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趙柔嘉該出嫁了

“娘娘說的是,下嫁範家理應辦的風風光光,十萬貫恩賜是不夠的,反正國庫又不缺錢,多用些總是不錯。”趙諶也非常心疼趙柔嘉,定不會委屈了妹子。

朱璉莞爾一笑,道:“還是儘量用內庫的錢,不然戶部和太府寺又要鬧騰了,你是不聽就聽,可我卻受不了他們。”

趙諶臉色不愉,不悅地道:“這些酸措大,平日裡皇室花一文錢,就像從他們腰包裡掏似的,整天價低叫苦。上月還上書戶部庫、太府倉不堪重負,要擴大庫房,連竄錢的繩子都爛了,還叫着沒錢可供奉,真是可惡。”

其實,也不難理解,王秀的全力支持海商,實施海外擴張的政策與鼓勵民間工商業發展,已經讓朝廷收入大大增加,加上東南未受兵禍,小股匪患被迅速平定,經濟得到飛躍式的發展,去年的賦稅便超過了開國以來最高收入。

今年,顯然有要達到新高峰,超越兩億不在話下。

不要懷疑,歷來農桑安邦定國,工商富國強兵,一艘海船歸來,就是百傾良田的稅賦,那一個船隊又有多少?這個非常簡單的算術,只要不是白癡都明白。

更何況,大宋開國理念非常獨特,並不排斥商人,相反朝廷出色的理財大臣層出不窮。

不過,就算家國不斷富足,王秀還是堅持節儉,而且朝野主流也非常贊成,一致認爲錢要用在收復失地或是應該用到的地方,而不是無節制地皇家營造,每一文錢都要有價值。

士人的理念非常獨特,有的人反對王秀,有的人支持王秀,卻並非全然支持和反對,內外庫的分離,持節儉論調成爲主流,無論是支持王秀還是反對他的人,都很贊成他的主張,並逐漸完善財政體系,讓趙諶動用外朝錢糧極不方便,引起他極度不滿,私下裡不止一次暗罵外朝大臣。

其實,王秀和很多士人的理念,有着某種共同點,那就是吸取歷代革新的弊端,竭力實現開源節流。

朱璉微微蹙眉,生硬道:“官家,那都是封椿錢,需要年年積累,都是用來經邦治國,封賞吏士所用,非國事不可輕動。長公主下嫁,亦是國朝喜事,雖不能草率從事,但太倉裡的銀錢,能不用還是儘量別用,內庫錢穩妥些!”

“大內每日用度很大,內庫能有多少錢,恐難拿出百萬。”趙諶感覺他很沒面子,天子連外朝錢都動不了,還能稱之爲天子嗎?當然,也不是完全動不了,只要他非常強硬,外朝還是會妥協的,只是有王秀在場,外朝藉口很多,兌現的相對比他要的少。

“百萬,那麼多?”朱璉吃了一驚,沒想到趙諶竟如此大方,開口就是百萬貫,說的毫不費力。

趙諶見朱璉驚訝,也覺得海口誇大了,急忙道:“娘娘就這麼一個公主,豈能讓她平白受了委屈,置辦各色用度費二十萬貫,賞錢五十萬貫,禮費三十萬貫,這樣纔不虧。”

“官家,此事稍後再說。”朱璉哪想到兒子如斯大方,雖說數目是巨大的,她也有點意動,想把女兒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卻能肯定兩府臺諫必然極力反對,士林又是一場不小的風波,不能不讓她有所顧忌。

上次,修建玉陽宮,也出現勸諫的聲音,說是國朝初定不宜大興土木,她險些和那些人動了肝火,要不是王秀從中擀旋,說是皇家沒有行宮不妥,與其日後地價上漲修建,不如趁着現在便宜,也少浪費銀錢。

不過,公主出嫁和修建行宮不同,朝廷有定製,陪嫁賞賜十萬貫,歷代很少有公主超出成例。

臺諫風聞制度的完善,士人以駁斥天子過失爲擡高聲望的臺階,令天子不願在微末事宜上,被人抓住把柄封駁,也就是當年茂德帝姬出嫁,趙佶給了二十萬貫的嫁妝。蜀國公主出嫁是首次破例,那也是內庫多拿了五萬。

趙諶心中一百二十個不情願,但朱璉既然說了稍後商議,他也不敢當面頂撞。

“福國那邊怎樣了?”朱璉忽然想到了趙多福,當天被招來質問,立即被軟禁府邸,由宗正親自審問,不知怎樣了,她這幾天也來得過問。

趙諶明顯臉色一變,狠厲地道:“剛纔承認,她是被舊宮人挑唆,因她生的像是姑母,才冒險求富貴。”

“好大的膽子啊!天下竟有如此相像的人,連我也被瞞在鼓裡。”朱璉真是吃了一驚。

“就是,真是氣煞我了,竟然瞞了那麼多年,簡直是該千刀萬剮。”趙諶也非常生氣,皇族近支很少,也就是康王、福國大長公主和大長郡主,他對待這些皇叔很親近,每次都賞賜很大,給予不小的禮遇,想想那麼多年對待的人,竟然是冒牌貨,簡直拿他當傻瓜耍,任誰不生出幾分怨氣。

“好了,官家自行處置就行了,咱們都應該吸取教訓,防備小人使詐,無論是冒充嬛嬛,還是利用四姐構陷相公,官家要多個心眼。”朱璉說的語重心長。

趙諶一怔,也不是沒有可能,人家都能冒充大長公主博取富貴,難不保會移花接木,利用相貌指鹿爲馬。但是,他還是有些接受不了,總之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他甚感無味,又與朱璉閒談了幾句,告退回宮了。

當趙諶退去後,朱璉隱隱感到兒子內心不快,這些日子發生太多的事,國事家事接踵而來,實在讓人心煩意燥。

她是決定找王秀談談,看看能不能再堅持一下,最低限度滿足她兒子的要求,百萬不可能,幾十萬貫總還能拿出來吧!最重要的是緩和父子矛盾,剛纔的話也不是白說。

不過,她也隱隱知道,王秀對制度把持的非常嚴謹,幾乎可以說是底線,能不能成就在兩說了。

“張泉,外面對和議條款反應怎樣?”

張泉久經世故,何嘗不明白朱璉心思,但他實在沒有能令她滿意的答覆,只能把與昨日相差無幾的話,重複了一遍。

第296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5第1048章 王秀的考量第969章 王秀的戰略決策第334章 東京保衛戰23第1215章 草原第60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5第1270章 血色驕陽之女樂第139章 秉燭夜談2第1616章 決戰之無題第1176章 宮變3第990章 陰險的任得敬第1480章 殺敵如殺雞第306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3第835章 我會回來的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658章 豐樂樓第1101章 夏殤之謀劃第1104章 夏殤之散亂第402章 王秀的惱怒第707章 陸貞孃的歸宿第1561章 高升的垂死掙扎第1218章 大勝第1322章 高堪的不悅第1667章 小輩們開始不安分了第366章 又有狗要咬人了第405章 王秀的失態第670章 徐淮戰事的結束3第666章 孫傅和唐格第292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第100章 商水縣的博弈11第244章 到詔安的時候了第1320章 秦檜的上位和憂慮第1132章 李長昇的前途第1144章 南北的改良競爭第1082章 全勝第1141章 崔氏第61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6第1215章 草原第1299章 血色驕陽之猛攻第672章 西北戰事的廷議2第1184章 李長昇和張過的心情第1096章 要回行在了第218章 戰5第1374章 王秀的不耐煩第212章 有點不太對勁第224章 利國風雲4第1310章 血色驕陽之陷入危局第50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2第547章 謀劃杭州3第801章 張啓元的忐忑第219章 戰5第40章 煩擾第60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2第460章 南遷13第1545章 文武意見衝突2第4章 什麼叫聖潔第9章 文會第1133章 王秀對禁軍發展的規劃第1333章 南北重臣的勾結第673章 女真的變局第19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8第1493章 控制高麗第904章 絕地之戰10第972章 西北成敗在於鹽州第646章 血戰第236章 利國風雲16第1322章 高堪的不悅第108章 好兄弟明算賬第1243章 驚慌密議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91章 商水縣的博弈2第993章 兵抵西平府第206章 回鄉3第547章 謀劃杭州3第97章 商水縣的博弈8第324章 東京保衛戰13第1540章 各有算計第1315章 血色驕陽之大敗第1457章 二哥被氣走了第1189章 無題第1601章 決戰之穩定右翼第1428章 禍起江寧之趙諶出逃第812章 朱璉的勸解第826章 趙家人的憋屈第907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2第779章 王家內眷2第59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5第699章 革新繼續中第104章 臨行閒事第379章 張啓元明白了第896章 絕地之戰2第238章 利國風雲18第258章 無題第1294章 血色驕陽之沁水第1214章 殿前司河東行營第886章 風起平羌城第831章 去還是留第350章 東京保衛戰39第1050章 複雜的局勢第333章 東京保衛戰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