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王秀的考慮

且不說南海交兵,開封城內故大內宣德門外,從御街到朱雀門那是人山人海(權傾大宋943章)。

王秀和蔡易、沈默、王淵等文武大臣,站在這座歷經滄桑的宮城門外,個個身穿正式官服。在大臣的人羣中,竟然還有張邦昌,這廝是新任的東京留守,地位等同於宰相。

宣德門通往朱雀門、南薰門的青石大道旁,擠滿了看熱鬧的市民,全副武裝的禁軍吏士五步一人,十步一哨,開封府公人來回遊弋,他們並沒有任何喜悅,而是蕭殺的沉寂。

“怎麼還沒有到,磨磨唧唧的,真是不懂禮儀的豬羊。”蔡易有點不耐煩了,開始罵罵咧咧的。

“耐心點,他們要到朱雀門了。”王秀瞥了眼蔡易道。

蔡易尷尬地笑了笑,低聲道:“那還是晚了。”

沈默以袖遮嘴,輕聲道:“等不及了,你就先回去。”

蔡易翻個白眼,沒好氣地道:“你以爲都是那幫豬羊。”

一旁的張邦昌頗爲矜持,不悅地瞥了眼蔡易,不經意地搖了搖頭,這小子太孟浪了,竟然也能做尚書。他心中妄自菲薄,全然忘了自己不受待見,聲譽是一塌糊塗。

“好了,鄭重。”王秀臉色端正,輕輕地道。

原來,是兀朮派兵護送太上梓宮,已經到了開封城外,這次的護送大使都是王秀的老熟人,張通古自然不必說,高升也是讓他沒想到的人物。

其實,壓力最大的就是王秀,他當時就召集在開封的大臣會商,作爲最有發言權的張邦昌,卻左顧而言他。

也是,一邊是太上的梓宮,一邊是大軍壓境,放不放過來,怎麼辦都會惹毛了士民。你敢拒絕,那就承受朝廷的怒火,連太上梓宮也要阻攔,分明是大逆不道;要是放金軍過河,那是千夫所指,不被人罵死纔怪。

最終,還是王秀力排衆議,放開浮橋讓五千金軍過河,劉錡的所屬部隊枕戈待旦,雲騎軍也在城東、城西,準備應對可能的變局。

就在今天,王秀是心事重重,大家心情同樣地沉重,除了沈默和蔡易磨嘰兩句,沒人願意多說話。

“快來了,讓他們過來,由張大人和易之主持交接,我和諸位大人前去都堂等候。”王秀說完話轉身就走。

這可把衆人晾了一下,事先沒有商量,誰也不知道王秀爲何突然離開,剛纔還是好好地。按照禮法要求,王秀作爲宰相理應恭太上梓宮,這個時候離開有點說不過去,甚至是狂桲,但他的確冷着臉離開了,讓人不知如何是好。

京畿道監察御史眼珠子提溜轉,考慮着是不是彈劾王秀,作爲宰相竟敢輕蔑太上梓宮。

其他人可就不這樣想了,王秀向來做事謹慎,怎麼忽然孟浪,完全沒有半點理由。

蔡易瞥了眼張邦昌,淡淡地道:“文實也有道理,虜人姍姍來遲,大宋宰相豈能受辱,這是的體面,斷不能有任何牽強。張大人也曾歸爲宰相,現任特進留守大臣,迎接梓宮也是本分。”

沈默和王淵沒有任何磨嘰,轉身跟着王秀離開,張邦昌不免苦笑,面對王秀的強勢,還有沈默的說辭,無可奈何地道:“老夫就勉爲其難了。”

“正要老宿擔當。”蔡易輕輕地笑了,似乎早就遇料到,神態是那個輕鬆。

卻在去都堂的路上,沈默臉色憂慮地趕上王秀,低聲道:“文實,似乎有點不妥,那可是太上啊!”

“無妨,我就看看哪個膽大。”王秀理解沈默的好意,但他自有自己的主張,太遷就別人毫無個性,何況他還有另一層的打算。

不說王秀的矜持,單單下面張邦昌和蔡易,需要應付那套程序就很繁瑣。

太上的梓宮可不是鬧着玩的,無論是禮儀還是交接,都有一定的規矩,整個開封城是舉哀迎駕,連遠在數千裡的行在江寧府,趙諶率文武羣臣望開封方向遙祭,朱璉和韓氏率內命婦在宮中祭奠,不是一般地隆重。

至於真心還是假意,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張通古是笑容可掬,高升又是冷臉交加,當人們知道高升和王秀的關係,那個鄙夷是非常的,但他毫不在乎,因爲他代表着大金。

“文實,大典完畢,是否讓虜人立即回去。”沈默憂慮地問王秀。

王秀沉吟片刻,說道:“他們是擔負有使命來的,先看看再說,不就是五千馬軍嘛!惹了老子留下他們的戰馬,至於人,都扔到大河喂.餵魚。”

沈默笑了,王秀是在玩笑,卻又不乏狠厲,真的有事的話,他絕對相信王秀下刀子。至於那第一個喂,他心知肚明卻自動過濾。

王秀卻在考慮,兀朮下步棋怎樣落子,這可是非常重要的,干係到西北戰事能否順利進行,他明白女真人會趁火打劫,卻不排除他們給大宋致命一擊。

有人認爲他矜持,也會有人認爲他狂妄,他卻一直沒有出面,任由沈默和宇文逸粉墨登場,他們和張通古展開了脣槍舌劍,無外乎某些利益地權衡,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事。

女真人的要求很簡單,大宋教訓党項人可以,卻不能滅亡夏,必要時他們可以犧牲党項人的利益,滿足大宋的條件。

當然,無論是兀朮還是張通古,乃至整個女真高層,都不相信大宋行朝有能力滅亡夏,不外乎從西北撈取好處,迫使党項人開放戰馬。

對於大宋能得到戰馬,組建起強悍的馬軍,經過女真人的分析,就算大宋能獲取勝利,只要夏不亡國,大宋能夠得到的馬匹,也不可能組建可以和女真對抗的馬軍。

購買和飼養完全兩個概念,只有大規模飼養馬匹,不斷積累的強大馬軍,沒有購買形成的強大馬軍。

金軍強悍的馬軍,雖說也通過和党項人交易,還有掠奪草原戰馬,北方本身也產馬。

但是,宋軍數十萬大軍征討,張啓元又提供大宋滅夏意圖,爲了以防萬一,還是要張通古轉達女真高層意思。

第1372章 景波的蔑視第1184章 李長昇和張過的心情第163章 朱璉的決然第139章 秉燭夜談2第749章 張啓元的陰謀第896章 絕地之戰2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534章 王門諸子的夜話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828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386章 轉折時刻6第690章 形勢的變化第846章 叛逆張啓元第628章 京東戰事起2第317章 東京保衛戰6第81章 要成爲女漢子第1599章 決戰之斬殺叛逆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56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9第29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2第985章 瀚海輜重轉運線第1006章 李仁忠的悲劇第667章 無可奈何了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396章 賭贏了第1046章 最後階段第360章 東京保衛戰49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955章 王秀和高升第1435章 十二孃第1203章 王門子弟的面子第679章 秦敏2第873章 朱璉的煩心第1366章 強攻第718章 鍾離睿和費蘇的話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1297章 血色驕陽之烏烈吃虧第647章 王秀論兵1第541章 衆人沉默的原因之一第725章 謀劃河東的好事第917章 各人的算計第1067章 最後決戰4第1479章 襲來賓第961章 張啓元的放下和兀朮的算計第1680章 入京第927章 王卿薴的到來第1454章 太吃癟了第220章 大捷第107章 白礬樓第1566章 生軍抵達第1087章 分化離間第721章 對南海的整體構想第670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3第52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2第60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6第95章 商水縣的博弈6第1297章 血色驕陽之烏烈吃虧第1163章 中秋之變12第959章 形勢變化和抉擇第57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8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162章 羣英會第782章 圖窮第58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9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330章 東京保衛戰19第61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3第1346章 大國的邦交利益第1465章 襲擊轉運通道第814章 青君的規勸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1423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8第646章 血戰第460章 南遷13第432章 兩個男人的對話第1532章 王秀要去前線了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59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4第61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0第1053章 俊傑的對話第691章 女兒的終身大事第57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1第307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4第762章 轄裡的棋子第648章 王秀論兵2第1423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8第1224章 人心無止境第890章 王秀的憂慮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1573章 怎樣打最後一戰第312章 東京保衛戰1第52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0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464章 朱璉的滿意第147章 第一次交鋒第888章 矛盾第52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7第464章 朱璉的滿意第1338章 留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