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謀劃杭州1

宗良耐以尋味地瞥了眼鍾離秋,真是好香的馬屁,自嘆弗如啊!鍾離睿的本事,不能不讓他生出無限感慨。

王秀名聲日隆,對阿諛奉承早就見怪不怪。不過,鍾離睿不露聲色的馬屁,讓他甘之若飴,還是含笑消受了,非常高興地笑道:“他日新政實施,你少不了要擔當大任,可不能有絲毫懈怠。”

“大人吩咐,在下自然鞍前馬後,但子善兄、盈叔兄都是當世俊傑,在下自嘆如螢火皓月,實在慚愧!”鍾離睿自然欣喜,但當着宗良的面,謙虛還是有必要的,那是會不會做人的問題。

王秀含笑點頭,道:“你在朝中和範覺民、蔡易之、沈識之他們深交,可知他們能否爲新政盡力?”

宗良臉色一變,立馬緊閉嘴巴子。

鍾離睿也是瞳孔緊縮,心下閃過千萬念頭,王秀公然在他們面前坦白,到底是何用意?太詭異了點。當前正直天子聘婦前夕,兩府和三省尚書格局穩固,王秀又重新出山之際,不應該重新分配利益啊!

他心中詫異,嘴上卻說道:“三位都是當今大賢,獨當一面的人物,善加利導,自然能爲新政盡力。”

好個善加利導,王秀瞥了眼鍾離秋,果然是鍾離秋的子侄,說話當真滴水不漏。他並非對三人有嫌隙,一旦他重新出山主持改良,首先要選準人才,但朝野權力格局固定,絕不是隨意打破那麼簡單,牽一髮而動全身啊!

經過長期的相處,張邦昌、劉豫、趙鼎、張浚等人要麼不堪大用,要麼和他格格不入,秦檜也僅是他的盟友,並非穩固的投效。新政的實施千難萬難,沒有得力人手顯然不行,絕對會重蹈拽相公的覆轍,他已經開始考慮。扶持沈默、蔡易、何爲儘快獨當一面,甚至入兩府給他助力。

“當前,最緊迫的是廣開財源,扶持工商,沒有錢財,其他毫無意義。”

“大人,擴建水軍雖好。但經營南海,恐怕對朝廷名譽有損。”鍾離睿支持王秀不假。但他對掠奪仍然有心結。

宗良卻淡然一笑,道:“堂堂華夏,央央中國,本就是天下正統,四夷歸附爲我所用,也是天道正途。”

王秀滿意地頷首,宗良並不算是優秀,但勝在受他影響深,辦事四平八穩。頗符合他的心意。

“涌叔,過幾日秦大人會舉薦你,再去地方歷練。”王秀若有所思地道。

鍾離睿一怔,他纔回朝兩年,又要出知地方,王秀到底是何打算?大郡守臣顯然不是,他還沒有十足資歷。當年王秀經過七八年磨礪,立下顯赫戰功,又有治理利國的政績,才外放孟州,他二十餘歲沒有太多政績,不足大任。

“大人。我暫時留下朝廷。”鍾離睿回答的很堅決。

“也好,我也會請郡。”王秀看了眼鍾離睿,又是一顆重磅炸彈。

絕對是晴空霹靂,鍾離睿和宗良不約而同,驚詫地望着王秀,怎麼也想不到王秀會請郡。既然已經提出改良,爲何還要離開廟堂。似乎有點說不通啊!

“大人坐鎮行在,怎能輕易外出?”鍾離睿嗓音有點發顫,他很不願意王秀離開中樞。

宗良似乎有點想法,遲疑地道:“先生,新政實施需要緩衝,一郡一路試行,坐鎮行在從容調度,何必請郡。”

鍾離睿一下明白過來,自己當局者迷,王秀名爲請郡,實則親自去試行新政,但其中還有和目的,他就想不明瞭。

王秀並不解釋,請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也是他認爲必須要走的路。兩府重臣對軍制沒有太大異議,相信朝野也折騰不起浪花,經濟卻是重中之重,連同官制要觸碰很多人的利益,不能慎之又慎。

雖說,興工商、拓海路,是大家都能得利的好事,只要不是食古不化的書呆子,他們暗中叫好還來不及,怎麼會竭力反對?相信也就是風言風語,一旦形成風氣,那些世家必然趨之若鴻,唯恐分不了一杯羹。

但是,經濟改良不單是興工商、拓海路,涉及面很廣,必然觸動土地,那可是大馬蜂窩,連帶官制牽連到世族和個人利益,關乎身家榮辱興衰,牽一髮而動全身,一不小心會遭到全面強烈的抵制。

歷代變法成敗,關鍵就在根基的改變上得失。以蟄居三十年積澱,博天下賢者名望的王安石,未曾涉足官制,卻還觸動了世家利益,不得不辭去相位,神宗皇帝貴爲一國之君,獨立推動着官制變革,直到駕崩也沒解決實質性問題,反而越改越糟!

他自信具有傑出人物所不具備的知識,入世三十年,一直沒有停止過思考,不斷總結歷代變法成敗,牢記物極必反的古訓,拔苗助長得不償失,沒有經過工業時代就不可能有信息時代,一個沒有物資、思想沉澱,做任何事註定都是海市蜃樓,只能是炫目的一瞬。

一切不能操之過急,才選擇了循循漸進,思想上慢慢培養,經濟上慢慢扶持,選擇一個地區紮下根,在真正的革新來臨前,儘可能不吸引太多眼球。當然,選擇溫和的推行,也是爲了掩飾真正的目地,真正的目地,只有他一個人清楚。

正是這種心情,他決定暫時避讓,親手去樹立一個樣板,新政全面實施打物質鋪墊。

“不知大人請何郡?”鍾離睿倒底是反應機敏,既然王秀主意已定,退而求其次,想從側面瞭解王秀打算。

“杭州。”王秀沉默良久,緩緩吐出兩個字。

鍾離睿眉頭微蹙,劉豫知杭州多年,沒有任何顯著政績,

依例當回朝述職,王秀請郡杭州亦無不可,他細品其中滋味,

隱約明白王秀請郡杭州意圖。杭州是兩浙路最發達的軍州,海事司最大的路局所在,也是最大的貿易港口,水軍重要的駐泊區域,恐怕王秀對杭州期望極大。

此時,王秀的思緒已經不在他們身上,他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如何給朱璉解釋,如何妥善安排行在事務,如何填補他外放後的權力真空,還有張啓元。

第1351章 趙柔嘉的損招第743章 謠言起第30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2第680章 兩銀法1第695章 李長昇南下第1127章 推動變革第130章 爲天子開源第59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6第444章 成功後的哀傷第862章 西北風雲起第863章 胡風再起第692章 李綱的到來第1670章 該走的就要走第977章 任得敬的奸猾第251章 人就是這樣第2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第876章 殘酷的殖民戰爭1第1292章 血色殘陽之暗箭第178章 秉燭夜談1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114章 王記百貨的展望第931章 吳宣的機遇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1497章 大姐和女兒要來了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1380章 禍起江寧之端倪第254章 離任第1434章 少年輕狂時第48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第1236章 佛道大辯論2第480章 錦衣夜行4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8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59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4第743章 謠言起第351章 東京保衛戰40第248章 亂套了第348章 東京保衛戰37第1520章 謀劃草原的平衡第105章 若要兩情長久時第784章 反擊第863章 胡風再起第29章 波瀾不驚第1100章 夏殤之追殺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766章 王秀的勢第975章 中路的攻勢第842章 士人的支持第433章 和談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86章 對未來的規劃第416章 正是豪情迸發時第404章 商水人的驕傲第633章 大宋侍衛水軍出戰第156章 紅燭下品佳人2第874章 趙柔嘉的居心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1248章 保皇一方的反應第551章 謀劃杭州7第949章 探望第835章 我會回來的第743章 謠言起第1156章 中秋之變5第1297章 血色驕陽之烏烈吃虧第751章 口水官司第53章 要你的命第111章 夏殤之 高升的妥協第18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352章 東京保衛戰41第533章 大宋新的開端2第1133章 王秀對禁軍發展的規劃第240章 利國風雲20第61章 解試1第49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8第879章 王秀對皇室的長遠打算第1302章 血色驕陽之土丘第306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3第1665章 趙炅尋根第1596章 決戰之右翼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114章 王記百貨的展望第806章 王秀反擊的開始第115章 一場必然的相遇第682章 歸還河北的爭論第421章 繼續的戰鬥第265章 一場政治鬥爭7第781章 打算第632章 偷閒幾日第1255章 護教道君第1510章 闖大禍了第1682章 疆域第1308章 血色驕陽之土丘血戰第58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4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50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7第417章 破南薰門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765章 士人的矛盾第894章 入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