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

“党項,肯定是要打的,李乾順興兵犯境,也算是意料之中,只不過比預料的早了幾年。朝廷本就苦無西進藉口,正所謂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要管兀朮的護送大軍,立即對陝西進行動員,傳令殿前司歷練第三十八旅鎮,火速增援西侍軍,並進行整訓,一定要在動員前穩住防線。”

不管金軍南下大軍,讓在場大臣很難接受,他們寧願聽到西北戰敗,也無法接受北方失利,這不是矜持而是習慣。

有些人甚至認爲,王秀有妥協的味道,也有些人感覺很不對,不由地困惑不解,要知道女真人才是現實威脅,党項人一向是跳樑小醜。

“一旦開戰,兀朮藉口提兵過河,如之奈何?”譚世績無法理解,當即表示反對,在他看來王秀是本末倒置,金軍號稱四十萬,其實也有十餘萬,足以發動大規模入侵。

秦檜也立即頷首附和,道:“朝廷正是休養生息之時,一旦西、北兩面開戰,勝負不可測,府庫也支撐不起。”不能不說,他的立場中允,也是滑頭的表現。

譚世績看了眼王秀,搖首捻鬚道:“橫山禦敵即可,要說征伐党項,必然是調傾國之力而行之,女真必然趁虛而入,此非智者所爲,王大人當三思而行。”

沈默看了眼衆人,他也覺得王秀孟浪,但十餘年來對王秀的信任,讓他還是謹慎地道:“朝廷正在征伐南海,萬里海疆兇險莫測,斷不可輕開邊釁,既然兀朮擁太上梓宮而來,那就善加體恤,讓他們退去,西北戰事也不是死局。”

“党項生羌歷來愛佔便宜,索性讓他們得些甜頭,待穩定了北方局勢,可以讓西軍逐步收復。”

秦檜見沈默也不太同意王秀,膽子肥了點,猶豫地道:“以橫山關防,陝西必能退敵,但要剿滅叛羌,恐非一二年之功,還是以北方爲重。”

兩府和六部尚書幾乎都要求持重,這是絕無僅有的狀況。畢竟,兩線作戰是兵家大忌,何況開戰西北再有事北方,等同三線作戰,王秀不能不嘆息,張啓元這廝玩的高明,**裸地陽謀,讓衆人不得不投鼠忌器。

不過,趙諶看到王秀孤立,似乎抓到一線希望,目光中有了舒坦地笑意。

王秀並不覺得有壓力,反倒是心平氣和地道:“三線作戰,愚夫所爲。”

李綱、許翰甚至蔡易、沈默都是愕然不已,王秀的話太矛盾了。征伐南海已經動用不少兵力,消弱侍衛水軍本土力量,更減弱針對燕山的海路威脅。

從修建平羌城就註定和党項開戰,只要党項人不是孬種,沒人願意看到家門口有進攻陣地。

大家對征伐南海印象不深,但對党項卻印象深刻,歷次的失敗表明,一旦開戰將是曠長日久,兩年時間收復河西的豪言壯志,似乎有點不能盡信。

女真人是牽制訛詐不假,但凡事沒有絕對,一旦大宋陷於西北作戰,女真人絕對會亮出獠牙,沒有西侍軍增援的北侍軍,要獨立面對強悍的金軍,想想就讓人發虛。

似乎,王秀決策太孟浪了!

李綱想到王秀的謀劃,雖說攻伐党項是爲了北伐,看是前景非常美妙,但女真人的插手,讓天下格局有點不妙,他猶豫了。

想到党項養兵五十餘萬,窮兵黷武不假,但人家也有實力。以大宋行朝實力來看,可以在南征時應付西北戰時,卻再無力和女真人交戰。

不過,北侍軍咬咬牙防禦,似乎還是可以的,他稍加考慮,做出了自己的決斷,道:“平羌城防禦體系完善,又有上旅守衛,党項有十萬人卻難攻佔。既然虜人是要牽制朝廷,那就將計就計,北侍軍不動,調集殿前司兩軍西進,團結西侍軍各路兵馬,完全可堪一戰。”

王秀很欣慰也很愕然,李綱竟然支持他,頷首道:“陛下放心,虜人已經不堪一戰,他們不過是見風使舵。叛臣張啓元還在党項,他們顯然是在等待機會,朝廷大軍氣勢如虎,他們必然落井下石,只要派遣一精幹大臣,必能迎還梓宮。”

“何人能出使?”趙諶喘息沉重,儘管以王秀有怨念,他卻不願放棄機會。

王秀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道:“陛下,上國伐交,卻必先以軍事爲先,應該宣召都參軍。”

趙諶很不滿,覺得被王秀駁了面子,臉色很不好看。

西北,就算張啓元明話明說,女真人真的會趁火打劫,但他的坦誠贏得了李乾順好感,還非常的順理成章。

只要是正常的掌權者都明白,邦交不過如此,相互利用而已,沒有別的新鮮事,你有價值那就援助,你沒有價值,人家也不會介意分了你,就那麼簡單明瞭。

張啓元的坦誠,贏得了信任,不是每個使臣都能坦然應對的。

夏存在的價值,就如同李德明時代所確定,在南北夾縫中生存。哪怕是李元昊堅持稱西朝,也改變不了真正的形勢,在南北均勢間求一線生機。夏之所以沒有被宋滅亡,還能頻頻地大規模反制,究其緣由就是北方強大的軍事壓迫,讓大宋無法集中力量。

大宋對夏取得戰略優勢,究其緣由是北方政權的衰敗,給了大宋千載不遇的機會,能有條不紊地進行軍事部署。很可惜,這種優勢被女真人的崛起打破,給了党項人喘息的機會,讓他們再次活過來。

李乾順是非常果斷的,在判斷女真人的意圖後,立即以大宋降臣,原知西安州任得敬爲前導,李良輔爲主帥,集結十萬大軍向平羌城外圍開進。

當然,任得敬只是嚮導,並沒有真正抵達第一線,十萬夏軍卻是真的。按照夏軍的軍制,十萬大軍中有五六萬正兵,用在區區平羌城,可以說聲勢頗爲宏大,也就是樑太后發兵五十萬可比,似乎用屍體就能把城池填平。

張啓元卻給李乾順免費支了一招,讓李乾順大爲欣喜,待他如上賓,卻不知道恰好上了套,被人當了槍頭。

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65章 傷情第1502章 王新真遇險第1254章 佛道合流第141章 大宋更化的第一步第135章 男人的本質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536章 有人惶恐了第1459章 兀朮的對策第77章 州學前那點破事2第1209章 宇文虛中的決然第1064章 最後決戰1第28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6第389章 轉折時刻9第48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1214章 殿前司河東行營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1114章 金軍在河南地的尷尬處境第137章 秦獻容第723章 博望軍保衛戰第1521章 王秀思想的變化第829章 薄章第1575章 商人逐利第197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9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654章 再次醞釀決戰第1076章 最後決戰13第1143章 藩屬就要認命第1086章 是否招降?第176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3第959章 形勢變化和抉擇第79章 疾言厲色第1120章 故人第1670章 該走的就要走第703章 一顆好棋子第100章 商水縣的博弈11第308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5第11章 九步成章第702章 撻懶的抉擇第1226章 王家兩位姐第1637章 真的很有意思第636章 無可奈何第1001章 勸降第1148章 轉折第51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3第450章 南遷3第1220章 大航海時代開啓第647章 王秀論兵1第363章 東京保衛戰52第409章 秦獻容的決然第241章 無字奏章第1185章 王秀的右翼戰略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1304章 血色驕陽之斬將第719章 時雍的能耐第1187章 虞允文第406章 勤王第466章 歐陽澈的投效2第1002章 李仁忠的謀逆第329章 東京保衛戰18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793章 危機繼續中第1510章 闖大禍了第1295章 血色驕陽之 奮擊第236章 利國風雲16第19章 最白的糖第1585章 決戰之決斷第50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1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935章 決勝南海1第1324章 大中建炎二十二年第352章 東京保衛戰41第1520章 謀劃草原的平衡第546章 謀劃杭州2第1335章 迪古乃的野心第215章 戰2第992章 骨力黑的反擊第774章 羣魔亂舞1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1266章 血色驕陽之虜人反擊第867章 王秀的威勢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352章 東京保衛戰41第244章 到詔安的時候了第276章 利國父老的再次敬意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1569章 生民和邊事同重第266章 繼續用心思第867章 王秀的威勢第1582章 女真人內部不和第1565章 狡猾又愚蠢的草原人第222章 利國風雲2第61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1第55章 小丑而已第1084章 做個萬戶侯第825章 王家內眷齊聚第70章 倒黴的孩子第1667章 小輩們開始不安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