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初現西北征伐意圖

只要佔領沿海島嶼,一旦朝廷騰出手解決交趾問題,那就不是陸路南下了,而是多處登陸,水陸並進。

至於占城方面,自傲解決好三佛齊據點問題,在建立了海道,那是拿不拿下占城,都在朝廷一念之間。

“官人總是出人意料,你是準備放棄原有海路。”朱璉有點吃味地看着王秀。

“不,原有海路也不能放棄,多條路多條出路。”王秀笑的很舒坦,溫聲道:“每條海路各有特色,沿海道路成本高,只是作爲軍船南下和移民用,商船還是要走老路的。”

“真搞不懂你,不要說第二件事是解決河西。”朱璉並不太關心,她對海洋的認識,沒有達到王秀的程度,不會理解王秀經營海洋的真正目地,在她看來不過是開疆拓土,那些化外之地有何爭的,河西還能讓她上心,畢竟是戰略要地。

“這個,你也知道?”王秀似乎很驚訝,有點誇張地看着朱璉。

朱璉心情好了點,但仍有憂慮地道:“難道你真的要和党項開戰?”

“朝廷不具備和女真人開戰條件,卻不代表不能和党項人打一仗。想要組建強大的馬軍,必須要收復河西,要收復河西,那就要消滅党項。”王秀說話時,目光閃爍着堅定。

定難五州和涼州,本就是大宋軍馬供應地,太宗真宗時代,朝廷的馬軍是比不上契丹,卻也是有宋一代最強勁的,宋軍有能力對契丹展開攻勢,在仁宗時代後是難以想象的。

那個時代,宋軍馬軍規模不大,卻是清一色涼州馬,裝備天下最精良的兵仗,敢於和數倍的契丹馬軍對抗。

大宋馬軍最鼎盛時期,就是真宗皇帝時代,組建了五萬馬軍的強大力量。在河北和契丹爭鋒,曾經以純馬軍對抗,取得了羊山大捷,殺契丹統軍級別大將十五人,斬首兩萬餘級,譜寫了大宋馬軍最後的輝煌,迫使契丹承天太后不得不考慮南北盟好。

可惜的是,隨着李繼遷李德明父子的崛起,最終成就了李元昊,大宋喪失了最大的戰馬產地,馬軍逐步走向衰落,曾經號稱天下甲馬的廣銳軍,也不得不黯然謝幕。到了金軍南下時,整個廣銳軍四十餘營萬五千人,竟然纔有戰馬千匹。

當年,他曾經逐漸七十八將強大的馬軍,那是從天駟監和金軍奪來,僅有七千騎左右,並不具備持續作戰能力,因爲他沒有穩定的良馬產地。

那麼多年來,他竭力發展馬軍,卻也是勉爲其難,宋軍的馬軍發展到四萬餘騎,主要集中在西侍軍,半數之上戰馬並非良馬,新式的車兵還是用騾馬拉動。

“真的決定了?”朱璉很認真地問王秀,既然王秀決定,她就會支持去做。

王秀點了點頭,堅定地道:“就缺少一個好的理由,現在正在斟酌。”

戰爭,是弱肉強食不假,拳頭大就是爺,但凡事都要講個道理,也就是說站在大義的高度,你就師出有名了。就算是後世最野蠻的蒙古人,發動戰爭也需要理由,不是隨便說打就打的。

“隨你了,你始終有理由。不過,你一直稱病慪氣,唐相公不得不委曲求全,總不是個辦法。”朱璉剜了眼王秀,隱隱透出那股子幽怨氣息。

“我哪是慪氣啊!你放心,我自有分寸,該出山的時候自然會出來,你就不要多問了,還是好好看着媳婦,就要當大媽媽的人了。”王秀溫和地笑了,順便調侃一句。

“你啊!不也要當大爹爹了。”朱璉毫不猶豫地反駁。

“歲月如梭,過得可真快啊!時間真不多了,我必要抓緊去完成,最麻煩的事情,絕不能留給後人。”

“你說的是皇室和兩府?”朱璉見王秀認真的模樣,似乎有點明白第三件事了。

“你想的不錯,第三件事就是要分離內外府庫,殿中省徹底成爲大內的內務衙門,外朝獨立存在,禁軍屬於家國而不是皇室。”王秀說出了第三件事,應該說第三件事的開端。

“殿中省,你要怎樣去做?難道去推動二元君主制?”朱璉是冰雪聰明,聞音而知雅意,看來王秀想要限制皇權了。

她平時也看王秀寫的書,並從中細細品味對方的想法,但對二元君主制卻很牴觸,加強兩府權力,把士人實力凌駕到皇權平肩,對皇室是非常危險的,不能不報以戒心。

說什麼,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這句話是不錯的,但那是天子對士人的優容,並不等同於默認士人勢力和皇權並駕齊驅,其中有主次分別,徹底壓制皇權,這種結果只能是皇室被野心家取而代之。

她不敢相信,王秀會幹出把兒子推向火坑的事情,但二元君主制的確能掀起士人的瘋狂,讓她一陣懼怕,希望王秀能三思而後行。

王秀明白朱璉很難理解,他耐心地道:“你知道什麼是最穩固的?”

“我怎麼知道,你不能因爲官家意氣用事,就不顧父子之情,他還是年輕,還不到二十歲,就算做事情孟浪,你這個做爹爹的,也應該耐心教導。”朱璉氣乎乎地道,他並不認爲王秀是針對兒子,卻要拿這件事討說法。

王秀淡淡一笑,道:“就算二十了,一個君主做到他的份上,也註定前程黯淡。”

“那你也不能搞所謂的二元君主制,一旦出現權臣,那可怎麼辦?”朱璉怒視王秀,如同一支發火的小老虎。

“哎,只要有合理的制度,有強大的輿論監督,有了深厚的民意基礎,就算有野心家出現又能怎樣?三角支架是最穩固的,爲什麼?”王秀毫不在意朱璉的惱怒,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絕不允許有人阻礙,哪怕朱璉也不行。

“就因爲它三個支點相互作用,把受力相互抵消。纔是最穩固的形勢。儘管,二元君主制並不是最佳的良藥,但也算是時下最佳選擇,皇權政權立法分立,培養士民的參政議政思想,加強孩童的民本教育,你的兒子和孫子的江山,才能在更長時間內延續,不會因某個敗家子的存在,被別人奪了天下去。”

第27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1180章 宮變7第1590章 決戰之失誤和機遇第711章 營救撻懶1第824章 放虎歸山?第48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第59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9第1540章 各有算計第450章 南遷3第645章 還是當年的邱雲第399章 觀兵陳州第408章 真珠被刺第1535章 趙訓的鬱悶第178章 秉燭夜談1第131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777章 最壞打算第1416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1第1102章 夏殤之突圍第46章 能忍的張啓元第1140章 應對危機第1023章 日薄西山2第1425章 禍起江寧之東華門外第1507章 王家姐的戲謔第813章 趙柔嘉該出嫁了第803章 觸動士大夫的底線第1367章 勝敗五分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209章 京東的風第531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2第1311章 血色驕陽之景波的打算第92章 商水縣的博弈3第115章 一場必然的相遇第1020章 東西話題第1659章 該回去了第92章 商水縣的博弈3第1141章 崔氏第1269章 血色驕陽之無能爲力第1122章 對西北穩定的謀劃第1223章 大勢第57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5第59章 偷兒第674章 南安北亂第447章 你我沒有私仇第1035章 高麗形勢第1082章 全勝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52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1第1542章 大勢已去?第1057章 王秀的失望第1509章 真有人作死第895章 絕地之戰1第445章 趙構的被動第625章 北方的局勢2第1265章 血色驕陽之秦會之心思第100章 商水縣的博弈11第791章 柔情一睹第789章 對質第1311章 血色驕陽之景波的打算第172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9第550章 謀劃杭州6第384章 轉折時刻4第1531章 意料中的戰敗第1252章 獠牙第130章 爲天子開源第1095章 劫持李仁孝的計劃第1605章 決戰之擁立郎主第1160章 中秋之變9第1024章 給人好處自有好處第56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2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28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2第860章 鍾離睿的不服第354章 東京保衛戰43第814章 青君的規勸第939章 李仁孝繼位第456章 南遷9第143章 爭權奪利的開始2第703章 一顆好棋子第410章 人之情第1491章 皇叔?第640章 兀朮過河第169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6第793章 危機繼續中第415章 決死攻城第992章 骨力黑的反擊第780章 終於暴露了第13章 雪上加霜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937章 決勝南海3第1328章 不是最好辦法的辦法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457章 南遷10第851章 泛王勢力的成型第543章 處罰第337章 東京保衛戰26第53章 要你的命第1221章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