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李乾順要完了

在秦風路、涇原路一線,吳玠節制的第七行營、劉延亮的第八行營是絕對主力,負責正面的突擊任務,殿前司的天武軍暫時跟進。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他們面臨瀚海上的幾處重要關隘,還有嚴峻的地形條件,一旦取得突破,步軍主力不得不沿着靈州川北上,轉運道路也必須固定靈州川,艱辛無比。

最西邊的熙河路,邵興的第九行營轄雲捷、藩落軍,還有熙河路校閱廂軍,簽發番漢鄉軍,直接進攻卓羅城。這支部隊比較偏遠,執行進攻目標也是涼州,戰區是相對獨立的,馬軍相對較多,番軍數量超過漢軍。

三路大軍的戰略很明顯,東線兩個行營飛騎、萬捷、控鶴、龍騎、雲捷五軍,中路勝捷、雲翼、廣銳三軍,西路的藩落軍、雲捷軍,分配的重點分明,一副殺氣騰騰模樣。

解潛節制李彥仙、徐徽言兩個行營發動進攻,五個軍的宋軍氣勢洶洶向夏州方向展開。

旋即宋軍在各條戰線,都進入了進攻陣地,先頭部隊開始拔除夏軍據點,西北戰事纔算正式全面打響。

戰爭可不是蜂擁而上,第一批出動的都是某些特殊部隊,拔點的拔點,探查的探查,爲突擊部隊創造進攻條件。

此時的夏國,完全沒有殲滅宋軍近萬人的喜慶,反倒是透着詭異的氣氛,氣氛相當的壓抑。

興慶府做爲夏國都城,已有百年曆史,外城四周約一十八里,東、西倍於南、北,爲人字形佈局,長方形的城池。

在李元昊統治後期,窮兇極奢地擴建城池享受,卻受到南北兩方湖羣的限制,只能橫向發展,遷就地勢而呈朝向爲南偏西的城池方位。

外城周圍開挖護城河闊十丈有餘,引大河水溝通城內外渠溝水系,從不同方向引渠水入城,作灌汲水源和充盈宮苑水面之用,防禦上也算是堅固。

整個興慶府建築借鑑於前唐都城長安,大宋東京開封的規劃佈局。特別在城門和街坊名稱上,都有直接借用,拿興慶的最高地方衙門來說,那也叫開封府。

興慶城外城僅有四門,門上有城樓建築,城內街坊呈方格形系統,居民密集分佈於數十個街坊之內,作爲皇家統治與生活中心,城中有大規模的宮城建築,官廳衙署,還有手工業作坊和龐大的兵營、倉儲。

城西北建有避暑宮,西部賀蘭山東麓營建離宮、佛祖院、五臺山寺、皇帝陵園,城東十五里建有高臺寺及諸浮圖。

高臺寺逐步發展成城池,駐紮衛戍軍,成爲興慶一處護衛關防,軍事意義尤爲重要。

橫山三源地戰事正酣,夏軍十萬人久攻不下,李乾順心急如焚,身子日益衰弱,採納大金使臣張啓元的策略,殲滅了大宋四十六旅鎮。

當然,骨力黑和任敬得,不敢把五十二旅鎮破圍說出來,那樣實在太丟臉了,更加讓人不堪。

當這個消息傳來,連日陷入焦慮的李乾順,樂極生悲,一下子昏了過去,重重栽倒在地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風雲際會時,興慶城戒壇寺高僧雲集,國相斡道衝,重臣公濟、王樞等王公大臣多集於寺內,由皇太子李仁孝與晉王察哥、舒王李仁禮三人爲首,爲皇帝李乾順做法事以消除病患,祈福延壽。

外面的衛戍軍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內外嚴加警戒,防止有人打擾法事的進行,違者立即捕拿。

城內坊間已經開始傳開,皇帝李乾順病勢不輕,御醫已經束手無策,甚至連最受寵愛的任氏,也前往戒壇寺祈福一日,當宋軍三路即將揭開序幕,無疑加重了士民的惶恐。

有傳言大宋已經準備得當,數十萬大軍枕戈待旦,也就是幾天功夫就要開戰,更有離譜的傳言,宋軍組織強大的馬軍,準備偷襲賀蘭山,直接抵達興慶城下。

太子李仁孝獨自坐在禪寺的佛塔下靜思,他對邊事勢若觀火,更明白李乾順本已病入膏肓,一悲一喜,一上一下,最終導致病來如山倒。

雖然,御醫語焉不詳,遮遮掩掩的,卻非常明白地表示,他們已經回天乏術了,現在不是計較李乾順生死,而是怎樣抵禦大宋的討伐,聲勢太浩大了,還佔據大夏先侵犯的絕好理由。

雖然,他貴爲太子,看是風光不已,實際卻危機四伏、步步驚心,因爲他的生母是漢人,無形中讓他處於劣勢,無法得到党項大族的全力支持,只能竭力維持他的聲譽,爭取得到儘可能多大臣支持,以穩固他的地位。

但是,皇弟李仁忠、李仁禮的母親都是党項大族女,這就讓他們得到握有兵權的部族支持,本身也掌握重兵。

李仁忠正在橫山,監督李良輔的大軍,絕對的實權派勢力,連李良輔也不得不俯首稱臣,既然能夠監軍,又可見李乾順對這廝的寵愛。

李仁禮是党項大族仁多家的外甥,看是很閒散清靜,並沒有表現出任何野心。但是,人心是有貪慾的,皇位前有誰能不動心思就算李仁禮無心皇位,那仁多家怎能甘心他們會在合適的情況下,毫不猶豫地擁立李仁禮。

一切都是未知數,內憂外患,真是多事之秋,做爲皇太子,他非常明白時下的局勢,毫不客氣地說大夏已經到了危崖之畔,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李仁孝真是頭疼啊開沒有正式開打,他就感覺夏國危機四伏,大宋行朝卻是磨刀霍霍,權貴卻猶不自知。

從李乾順想要佔便宜開始,他就極力反對,認爲大宋絕不是大金能亡國的,夏只能周旋於兩國之間,利用南北矛盾,謀取最大的利益,絕不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但是,李乾順聽信大金使臣張啓元的話,貿然對平羌城進攻,還是抽調十萬大軍,讓各地守軍空虛不少,又要圍攻大宋的援軍,抽調七萬人設伏,可以說左廂的主力半數,造成了夏州等地的空虛。

大宋行朝卻磨刀霍霍,流出凌厲的殺機。

第640章 兀朮過河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624章 王秀要回朝了第50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4第58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8第758章 趙諶的憤怒第833章 大宋士民的憤怒第1127章 推動變革第1385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4第1637章 真的很有意思第1226章 王家兩位姐第1022章 日薄西山1第43章 王卿薴的心第60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1第847章 趙構的恨和秦檜的貪第44章 有琴莫言的心1第994章 奔襲第250章 兵權的算計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1260章 兩府戰前變更第51章 經營之道第302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1第1078章 最後決戰15第994章 奔襲第408章 真珠被刺第1074章 最後決戰11第444章 成功後的哀傷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970章 兵者詭道第226章 利國風雲6第708章 上陽宮的談話第51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7第970章 兵者詭道第1370章 老將的即將落幕第925章 各忙各的第48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第1431章 不要得罪女人第979章 夏廷的分歧第1546章 壓力第738章 南征的芻議第300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9第679章 秦敏2第1629章 決戰之請張啓元觀戰第905章 絕地之戰11第1242章 審問第1304章 血色驕陽之斬將第718章 鍾離睿和費蘇的話第1439章 權謀和自信第1459章 兀朮的對策第17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1第692章 李綱的到來第59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4第79章 疾言厲色第1042章 渡河第25章 人生第二桶金第762章 轄裡的棋子第221章 利國風雲1第1627章 決戰之活女贖罪第133章 李婆子害人第1578章 兀朮的打算第108章 好兄弟明算賬第1081章 最後決戰18第426章 變了第1411章 禍起江寧之內外打開第1434章 少年輕狂時第1639章 岳飛領受好意第19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8第1539章 亡命徒的遊戲第732章 上清雲霄觀5第449章 南遷2第468章 波瀾又起1第1234章 伏擊大抃第1681章 回家第955章 王秀和高升第1553章 大勢可期第555章 謀劃杭州11第1673章 她是我姑母第828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1345章 給狗幾根骨頭第317章 東京保衛戰6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49章 打了也白打第1654章 南北勾心鬥角第322章 東京保衛戰11第1374章 王秀的不耐煩第1119章 衣錦還鄉第19章 最白的糖第9章 文會第1318章 第十一行營第464章 朱璉的滿意第8章 事有突變第56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第1298章 血色驕陽之困守第49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1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1473章 河北攻略第432章 兩個男人的對話第78章 貢舉人第126章 賜進士及第第1252章 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