還沒有到來,所以還得等。

不過好在對於李藎忱這個年輕的君王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秋收之後,來年耕作也準備了。”李藎忱沉聲說道,“另外巴蜀的錢莊要逐步向荊州還有江南開展,這是你們三省接下來主要商討的問題,還有不要忘了淮南那邊的流民,儘量南遷安置。”

之前的北周內亂讓不少百姓越過淮水南遷——實際上這中間也有淮南軍隊甚至是白袍暗中佈置的原因,而這些百姓直接丟在淮南顯然不合適,畢竟至少從現在來看淮南還是戰區,所以還是拉到江南來補充人口比較好。

說到人口,應該就是李藎忱最頭疼的地方了,難怪南陳軍隊一向提倡以少勝多,因爲相比北方,這人口的差距還是有些大:“另外最後一批巴人還有南中部落的下山必須要安排好,務必趕上明年春耕。”

大臣們紛紛允諾,而李藎忱的目光又轉向裴子烈,現在蕭摩訶還在路上,裴子烈自然就是軍方的代言人:“嶺南能不能打,需要打到什麼程度,你們儘快給出方略。”

“臣遵旨!”

實際上這些事都是之前透過氣的,不過李藎忱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這是這個王朝第一次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開運轉。

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在紙上看着合情合理的制度,誰知道真正運行起來會有什麼問題。不過換句話說,紙上得來終成真,李藎忱很久之前就已經對南陳冗雜的官制有所不滿,現在總算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歷史的進程將一切推翻重來了。

這些規劃不再是紙上的空言。

不管怎麼說,自己帶着這個王朝走到了這一步,已然沒有退路。

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二五六章 風雨長安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二百七十三章 藏嬌第一六零四章 彎路不可怕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五百七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百一十三章 什麼樣的君王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一三九三章 楊麗華的夢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六七九章 得虧咱們快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五百八十三章 崔弘度的掙扎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三六二章 又近了一步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一八零四章 應戰才能避戰第一二四九章 倒春寒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五零四章 信任和不信任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二一八四章 合圍和解圍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三六五章 喋血宮門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一三九六章 老驥伏櫪第一三九四章 打上門來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二一二三章 裴子烈持節第一七八九章 順理成章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七百一十五章 紅裳第一三五五章 戰鬥的節奏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八百九十二章 慘叫聲第一一二零章 爲君舞第七百二十四章 走水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一千四十二章 談判?第一二四七章 父業子承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千五十二章 萬民之請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三八九章 岳父大人還沒死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三三六章 血滿藍川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九十五章 多險惡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七百九十七章 淳于家的底蘊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零四四章 且用且珍惜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九百九十三章 巷戰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七百二十五章 請願第一九四七章 樂昌就是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