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3

朱璉心下一動,秦檜說的是有道理啊但她還是不以爲然,淡淡地道“兩路剿賊,能者建功,尋常道理,實不足爲,岳飛能做到連戰連捷,也是不容易的。

秦檜似乎還想說些什麼,嘴脣煽動幾次,卻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嚥了下去。

“王躞轉一官,朝廷不做傳檄天下,秦相公以爲如何”朱璉瞥了眼秦檜,他明白秦檜袒護殿前司,但她深蘊王秀的告誡,一碗水端平了,別聽兩府那幫人的小算盤。你有能力,沒能力滾蛋,多事之秋需要真正的大將,而不是維繫軍派別,搞什麼內軍壓外軍,外軍制內軍,但她還是退了一步。

既然朱璉決定,秦檜還能說什麼,只好躬身道“娘娘金玉良言,臣自愧不如。”

杭州

“先生,兩府公函。”宗良風風火火地走入杭州州衙公廳,把手的火漆密封官塘遞。當然,他作爲機宜字,早把官塘開了封。

王秀接過公,一目十行地看了,重新遞給宗良,笑道“洞庭大捷,果然沒讓我失望。”

宗良接過一看,笑道“嶽太尉獨成全功,先生慧眼識人。”

“平定數路叛亂,剿平楊幺逆首,或許,嶽鵬舉真是一員大將”王秀嘆了嘆,又搖了搖頭,眉目間有些遲疑。

宗良見王秀神色寂寥,不由已覺得怪,道“嶽太尉剿滅賊寇,穩定荊湖,先生爲何不悅”

王秀看了眼宗良,沉吟半響才嘆道“獨全功,非大將善終之道。”

宗良懵然驚詫,王秀的意思非常明確,木秀林風必摧之,他驚訝地道“數年禍亂,一朝得解,此乃百姓之幸,朝廷之福,先生知人善薦,能和善終牽扯”

“嶽鵬舉是帥才,可以擔當方面大任,但他不懂政治,爲人急躁,恐怕會誤人誤己。”王秀搖了搖頭,不要說岳飛了,是曲端、王淵兩位名將,要是沒有他的保護和遷,恐怕早被人構陷隕落了。

“嶽太尉豪邁,縱有小瑕亦不能大義,先生量才而用,何故說誤了他。”宗良以事論事,不偏不倚地評論了句。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嶽鵬舉獨成全功,這是敗亡之道,大將運籌在外,能有幾人獨善其身,連我也不能不獨善其身。”王秀微微蹙眉道。

宗良似乎有所悟,道“先生說的是,力挽乾坤,再定江山,升無可升、賞無可賞。”

“你只看到皮毛,未曾管窺其天下好事,哪有獨讓一人篡取的道理,我要不出來,讓別人分一杯羹,恐怕要落下商君下場。”王秀眉頭微蹙,慢悠悠地道。

“嶽鵬舉剿滅數路盜匪,是有資歷成爲都校的大將,爲何朝廷要殿前司入兩湖是有人想重振殿前司,以內軍壓制外軍。他要是聰明,該稍稍謙讓,勒兵不進、扼制河道,全力支援王躞掃蕩殘匪,成皆大歡喜局面。”

“如今可好了,王躞臉面盡失固然不好看,但兩府有人更不好看,殿前司大將必然嫉恨。其實,我必然要保下嶽鵬舉,沒有別的辦法,畢竟他是我舉薦的,嶽鵬舉如此不自知,不會做人道理,實在是讓我失望,恐怕某些人會遷怒我。”

宗良大爲驚悸,絕沒想到背後隱藏的危機,王秀也會被牽連,一場大勝仗固然有岳飛的不對,但要說牽連王秀,實在讓他想不明白。朝廷風雲詭秘,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王秀能走到今日實屬不易,甚至連新軍制也給了他人,他忽然感到,自己差的太遠,很多事情根本看不明白。

“可惜我知嶽鵬舉之長,卻不料他的短處,爭一時快意功業,卻不知有時候走的太快了,反而不是件好事”

王秀建議用岳飛平定各處匪患時,的確是忽略了這位令他敬仰大將的性格,深感不易節制,如要給岳飛戴緊箍咒,那等於限制了岳飛的成長,甚至逼迫岳飛走到他的對立面。最終,岳飛很有可能躲不過歷史宿命,儘管物是人非,但人的命運卻有與歷史着驚人的一致,他不能不深以爲憂。

“自公,嶽太尉正領鎮南軍節度觀察留後、封開國縣侯爵位加食邑六百,戰果卻沒有發往各軍,便可看出朝廷的不滿。”

王秀眉頭一挑,笑道“對,很對,朝廷也很不滿意,往下說。”

“嶽太尉剿滅江南西路、福建路幾股流串軍匪,朝廷不吝賞賜,得以位列都校,剿滅楊幺,穩定沿河後方,大功一件,是給個節度使,開國郡公也不爲過。朝廷竟然給南鎮留後、縣侯,並未申斥王躞,反倒是賞賜轉官一階,可見是兩府宰相的不滿。”

王秀輕蔑地笑了,淡淡地道“有些人太自以爲是,認爲自己纔是爲國,殊不知愚蠢到了極點。你去草擬官塘,請朝廷調嶽鵬舉入兩浙路平匪。”有一句話他沒有說,能發出這種官塘,定然是朱璉做了讓步。

有王秀坐鎮,兩浙路哪有匪患啊宗良一陣牙疼,王秀對岳飛的期望,還不是一般地高,竟然把這廝調到身邊保護,但他相信還有另一層深意,只是看不太明白。

岳飛在政治太白癡了,毫無進退謀劃,不知能不能消受王秀好意。

“不說這些煩心事了,李子、官敬叔很不錯,幾年來歷練的很好,進退有度,章法規矩,水軍一蹶而,是不知道長島、沙門島和崖州水軍大寨怎樣了”

“三處水軍大寨都在進行擴建,官太尉已經去了崖州,招募嶺南水軍吏士正在進行。但是,李太尉說水軍大寨用鐵軌實在奢靡,恐怕經費承擔不起。”

“李子太小家子氣,水軍器械貨物下船,不用鐵軌絞盤,豈不是太慢了給他說不要怕花錢,我要的是效果,沒錢去找沈識之,那可是大財主。”王秀笑了,他非常重視三處水軍大寨,每處大寨都有不同的戰略目的,事關南北戰略大局,一點也馬虎不得。

第1366章 強攻第1558章 張過的仁慈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977章 任得敬的奸猾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1002章 李仁忠的謀逆第971章 王秀的觀風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1286章 血色驕陽之危機第1421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6第457章 南遷10第1055章 拿下第537章 復出第48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第1334章 大德高僧第831章 去還是留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716章 書院的發展第1327章 朱璉的責備第1180章 宮變7第1083章 窮途末路第486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第1395章 禍起江寧之宣德門內第60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7第49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5第57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8第1436章 坦白第1267章 血色驕陽之不妙的局勢第1199章 夫妻鬥氣第1407章 禍起江寧之看誰棋高一着了第1251章 後發制人第1080章 最後決戰17第1279章 血色驕陽之生死之間第1210章 火煉第1634章 決戰之歸降第539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第1674章 王秀入行在第1560章 大勢已去第1052章 石包寨第1589章 決戰之心計第150章 天道聖人門下第1242章 審問第220章 大捷第305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2第351章 東京保衛戰40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329章 東京保衛戰18第1226章 王家兩位姐第825章 王家內眷齊聚第56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3第1106章 夏殤之算計第1315章 朝野大譁第1255章 護教道君第1497章 大姐和女兒要來了第82章 瘋狂的陸天壽第657章 京東反攻第1496章 奮進的十一行營第1265章 血色驕陽之秦會之心思第55章 小丑而已第733章 上清雲霄觀6第40章 煩擾第443章 摘果果和刮刮肉第729章 上清雲霄觀2第1437章 論是非第990章 陰險的任得敬第1271章 血色驕陽之讓執政們頭疼的破事第72章 陰險的張啓元第25章 人生第二桶金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44章 有琴莫言的心1第460章 南遷13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127章 聲名鵲起1第1484章 河西反擊開始第1646章 撥亂反正第454章 南遷7第671章 宗姬迴歸的反應第1278章 血色驕陽之 壯烈的天武第七旅鎮第1217章 相互的算計第883章 西北戰事的開端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19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5第1017章 受降之亂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733章 上清雲霄觀6第20章 姐弟的謀劃第952章 朱璉的無奈第1663章 王家代趙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第1079章 最後決戰16第143章 爭權奪利的開始2第131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49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6第302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1第794章 朱璉的出場第897章 絕地之戰3第236章 利國風雲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