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初現西北征伐意圖

只要佔領沿海島嶼,一旦朝廷騰出手解決交趾問題,那就不是陸路南下了,而是多處登陸,水陸並進。

至於占城方面,自傲解決好三佛齊據點問題,在建立了海道,那是拿不拿下占城,都在朝廷一念之間。

“官人總是出人意料,你是準備放棄原有海路。”朱璉有點吃味地看着王秀。

“不,原有海路也不能放棄,多條路多條出路。”王秀笑的很舒坦,溫聲道:“每條海路各有特色,沿海道路成本高,只是作爲軍船南下和移民用,商船還是要走老路的。”

“真搞不懂你,不要說第二件事是解決河西。”朱璉並不太關心,她對海洋的認識,沒有達到王秀的程度,不會理解王秀經營海洋的真正目地,在她看來不過是開疆拓土,那些化外之地有何爭的,河西還能讓她上心,畢竟是戰略要地。

“這個,你也知道?”王秀似乎很驚訝,有點誇張地看着朱璉。

朱璉心情好了點,但仍有憂慮地道:“難道你真的要和党項開戰?”

“朝廷不具備和女真人開戰條件,卻不代表不能和党項人打一仗。想要組建強大的馬軍,必須要收復河西,要收復河西,那就要消滅党項。”王秀說話時,目光閃爍着堅定。

定難五州和涼州,本就是大宋軍馬供應地,太宗真宗時代,朝廷的馬軍是比不上契丹,卻也是有宋一代最強勁的,宋軍有能力對契丹展開攻勢,在仁宗時代後是難以想象的。

那個時代,宋軍馬軍規模不大,卻是清一色涼州馬,裝備天下最精良的兵仗,敢於和數倍的契丹馬軍對抗。

大宋馬軍最鼎盛時期,就是真宗皇帝時代,組建了五萬馬軍的強大力量。在河北和契丹爭鋒,曾經以純馬軍對抗,取得了羊山大捷,殺契丹統軍級別大將十五人,斬首兩萬餘級,譜寫了大宋馬軍最後的輝煌,迫使契丹承天太后不得不考慮南北盟好。

可惜的是,隨着李繼遷李德明父子的崛起,最終成就了李元昊,大宋喪失了最大的戰馬產地,馬軍逐步走向衰落,曾經號稱天下甲馬的廣銳軍,也不得不黯然謝幕。到了金軍南下時,整個廣銳軍四十餘營萬五千人,竟然纔有戰馬千匹。

當年,他曾經逐漸七十八將強大的馬軍,那是從天駟監和金軍奪來,僅有七千騎左右,並不具備持續作戰能力,因爲他沒有穩定的良馬產地。

那麼多年來,他竭力發展馬軍,卻也是勉爲其難,宋軍的馬軍發展到四萬餘騎,主要集中在西侍軍,半數之上戰馬並非良馬,新式的車兵還是用騾馬拉動。

“真的決定了?”朱璉很認真地問王秀,既然王秀決定,她就會支持去做。

王秀點了點頭,堅定地道:“就缺少一個好的理由,現在正在斟酌。”

戰爭,是弱肉強食不假,拳頭大就是爺,但凡事都要講個道理,也就是說站在大義的高度,你就師出有名了。就算是後世最野蠻的蒙古人,發動戰爭也需要理由,不是隨便說打就打的。

“隨你了,你始終有理由。不過,你一直稱病慪氣,唐相公不得不委曲求全,總不是個辦法。”朱璉剜了眼王秀,隱隱透出那股子幽怨氣息。

“我哪是慪氣啊!你放心,我自有分寸,該出山的時候自然會出來,你就不要多問了,還是好好看着媳婦,就要當大媽媽的人了。”王秀溫和地笑了,順便調侃一句。

“你啊!不也要當大爹爹了。”朱璉毫不猶豫地反駁。

“歲月如梭,過得可真快啊!時間真不多了,我必要抓緊去完成,最麻煩的事情,絕不能留給後人。”

“你說的是皇室和兩府?”朱璉見王秀認真的模樣,似乎有點明白第三件事了。

“你想的不錯,第三件事就是要分離內外府庫,殿中省徹底成爲大內的內務衙門,外朝獨立存在,禁軍屬於家國而不是皇室。”王秀說出了第三件事,應該說第三件事的開端。

“殿中省,你要怎樣去做?難道去推動二元君主制?”朱璉是冰雪聰明,聞音而知雅意,看來王秀想要限制皇權了。

她平時也看王秀寫的書,並從中細細品味對方的想法,但對二元君主制卻很牴觸,加強兩府權力,把士人實力凌駕到皇權平肩,對皇室是非常危險的,不能不報以戒心。

說什麼,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這句話是不錯的,但那是天子對士人的優容,並不等同於默認士人勢力和皇權並駕齊驅,其中有主次分別,徹底壓制皇權,這種結果只能是皇室被野心家取而代之。

她不敢相信,王秀會幹出把兒子推向火坑的事情,但二元君主制的確能掀起士人的瘋狂,讓她一陣懼怕,希望王秀能三思而後行。

王秀明白朱璉很難理解,他耐心地道:“你知道什麼是最穩固的?”

“我怎麼知道,你不能因爲官家意氣用事,就不顧父子之情,他還是年輕,還不到二十歲,就算做事情孟浪,你這個做爹爹的,也應該耐心教導。”朱璉氣乎乎地道,他並不認爲王秀是針對兒子,卻要拿這件事討說法。

王秀淡淡一笑,道:“就算二十了,一個君主做到他的份上,也註定前程黯淡。”

“那你也不能搞所謂的二元君主制,一旦出現權臣,那可怎麼辦?”朱璉怒視王秀,如同一支發火的小老虎。

“哎,只要有合理的制度,有強大的輿論監督,有了深厚的民意基礎,就算有野心家出現又能怎樣?三角支架是最穩固的,爲什麼?”王秀毫不在意朱璉的惱怒,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絕不允許有人阻礙,哪怕朱璉也不行。

“就因爲它三個支點相互作用,把受力相互抵消。纔是最穩固的形勢。儘管,二元君主制並不是最佳的良藥,但也算是時下最佳選擇,皇權政權立法分立,培養士民的參政議政思想,加強孩童的民本教育,你的兒子和孫子的江山,才能在更長時間內延續,不會因某個敗家子的存在,被別人奪了天下去。”

第1252章 獠牙第1613章 決戰之悲催的劉正彥第743章 謠言起第1057章 王秀的失望第56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9第532章 大宋新的開端1第653章 秦檜的好意第365章 惡人先告狀第52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7第972章 王秀的手腕和強勢決斷第1094章 李仁孝的突圍第688章 王秀對金的挑唆3第1484章 河西反擊開始第1510章 闖大禍了第56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7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41章 欠揍第87章 此景猶如畫中人第826章 趙家人的憋屈第1639章 岳飛領受好意第978章 任家前途第972章 王秀的手腕和強勢決斷第99章 商水縣的博弈10第726章 秦敏的難題第1061章 培養岳飛第659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917章 各人的算計第702章 撻懶的抉擇第1606章 決戰之張啓元脫身第1092章 靜州內亂第812章 朱璉的勸解第1063章 封元掛帥第49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3第1263章 血色驕陽之矛盾第1107章 夏殤之拋棄第1074章 最後決戰11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902章 絕地之戰8第1342章 兄弟再次匯聚第849章 外交官的任命第777章 最壞打算第435章 東水門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99章 商水縣的博弈10第803章 觸動士大夫的底線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1552章 岳飛的妥協第1428章 禍起江寧之趙諶出逃第1085章 還是封元出馬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1156章 中秋之變5第1313章 血色驕陽之最後的堅持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第740章 危機隱現第243章 不待見的故人第1598章 決戰之全面開打第463章 挑點事端第273章 蔡家人惹事了第1239章 王家婦人的懲罰第1523章 女兒長大了第784章 反擊第1116章 一地亂糟糟第503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9第1055章 拿下第536章 有人惶恐了第1393章 禍起江寧之等一個人第1484章 河西反擊開始第1347章 國事家事第670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3第1553章 大勢可期第50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6第1271章 血色驕陽之讓執政們頭疼的破事第1277章 血色驕陽之救援第923章 正式開戰開始的結束第1449章 深談1第59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2第328章 東京保衛戰17第990章 陰險的任得敬第1042章 渡河第52章 毒辣的張啓元第461章 王門九子1第217章 戰4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919章 夏宮之謀2第681章 兩銀法2第210章 丟人的哥剽悍的姐第1170章 再作計較第1376章 殺張通古第1403章 禍起江寧之玉陽宮解圍第1061章 培養岳飛第51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0第1251章 後發制人第1233章 張子初的命是先生的第1022章 日薄西山1第1066章 最後決戰3第167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4第824章 放虎歸山?第436章 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