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崖山日落,士人從高高的頂端,落入了塵埃,士階層淪爲低賤的階層,他們的思想發生了根本性變化。?(w?w?w.??.?c?o?m)被外族接二連三的打壓蹂躪,讓士人包納百川的心態逐漸封閉。
無論是思想還是學術,全面走向極端保守,產生另類畸形的開放,社會也開始走向自我封閉。
同時,李綱能理解王秀的心情,那是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漢唐的大氣,但用夷人縱橫南海邦交,實在太危險了,他不能完全放心。
王秀很失望,但他並不氣餒,有些事是堅決不能讓步的,因爲他已經佔到人臣頂端,當下朗聲道:“陛下,王吉是拜占庭貴族後嗣,屬於外藩夷人,容易被南海蠻夷接受,消除他們的疑慮,臣舉薦此人,定然可成大事。”
衆人有點不悅,王秀的話帶有肯定色彩,也就是說勢在必行,聯想到王秀位極人臣的強勢,任誰也不會太舒坦。
甚至連呂好問也眉頭抖動,眼角閃過一絲不悅,許翰更是怒目相向。
無論朝廷怎樣爭辯,還是王秀的態度強硬,隨着各位大將的陸續到位,各軍州港口停泊的船隊,已經完成最後的準備,杭州、明州還有長島水軍大寨的船隊,開始陸續出海,首先是作爲前導的巡海戰隊。
移民主要集中在福建路和廣南東路,還需要等候一陣,也就是說遠征大軍並非一同出發,而是分批次出海南下。
上官謙是意氣風發,就在他上船的當天,朝廷發佈了詔諭,正式成立侍衛水軍南、北兩大海船隊。他以侍衛水軍都指揮知雜事,兼差南方海船隊都指揮使,權南侍軍副都指揮使,節制大宋侍衛水軍七成的戰船力量,又豈能不自豪?
有些人看出了端倪,權南侍軍副都指揮使?南侍軍都指揮司是負責兩浙路、江南東西路以南,並沒有規定海外作戰職責,在人們印象中不過是空架子。
爲了協調對付西南夷的存在,卻不想上官謙掛上副都指揮官階,這就讓大家明白了,南侍軍並非是花花架子,而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就爲對付南海諸國的衙門。
也有很多將帥豔羨,南侍軍是爲侍衛水軍專設,至少現階段會被侍衛水軍所壟斷,馬步軍最多撈個使副,跟着侍衛水軍打打下手。
此時的杭州一片生平,長島侍衛水軍大寨駐紮的兩個戰隊南下,杭州的錢塘軍港,侍衛水軍吏士忙忙碌碌,正做最後準備。
谷涼爲首的玉泉山南下隊伍,也開始做好準備,書院中踐行的,告別的絡繹不絕,每天都要大醉一場,搞的好不熱鬧,痛並快樂着。
史浩來到杭州沒有多久,但就是這麼短的時間,目睹玉泉山書院,看到杭州工商業井噴式發展,他的心態巨大變化。
就這樣,他以局外人的身份觀察,不由地對王秀的新政大爲感慨,面對李長昇感慨地道:“王相公的新政,的確利國惠民。”
費蘇玩味地看着史浩,他對這位有相當的好感。
史浩來書院應聘,並沒有拿出王秀的書信,就在聘用交談中,他非常驚訝史浩的學問,順利通過院務會議。過了六七天才收到鍾離睿的書信,詢問史浩怎樣,他才明白是王秀舉薦的,不由地心中佩服。
今天,他和史浩陪伴費蘇,在書院的園林中散步,討論些學問,卻聽到史浩讚歎,不免有些目光遊離,應該是矛盾。
費蘇給史浩個讚賞地目光,自豪地道:“山長大才,在下奉旨執掌兩浙路海事局,卻還無法透徹山長施政精髓,不過我覺得利國惠民,不能說盡山長事的謀劃。”
他上任也有四年了,雖說朝廷流官三年一任,但他就在不久前加海事司判官,也算是進入海事司高層。知海事司一直由沈默兼差,就算成爲權尚書也沒有放棄,但卸任只是時間問題,這就是大好事啊!
作爲王門十五傑之一,異軍突起的他,顯然是向知海事司事方向培養,被某些趨炎附勢之徒奉承,甚至拿他和當年王秀相提並論。他是一笑了之,跟山長相比?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可以貪婪,卻不能沒有自知之明,儘管心中也很得意,卻不認爲現階段能與王秀相提並論。
不過,來自王秀、沈默的關注,註定他前程一片大好,權海事司是一定的,也爲他鋪平通向都事堂的金光大道。
劉仁鳳瞥了眼費蘇,並沒有說別的,只是一笑了之。
史浩見費蘇說他不能說盡王秀謀劃,被勾起了興趣,問道:“老弟,這又怎樣說?”
“利國惠民分上下,直翁兄所見所聞,不過是小道而已。”費蘇溫和地笑着,道:“山長的謀劃,並非一時一地的繁華,那些都是過眼煙雲,要的是功在千秋,利傳萬世。”
史浩無法完全理解,平心而論,他思想並不保守,卻仍是傾向於農桑耕讀,但這並不妨礙他對內外朝分離,二元制君主立憲的讚歎,也只有王秀能有此神筆,多少驚豔絕絕地宰相,都不敢想帝制發動挑戰,一直溫文爾雅,講究妥協平衡的王秀,卻突然接打擊張啓元強勢下手。
最讓人驚歎的是,士人們要麼公然支持,要麼沉寂默許,可見王秀對人心的把握,簡直到了妖孽程度。
“別的事都不用再說,但說南海就是其中一環。哦,前幾年,八哥知登州任上直驅博望軍,力戰三佛齊諸酋數月,二哥率戰隊南下,一舉蕩平宵小,今天上官太尉掛帥出征,爲國朝謀利,待南海平靖,大宋又能多了許多海外軍州,到時候國土日擴,南海爲內湖,何其壯哉!”
費蘇想到王秀書中論大秦,說到西方大秦最強聲勢,國土幅員遼闊,竟然以大海爲內湖,流露出南海爲軍州的構想。而今,大宋侍衛水軍遠征,正是這願望的第一步,怎能不熱血沸騰?
眼看着同門出征,即將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他恨不得自己操刀上陣,爲天朝上國開疆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