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口水官司

如此莊重的場面,作爲大宋行朝的宰相,放肆地大笑是非常無禮的,在場的王倫、張浚等人非常驚訝,張通古卻隱約察覺不對,似乎感到當年王秀的強勢。

這可不是裝出來的,而是歷經殺伐上位者所獨有,是發自內心對別人的輕蔑,任你學不來。

“王相公何故發笑,難道南朝不知接待上國使臣禮儀?”張通古一陣心虛,但他還是硬着頭皮質問。

王秀的笑聲充滿了譏諷和嘲弄,他不屑地看着張通古,好不容易止住了笑,道:“忽然,想到了賣油郎獨佔花魁,一時覺得好笑。”

這話,真的很讓人無語,你在那麼莊重的國事談判中,竟然去別的事情,還是那風月破事。

哦,賣油郎獨佔花魁,別人沒有聽說過,這橋段還得幾百年後纔出來,卻不代表別人不明白意思。大家撇撇嘴,你想也就想了,也別當面說出來啊!連自詡無賴的王倫也很無語,就不要瞪眼吹鬍子的張浚了。

張通古臉色頓時黑了下來,冷冷地道:“王相公一心二用,在下相當佩服,但在下卻沒時間聽市井趣事。”

“民生趣事和國事息息相關,張侍郎自詡薊北賢才,怎麼在女真汗廷就不去傾聽民聲,難道真是沾染腥羶久了,就不承認自家祖宗?”王秀笑的很溫和,嗓音也很圓潤,但那口氣損人啊!簡直是挖了人家祖墳。

張浚撇撇嘴,強忍住笑意,王文實這廝罵人不帶髒胡,真不是個東西,不過他也很樂意聽到,解氣啊!

王倫早就嘴角直抽,忍俊不已,尼瑪,王相公也太損了點,這裡是尚書禮部大堂好不好,作爲大宋朝廷的副相,稍存朝廷體面。

張通古臉色發黑,他早就領教過王秀厲害,還真被諷刺過貳臣,典宗忘祖的破落戶,早就是三尸神暴跳。

但是,他也算是人傑,明白王秀在激他,斷不能失去分寸,強忍口氣道:“口舌之爭乃小道,如今四郎君率軍南下,勢如破竹,還望王相公速斷。”

“錯了,速斷國事是天子和兩府,並非在下。”王秀似乎心不在焉地道。

“久聞南朝辦事拖延,恐怕四郎君抵達淮上,你們還沒有商量出個結果。”張通古可算抓到機會,彰顯大金的赫赫軍威。

“我倒想,兀朮能來行在最好,省得我率百萬大軍去請。”王秀倒是正經了許多。

張通古一陣切牙,來和打完全兩個概念,他豈能聽不出王秀意思,損人還是文質彬彬的,他也不做口舌之爭,哼了聲道:“大金收復失地,南朝卻趁火打劫,入侵我河東軍州,我家郎主想問趙家天子,爲何要侵我疆土?”

“胡言亂語,分明是你等犯我疆土,佔據燕山兩河。”張浚大怒,幾乎拍了桌子,他最看不得貳臣的嘴臉。

王倫瞥了眼張浚,暗罵這廝比王秀還不如,現在可不是潑婦罵街,你這廝不能沉住氣,外事豈能輕易發怒?王相公一副無賴模樣,但那有着天朝上國的氣度,說白了就是策略,從身份上蔑視對手,佔據優勢的心理地位。

王秀卻跟沒事一樣,平靜地道:“看來張侍郎的書,真是看得太多了!”

過猶不及,張通古知王秀在罵他,但他似乎佔了上風,河北河東的割讓,那是南北盟約的基礎,容不得王秀辯白,他陰沉沉地笑道:“河北是叛臣訛魯觀、撻懶等人私自割讓,大金郎主不過是收復河山。”

“嗯,我明白了,郎主和都元帥府白紙黑字,也就那麼回事。”王秀似乎煞有其事地頷首。

張通古多次通使,臉皮是練的通透,並不和王秀直接辯解,而是老神常在,反正老子這邊兵強馬壯,一切以實力說話,我把你打的頭破血流,你就是再口吐蓮花有何用?最後還不得給我老實地簽字畫押。

他也算看明白,逞口舌之快,他還真比不得王秀。

王秀深深一嘆,臉色惋惜地道:“大宋天子爲南北盟好,生民得以休息,頂着朝野士民的非議,罷戍河北以示好於貴邦,哪想到貴邦郎主一意孤行,率意行事。天子爲體恤生民,傳召各部退到沿河,左副元帥郎君竟然率軍步步緊逼,令天下士人寒心啊!”

張通古忍不住一陣發暈,你大宋趙官家體恤生民,倒是大金郎主殘暴不仁,他忍不住道:“王相公自重,大金皇帝陛下,豈是你能議論的。”

王秀玩味地看了眼張通古,撇撇嘴笑道:“大宋乃華夏正統,堂堂中央帝國,天子宰相等同方國君侯,怎麼不能說你家郎主了,哦,難不成有聖人騎青牛出燕山,化方外不毛之地?”

王倫乾咳兩聲,嘴角不住顫抖,低下頭撇嘴,張浚也捻鬚讚歎地看了眼王秀,這個同年雖然爲人不咋地,今個卻讓他看着順眼。

王秀所以調侃,甚至拿老子出潼關化胡典故,根本原因很明確,就是告訴張通古,不要拿雞毛當令箭,大宋朝廷正統地位絕不可動搖,一切實際利益決不讓步,別想多了。

張通古眼皮子一跳,想到在開封時的驚嚇,不由地道:“王相公,趙家氣數本盡,全賴我主仁德,宗廟得以保全,苟延殘喘於江南,竟大言不慚談什麼正統,大金兵強馬壯,四郎君馬上要飲馬大河,可不是動嘴皮子的時候。”

王秀臉色一變,正色道:“名不正則言不順,無家即無國,有些事是不能談的,你家左副元帥郎君要來,那就讓他來,我能打敗他兩次,就能敗他第三次。”

“好,說的好。”張浚忍不住撫掌高呼。

張通古嘴角一抽,王秀的強勢讓他心有餘悸,他並沒有奢望大宋行朝全盤接受,但王秀的生硬態度讓他不爽,又有些無力下口的感覺,口吻生硬地道:“還望王相公三思。”

“稱臣就別提了,遣返撻懶也不要妄想,府州路早就歸了陝西,至於歲賜還是可以商量的,增加個一兩萬錢也行。至於倡議北上河東的大臣,簡直就是開玩笑,你能深入淮南,怎麼不讓我去燕山、上京?”

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641章 京東破第116章 三遇趙楷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985章 瀚海輜重轉運線第906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1第1380章 禍起江寧之端倪第786章 強硬手段的準備第1487章 學院派分裂端倪第1139章 大用史浩第541章 衆人沉默的原因之一第1168章 壞了規矩第1635章 決戰之防備第941章 兩種戰略分歧第1282章 血色驕陽之高平之殤第26章 莫言的愁和王秀的笑第717章 行朝的發展第1058章 禁軍的矛盾第1444章 論功行賞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強勢第315章 東京保衛戰4第140章 總理各國事務公署第55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第244章 到詔安的時候了第818章 丹青史冊的獨傳第1454章 太吃癟了第1108章 夏殤之逃命第1140章 應對危機第975章 中路的攻勢第61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1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1054章 君子之戰第891章 對宇文逸的期望第356章 東京保衛戰45第48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第1660章 天子的疑慮第1568章 饑荒瘟疫嚴峻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1512章 王新真的智慧第111章 夏殤之 高升的妥協第11章 九步成章第1080章 最後決戰17第1002章 李仁忠的謀逆第1589章 決戰之心計第62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5第98章 商水縣的博弈9第1209章 宇文虛中的決然第359章 東京保衛戰48第765章 士人的矛盾第299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8第539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第1580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894章 入套第1454章 太吃癟了第1562章 送別高升1第466章 歐陽澈的投效2第552章 謀劃杭州8第1292章 血色殘陽之暗箭第1262章 血色驕陽之冒進第377章 知孟州軍州事第468章 波瀾又起1第1393章 禍起江寧之等一個人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929章 王秀的漢聯邦理想第436章 拿下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4第58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5第62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8第408章 真珠被刺第51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2第223章 利國風雲3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1552章 岳飛的妥協第729章 上清雲霄觀2第19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2第1165章 棒打出頭鳥第1096章 要回行在了第972章 西北成敗在於鹽州第71章 人生意義第81章 要成爲女漢子第746章 趙柔嘉的不情願第1031章 党項人的悲哀第1646章 撥亂反正第304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1第770章 轄裡的陰謀第58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1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1140章 應對危機第1530章 當爹也不容易第81章 要成爲女漢子第886章 風起平羌城第1625章 決戰之殺神景老五第22章 家庭的溫馨第1081章 最後決戰18第1052章 石包寨第162章 羣英會第1527章 挑唆第321章 東京保衛戰10第93章 商水縣的博弈4第895章 絕地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