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

“革新編制、精選吏士,集訓將帥、培養新人。”王秀目光中充滿了興奮,軍制革新阻力最小,他經過深思熟慮,認爲經濟上的革新,實際早就有了鋪墊,需要某個臨界點去啓動,禁軍已經影響到國策實施,到了不能等的程度,他決定先從軍事上着手。

“禁軍番號繁多,都統制、各軍統制、正將互不相統,很難節制諸軍,每戰雖有十倍於敵,將帥卻各主進退,被敵軍各個擊破,導致朝廷屢屢受挫。我看,禁軍應建立一整套新軍制,即可防範五代將帥專擅,又可臨陣上下令行禁止,進退如一,以少量精兵擔負重任。”

“設立將帥上下節制的方面都司,是爲節制方面戰事的衙門,下設軍、旅、營三級統軍將帥,以代替將兵法。都指揮使爲主將,使副、都虞侯爲輔佐,軍、旅設立都參軍和副都參軍營設行軍參軍,參與軍機,輔佐主帥決斷。”

“都參軍,參謀官?”張叔夜詫異地望着王秀道,參謀官是有,那都是大帥徵辟的能人志士,王秀明顯有目地參軍和參謀官明顯不是一回事。

“參贊軍機,本朝大將多用公使錢招募參謀官,但他們沒有經過系統培養,大多不能勝任,也就是聊生有無。我想都司和軍以上設都參軍,營設行軍參軍,參軍官由專門學堂培養,將帥必須有擔任參軍的資歷,否則不予提拔。”

張叔夜點頭稱是,將帥用公使錢招募能人奇士,拿朝廷的錢培植本人的勢力,尋常時候倒能容忍,但天下紛亂,將帥權力日重,身邊聚集私人智囊,絕不是朝廷想看到的。他似乎有點理解王秀用意,建立參軍制度代替私幕參謀官,讓參預軍機的幕僚成爲由朝廷任命的將帥,還必須有朝廷培養出來,讓他拍掌叫絕的是,隱隱有將帥與幕僚輪換擔當,很大程度避免將帥長期統軍的弊端,更避開了朝廷對將兵法的疑慮,部隊的規模可以擴大些,各部能夠獨立迎戰金軍。

“將帥官制簡化,廢除散階,設官、職、階,將帥授任不得由節級提任,將校選拔一律由朝廷設置各級武學堂授業,合格者授予低級將校官職,優等俊秀人才貼閣職,儘可能提高將帥決斷能力。”

“再把虞侯從掌兵官拿出,徹底恢復唐代監察軍紀職責,由兵部直接掌管,用於監督主帥,形同知州和通判。”

“朝廷以樞密院掌兵符,設都參軍司,掌各都司都參軍使,兵部主管各都司都虞侯監軍。各級將帥層層統轄,主將統軍,使副治軍,參軍使謀劃,都虞侯監察軍務。凡大軍調令,有聖旨、樞密院虎符、兵部節令,都虞侯副署,到達軍中,須得主將,使副、都參軍、都虞侯四人揭令,主將簽印、使副具名,都參軍籤令,都虞侯監管,缺一不能調兵。”

“徐徐試行,倒不失穩妥之法。”孫傅點頭稱是,他是文官不假,卻也看到其中精妙處。

他對王秀的軍制革新再不牴觸,甚至有很多贊同,將帥是上下節制,但又把掌兵、監察、軍機分開,那是結合將兵法和行營軍制的有點,分而不破、合而不統。文官的控制力加大,實際加大朝廷掌控力。

“此法甚善,恐邊帥不願!”張叔夜憂心重重,他看好軍制革新,儘管軍制有恢復熙寧前的痕跡,但不可否認有利朝廷,他所擔心是將帥不滿。

李綱眉頭微蹙,厲聲道:“朝廷大將,怎能不服朝廷調遣,若有,早察覺也是國之大幸,天子自有雨下利刃。”

果然是殺氣騰騰啊!王秀知道幾位爺都是當世的人傑,有他們的認可,看來自己推動軍制變革,阻力不算太大。如今,女真人每年都搞點動靜,大事沒有小事不算,邊帥權力日增,他的打算很簡單,與其讓邊帥隱性權力不斷增加,不如給你權力,順便再權力中下個套子,揖讓將帥從容統兵,又讓文官治軍有法可依。

“下官估算,經精選吏士,算上行在駐紮兵馬,內外可保留馬步軍近四十萬,水軍八萬,至於戰時可以簽發保甲丁壯,朝廷能省下大批錢糧。”

“樞密院會同三衙共議,以策萬全。”李綱一片公心,老城穩健提議。

王秀撇撇嘴,心裡很不樂意,他沒有聽出李綱並非針對他,而是爲了爭取高層將帥支持心意,沉聲道:“兩府決斷,將帥怎能參與?”

“也好,那就兩府商定章程。”孫傅也不願將帥參與,這種事主動權應把握在士人手中。

“嗯,可以先從行在兵馬和水軍開始。水軍脫離侍衛步軍司,單獨成立侍衛水軍司,下轄南、北船隊,侍衛馬、步、水三軍爲新三衙,殿前司爲天子衛率。”

朱璉通過珠簾凝望王秀,感到沉寂了這幾年,突然拋出變革,她竟然沒有一點暗示,開始還有點擔憂,但沒想到王秀先談軍務,很簡單地達成目的,讓她稍稍放心。

但是,最核心的還是經濟和政治變革,更是人們最關心的,稍有不慎會被羣起反對,慶曆、熙寧事不能不防,她擡高嗓音道:“立新官制、選斂賢能。有待怎說?”

衆人個個猴精,哪能不明白怎麼回事,一個個臉色木然,等候王秀的解釋。

王秀見孫傅、唐格等人木納而立,心裡不免鄙夷,沉聲道:“當務之急,是要恢復祖宗設官法度,釐定差遣,減少官衙,立大典,祥定省部律法。”

“祖宗之法在官衙制衡,消減官吏已經不易,減少官衙似乎不妥?”孫傅不提出異議。

“世上萬物皆可變,唯有制衡之理斷不可變,但並非是固步自封,多事之秋,減少官衙勢在必行。”

秦檜暗自搖頭,看來王秀推行革新,是要觸動很多人的利益,勢必面對整個大宋官僚集團,他很不看好前景,歷代改制成少敗多,即便是成事,也不免落的慘淡結局,爲他人做嫁衣。

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1546章 壓力第59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6第20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3第28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3第1422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7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231章 利國風雲11第1680章 入京第1650章 戰後會商第187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9第1342章 兄弟再次匯聚第1250章 竟然和虜人勾結第1400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4第708章 上陽宮的談話第322章 東京保衛戰11第313章 東京保衛戰2第334章 東京保衛戰23第625章 北方的局勢2第28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0第373章 再作打算第1552章 岳飛的妥協第551章 謀劃杭州7第1615章 決戰之兀朮的嘆息第1453章 風動第998章 戰爭的轉機第60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4第1564章 蝗蟲般地草原人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1633章 決戰之輕快第226章 利國風雲6第206章 回鄉4第1523章 女兒長大了第1460章 朱璉的哀求第1524章 溫順的王新真第114章 王記百貨的展望第1166章 倒黴的万俟禼第56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4第16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第58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7第1628章 決戰之死志第321章 東京保衛戰10第1105章 夏殤之包圍第790章 王家人的擔憂第19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3第1662章 解密家事第342章 東京保衛戰31第916章 李乾順要完了第82章 瘋狂的陸天壽第214章 戰1第52章 毒辣的張啓元第1352章 王新真的睿智第1315章 血色驕陽之大敗第1246章 捕拿第1626章 決戰之徹底失敗第811章 朱璉的思量第674章 南安北亂第1316章 兄妹算計第1224章 人心無止境第413章 凋落第318章 東京保衛戰7第1365章 犧牲第1085章 還是封元出馬第974章 意料之中的戰略第1132章 李長昇的前途第17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1第445章 趙構的被動第1370章 老將的即將落幕第1340章 王秀的偏袒第704章 吃酒第1199章 面子問題第882章 北上第310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7第263章 一場政治鬥爭5第538章 王秀的宏圖大志第274章 不是報復的時候第585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0第1501章 河西捷報2第1210章 火煉第1626章 決戰之徹底失敗第363章 東京保衛戰52第1395章 禍起江寧之宣德門內第121章 太子聘婦第89章 張啓元的算計第438章 出戰第1054章 君子之戰第1009章 江雲的翻雲覆雨第254章 離任第164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第1160章 中秋之變9第1647章 邊事未靖行在波瀾起第314章 東京保衛戰3第1608章 決戰之張過的志向第1285章 血色驕陽之炮灰第1067章 最後決戰4第1060章 兩位都指揮的難處第60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6第49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4第750章 王秀對戰和的打算第44章 有琴莫言的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