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士人的矛盾

“王相公勢大,在下不過際遇偶然發現端倪,想要安穩度日,只能扳倒了王相公纔有可能。”宦官笑咪咪地看着張啓元,一臉惶恐神色也沒有,繼續道:“在下希望張大人周全,能夠投身福寧殿,才能出面作證。”

“竟然不在乎錢財,你好大膽子啊!”張啓元冷冷地看着宦官,此人臉色坦然,目地絕不簡單,是個死士。

“大人認爲,在下的了錢財,還能有命嗎?”宦官一臉的不屑道。

張啓元眉頭一挑,並沒有否認,大宋自開國以來對待文臣,那是極盡的優容,除了趙桓秘密宰了幾個,歷代天子就沒有殺過文臣,最多就是荊棘三千里,那是非常嚴重了。

但是,政治鬥爭是非常殘酷的,宦官就是天子家的奴臣,他們和文官沒有任何可比性,生死全在別人一念之間,如果說天子不敢迫害文官,連趙桓也是派人暗殺,那殺宦官就是分分鐘鍾,就算得了錢財又有何用?

能夠想到在天子身邊的好處,算是危局中最穩妥的了,至少有迴旋的餘地,很不錯的想法,似乎又有點詭異。

“你很聰明,也很有自知之明,我可以答應你周旋,但要看官家的意思。”

“那就多謝張大人了。”宦官笑呵呵地拱手道。

“嗯,各取所需,無需道謝,現在我想知道你爲何要散佈所見所聞,”張啓元笑眯眯地道。

“在下必然會說,張大人終究會明白。”

張啓元看了眼宦官,此人不簡單啊!到底是出於何種目的?他也看不出來。要說打擊張泉上位,那也不合情理,你把太后牽連進來,還混個屁啊!再想別的目地,也是兩頭不討好,讓他有點匪夷所思。

但是,絕好的機會不能放棄,生死是人家的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只要把王秀和朱璉私通坐實,至於趙柔嘉是王秀女兒,那只是他的懷疑,一件事就足夠了。

宰相夜半出入玉陽宮,無論如何都能讓王秀身敗名裂。

“那就收拾一下,我帶你入宮面聖。”

就在當天,張通古出奇地沒有過分爭辯,雙方逐步達成了初步共識,卻引發一陣浪潮。

“虜人勞師無功,屢屢被王師挫敗河上,今天下大勢剛剛逆轉,朝廷諸公應操訓兵馬、伺機北伐,豈又能偷安江東,以上國之勢屈從蠻夷小邦,此必爲士人指爲喪心病狂,遺臭萬世,還望陛下三思。”

校書郎兼史館校勘範如圭上奏,指出朝廷並沒有趁機索要利益,氣憤地上書反對,要求對金採取強硬政策。

出人意料的是,趙諶在崇政殿,當着兩府大臣的面召見範如圭,令內侍宣讀了奏章內容。

範如圭當着衆人洋洋大論,言辭尤爲犀利,毫不留情面的指責南北和談是辱國,就差沒有直接對王秀指名道姓了。

王秀站在左班唐格下首,閉目養神,但細心者或可看出,他的嘴角在微微地顫抖,手似乎也在輕輕地抖動。

秦檜卻有了異樣心思,趙諶本不需要範如圭上殿奏事,今個是反常啊!不能不讓他心思動搖,趙官家是動手了,王秀還能不能撐住?

儘管大家各有心思,但哪個不是人精,很多人不到最後關頭絕不選擇,仍有些人必須說話。

許翰在範如圭說完,纔出班道:“陛下,臣亦以爲範校勘所奏,皆爲赤膽忠肝之言,虜人人心思安,吏士怯戰,此次是兩府判斷有誤,讓他們有機可趁。如今,朝廷數十萬大軍嚴陣以待,虜人已是強弩之末,再恢復先前盟好條款,實在難以服衆。”

呂好問卻不以爲然,他瞥了眼許翰,淡淡地道:“許大人此言差矣,國朝經年戰亂,生民流離失所,正要罷兵養息。兩府公論增數萬歲賜,其它條款堅持不變,豈能被說成遺臭萬世。”他以事論事,不偏不倚,也不提王秀的主張,完全公事公辦的立場,不讓人抓到任何支持王秀個人的把柄。

再說,他點明瞭和議是兩府重臣達成的共識,這毋庸置疑,矛盾卻分化在條款內容上。

幾天來,爲了條款內容,唐格、李綱、譚世績、朱勝非等人爭執不斷,甚至連一向息事寧人的呂好問,亦是慷慨陳辭,這個老滑頭開始給自己推脫,爲日後不可捉摸的局勢,預留可進可退的後路。

好不容易達成一致,爲朝廷爭取發展的時間,卻還讓部分士人不滿意,讓人情何以堪啊!

“南北再次盟好決不可破,兩府公議豈能是言官輕易議論的。”呂頤浩的話很堅決,他已經做出的了抉擇,相信給王秀時間,王秀能給他一個驚喜,堅定地支持王秀。

王秀對呂好問和呂頤浩頗爲感激,兩人沒說他的名字,卻已經仁至義盡,也算是他結下的善緣。

曾經他保下知徐州事張巖洞,算是給呂頤浩個人情,至於呂頤浩爲他說話,雖說有公有私,那番好意也要記在心中。

許翰性並不與呂頤浩強爭,反倒是範如圭年輕氣盛,他可不顧官場門道,當即抗辯道:“許大人所言是正論,煌煌天朝豈能與虜人成叔侄,此大宋奇恥大辱。”

“迂腐之論。”呂好問不屑瞥了眼範如圭,雙目微閉、如入定般地不再做聲,跟這種人辯論,太沒趣了。

範如圭臉面微熱,敢怒不敢駁,畢竟他只是小小的校書郎,人家能說他,他卻不能說重話,只能硬生生忍下這口氣,心中暗自問候呂好問的女性先輩。

王秀亦是眯着眼瞼不言不語,卻觀察着殿中局勢走向,心下緊張地盤算利害得失,最重要的是趙諶出手了。

他的處境相當爲難,反擊不能太重也不能輕,讓他一向舉重若輕的心態,起了某些急躁的變化。

範如圭忽然附身,高聲呼道:“陛下,和議可籤,但虜人必須歸還燕山以南,奉天朝爲正朔。”

趙諶見他聲色俱厲,淚流滿面,不覺動容,溫聲勸慰道:“卿家平身,朕知卿拳拳之心,甚是欣慰。”

第1376章 殺張通古第1015章 選擇第131章 帝姬第1490章 四方開戰第1053章 俊傑的對話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957章 黨家兄弟第1028章 遭遇伏擊第198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0第16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第70章 倒黴的孩子第277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1412章 禍起江寧之楊沂中出馬第1471章 玉門第1245章 衆人的別樣反應第775章 羣魔亂舞2第1658章 北方割據形勢第125章 集英殿唱名第84章 美人如花第1328章 北侍軍都指揮爭端第275章 革新前的一點嘗試第51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1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第1122章 對西北穩定的謀劃第1183章 北伐的開始第56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9第648章 王秀論兵2第82章 瘋狂的陸天壽第1293章 血色驕陽之射殺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59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2第923章 正式開戰開始的結束第716章 書院的發展第898章 絕地之戰4第1371章 張過的應對第779章 王家內眷2第900章 絕地之戰6第1174章 宮變1第635章 邱雲的忍耐第50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2第1286章 血色驕陽之危機第386章 轉折時刻6第1161章 中秋之變10第1001章 勸降第1179章 宮變6第1311章 血色驕陽之景波的打算第29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5第204章 回鄉1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1063章 封元掛帥第787章 好戲出場第543章 處罰第1072章 最後決戰9第390章 轉折時刻10第856章 趙柔嘉的不滿1第1061章 培養岳飛第1540章 各有算計第1317章 美談第1333章 南北重臣的勾結第1429章 禍起江寧之大定第1149章 南北戰略態勢的較量第239章 利國風雲19第1586章 決戰之揭開大幕第58章 宛丘縣第250章 兵權的算計第222章 利國風雲2第1534章 瞭解趙福金心結第850章 西征的廷議第856章 趙柔嘉的不滿1第316章 東京保衛戰5第210章 丟人的哥剽悍的姐第625章 新山長之論第1351章 趙柔嘉的損招第1130章 搏一搏第574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9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1524章 溫順的王新真第484章 胡風又起第862章 西北風雲起第1519章 強悍的草原野蠻人第1164章 太子監國第9章 文會第1403章 禍起江寧之玉陽宮解圍第212章 有點不太對勁第1604章 決戰之第一天第814章 青君的規勸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1146章 經營海外的成效2第405章 王秀的失態第210章 丟人的哥剽悍的姐第648章 王秀論兵2第626章 風雲又起第58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1第140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1124章 離鄉第380章 王秀的路第1059章 王秀的怒第387章 轉折時刻7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第1404章 禍起江寧之民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