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張啓元的縱橫

這事辦的可就有點不妥了,按照他的計劃,大軍集結不攻,也就讓陝西緊張一陣子,認定是爲女真人助威,並非真正的要南下,也不會有過激的反應,他能進退自如。

等金軍南下逼宮,讓大宋行朝無力分心,他再出其不意拿下三源地,進而收復整個橫山,伺機再撈取更多好處,就算大宋君臣反應過來也晚了。

就算大宋行朝喘過氣來,想要拿出到嘴的東西,不復出十倍代價也是不可能的。

可哪裡想到,人家就沒有在意十餘萬金軍,反倒是要對付他,那還得了啊!本來是要渾水摸魚,竟成了人家的當頭炮,明顯那他來立威。

這不,眼看宋軍五大行營前伸,陝西各路處處兵馬調動,他實在坐不住了,把張啓元請進皇宮。

張啓元一臉的不在乎,他對李乾順是相當看不起,身爲一國之君,連一點擔當也沒有,錯過了大宋行朝虛弱的好機會,現在又想利用女真人謀利,當別人是傻瓜啊!

你想利用別人謀利,那也無可厚非,國與國之間就是那點破事,無非是相互利益和利用。你有本事利用我,我也能利用你,大家各取所需,結果是皆大歡喜。

但是,你利用別人也要有點氣魄,總想着一點不付出佔便宜,就算現在還不是征伐三源地最佳時機,機會卻是自己創造的,要開始以十萬大軍襲擊,恐怕現在局面會是兩樣,哪裡輪到大宋行朝從容調兵遣將。

他出使党項的秘密任務,就是挑動李乾順入侵大宋,因爲他知道王秀有西北戰略,非常想圖謀收復河西,党項人先動手,大宋必然趁機發兵,只能對女真人妥協。

現在看來自己似乎有點失誤,大宋行朝的反應如此強烈,竟然主動在擺出進攻姿態,讓他在高興地同時,又有很多憂慮,看來自己這個樞密直學士,還是沒有接觸到樞密院真正的核心。

他眨了眨眼睛,壓下心中的鄙夷,緩緩地道:“大王放心,南朝看是兇猛,實際上是擔心郎君南下,被大王襲擊。”

作爲女真人的使臣,他不需要對李乾順太恭敬,名義上夏要對金稱臣,連上表中也得稱臣乾順。

李乾順拿不準張啓元意圖,這個大爺自從來了,態度上就不溫不火,讓他拿捏不穩女真人的態度,不免有幾分急躁,道:“貴使,南朝在陝西緣邊設立五大行營,現在動員兵力數十萬,豈能沒有別的企圖?”

“貴使也曾經爲樞密直學士,對南朝頗爲了解,難道他們勞師動衆,就爲了協助沿河抵禦郎君?”

這廝也不太好糊弄,張啓元並不對李乾順說他往事氣憤,自從歸順女真人,他的心性有了某種變化,那就是不惜代價,實現自己的價值,徹底擊敗王秀,讓整個大宋朝廷在自己腳下顫抖,党項人只是他計劃中的棋子。

稍加沉吟,他決定實話實說,道:“不瞞大王,南朝王文實早就對大王有心思,這次的確是絕佳藉口。”

“哦,南朝王文實,難道他敢冒兩線作戰劣勢,對我大夏動手不成?”李乾順嘴角一抽,他不但相信王秀如此大膽,同時和兩個強敵抗衡,要真是那樣的話,他何嘗不能冒險。

大夏?張啓元撇撇嘴,尼瑪,才東起橫山,西到沙州的千乘小國,就敢稱大夏,難道忘記政和年間差點被滅國,要不是女真人南下,恐怕大宋已經完成戰略包圍。

他並沒有表達真實想法,而是淡淡地道:“王文實不能用常理推斷,此人霸佔帝姬,欺凌長公主,威逼天子,遲早有一天要效仿曹魏文帝。由此,他需要建立不世功業,大王的千里國土,正好合乎他的胃口。”

李乾順瞪大了眼睛,也只有這個理由,最符合南朝爲何冒兩線作戰危險,還要竭盡全力準備戰爭。

甚至,他敢相信王秀爲了威信和權柄,會和女真人達成私下協議,犧牲利益來對付他。

“大王,不是擡舉王文實,他的確才思敏銳,性格尤爲堅毅,南朝在他手中今非昔比。只要他下定決心的事情,恐怕連天子也無可奈何,還望大王能審時度勢。”

張啓元反其道而行,對付首鼠兩端的李乾順,他採取高壓的態勢,不給對方一點回旋餘地,人家鐵了心要滅你,你除了投靠女真拼死抵抗,還有什麼出路?

李乾順歸爲千乘之主,被張啓元幾句話玩弄鼓掌之中,心中懼怕之意大增,隱隱有傾向全力一搏的心思。

就在當天,王秀臨行前辭陛下,就在垂拱殿舉行最後一次殿對,這次是純粹的軍事上的商議,龍圖閣直學士、江北處置司使副辛炳也參加殿對。

辛炳是王秀專門挑選的使副,卸任門下給事中,轉龍圖閣直學士,擔任處置副使。

這場殿對,完全是處置司、宣撫司和西侍軍司之間權力協調,無論是各次推演還是辯論,都不曾提宣撫司和侍軍司的問題,今天卻要拿出來擺到明面上。

“西侍軍各大行營集結即將完成,輜重糧草也在準備,侍軍都指揮使司擔負前方作戰,節制各路行營令行禁止,宣撫司秉承朝廷旨意,節制各軍州供應大軍,並與協同尚書兵部掌管全軍監軍事宜.”

王秀根據戰爭的需要,做了一些小調整,淡化宣撫司和侍軍司之間的矛盾。

不能不說,戰守分權是兩大宣撫司和侍軍司的矛盾,一直以來都存在,朝廷也刻意地去迴避。現在,即將爆發大戰,有些話必須要形成兩府的公議,無論前方將帥願不願意,他也算玩了個手段,在最後關頭拿出來。

放在平時,文武爭端絕對是禁忌,連他也要刻意迴避的問題,除了兩大宣撫司和侍軍司扯皮,滿朝文武都不願意提,只有士林辯來辯去,誰還說服不了誰。

他傾向於侍軍司,但仍舊對侍軍司不放心,提倡官制改良不假,實行新軍制更不假,提高武人身份也是實實在在,卻不代表他否定文人管軍,是管軍不是治軍。

第1063章 封元掛帥第324章 東京保衛戰13第1592章 決戰之名將烏延蒲盧渾第546章 謀劃杭州2第7章 實質性談判第860章 鍾離睿的不服第55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第160章 真誠的張啓元第1682章 疆域第1114章 金軍在河南地的尷尬處境第118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2第1206章 戰爭屬於頂級利益階層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1163章 中秋之變12第431章 大中建炎元年第1009章 江雲的翻雲覆雨第1159章 中秋之變8第1286章 血色驕陽之危機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29章 波瀾不驚第1164章 太子監國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537章 復出第59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4第829章 薄章第932章 是人才就用第1606章 決戰之張啓元脫身第1419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4第102章 有琴莫言的另一面第1393章 禍起江寧之等一個人第79章 疾言厲色第339章 東京保衛戰28第1588章 決戰之大宋明光鎧第1140章 應對危機第741章 張啓元的暗查第1549章 觀津第657章 京東反攻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135章 男人的本質第873章 朱璉的煩心第1314章 朝野大事第1445章 話別第965章 賀蘭原軍事會議第58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7第1269章 血色驕陽之無能爲力第1169章 趙柔嘉的動靜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748章 李清照的質疑第538章 王秀的宏圖大志第363章 東京保衛戰52第1676章 進退兩難第22章 家庭的溫馨第982章 任得敬徹底投靠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55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第1389章 禍起江寧之前夜8第1647章 邊事未靖行在波瀾起第1641章 羞辱北方士林第668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1第1441章 王秀的態度第18章 莫名其妙的誣陷第1216章 殺第54章 好個葛初陽第1367章 勝敗五分第365章 惡人先告狀第1584章 決戰之首幕第1550章 楊再興的逆襲第629章 京東戰事起3第847章 趙構的恨和秦檜的貪第1166章 倒黴的万俟禼第1676章 進退兩難第972章 王秀的手腕和強勢決斷第119章 蔡京第1220章 大航海時代開啓第1261章 高平的瘋狂第1275章 血色驕陽之拋棄和拯救第719章 時雍的能耐第1344章 張通古南下第825章 王家內眷齊聚第1398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2第1529章 對壟斷的憂慮第276章 利國父老的再次敬意第1613章 決戰之悲催的劉正彥第542章 王家大娘子第1340章 王秀的偏袒第1590章 決戰之失誤和機遇第217章 戰4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890章 王秀的憂慮第1435章 十二孃第60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8第1317章 美談第1307章 血色驕陽之寨戰第209章 京東的風第1537章 事發突然第1016章 女真人的決斷第1456章 王秀對趙家底蘊的打擊第930章 思想的微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