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大人慧根,令在下汗顏!”許翰意味深長地望着王秀,似乎有一絲讚歎,細細品味卻又不盡然。
宗澤慢慢頷首,他體察民情,相當的憐惜生民,也認爲天下大亂生靈塗炭,真的需要休養生息。但是,做爲朝廷大臣,五路節帥,絕不能容忍河北、河東盡陷,二帝北狩的恥辱。所謂憂民,只是在完成大業後,竭力去補償的事,絕非忍受而起,當下道:“各路大軍枕戈待旦,不知兵鋒所向,恐怕日久生出貪逸,還望處置司決斷。”
“戰和在兩府,下官也靜待朝廷旨意。”王秀不鹹不淡地迴應,他何嘗不明白宗澤在激他出戰,又豈能上這個惡當。
“虜人新敗,河北義軍紛起,正是收復失地大好時機。大人奉旨以執政假節鉞,領江北事務處置司,還請傳檄大將會期北上,必可成大事。”宗澤仍不死心,開門見山地逼問王秀,要王秀表明態度。
王秀深感不悅,宗澤也是睿智之士,在他心目中絕對是高貴的存在,爲何執念那麼強,你就不能耐心等等?看看這場戰爭打的,有取得勝利的希望嗎?京西會戰大宋彙集曲端、王淵的精銳,先後投入十八萬大軍,粘罕投入的馬軍僅有不足四萬,步跋子兩萬,還能匆匆退卻,你深入河北大平原怎麼打?你拿什麼跟人家打?
他還是照顧宗澤顏面,稍加沉吟才道:“虜人並未傷筋動骨,朝廷一大軍旦北上,將會面對十餘萬鐵騎,別的不說,短短數十日,江北倉稟消耗一空,哪裡拿出千萬金供給軍需,還要從長計議。”
“王大人言之有理!”許翰輕輕一嘆,不能不承認王秀說的有道理,打仗就是拼實力,他作爲留守大臣,豈能不知這場戰爭,把開封豐厚的存糧消耗殆盡,僅夠開封士民兩月用度。幾十萬大軍北上,消耗絕非一點半點,大軍無糧的後果任誰都明白。
宗澤不滿地看了眼許翰,當年意氣勃發的人物,如今淪喪了志向,再也不復當初意氣勃發時的豪情,人生竟至如此,他實在無話可說。
“打退虜人有幾分僥倖,休養生息勢在必行,沿河還要得仰仗二位才行。女真使團明日就要到了,正使竟是蕭慶,咱們到是要好生相會這位契丹貴族!”王秀不想再談北伐,轉到了政務上,他的話就代表朝廷,絕對的說一不二。
宗澤面色淡然,點頭道:“宣撫司精選吏士千人,明日出城,迎接這位女真的契丹新貴。”
王秀臉上閃過一抹壞笑,戲虐地道:“讓這位契丹大儒,觀賞觀賞我大宋軍威,順便給女真郎主傳個話,不要吃飽了沒事幹,天天過河生事。”
許翰若有所思,捻鬚低聲道:“不知,能否換二十年不言兵。”
“二十年太久!”王秀淡淡地看了眼許翰道。
宗澤咂咂嘴,似乎還想說話,卻見王秀目視前方,連看也不看他,也就明白人家早就有了決斷,不在容他說話。也是,王秀的確有無視他的資本,不要說兩府執政身份,單憑一路殺過來的戰績,就不是他所能比擬,尤其芒碭山會戰,那是打的天昏地暗,重創了進軍南下部隊,幾乎生擒了兀朮。
換位思考,王秀的主張似乎有些道理,他決定看看形勢再說,希望女真人強硬些,他從來沒有期盼女真人對大宋姿態強硬,今天卻隱隱有所期盼。
女真使臣蕭慶再一次的進入開封,與上次相同的是,也是寒風刺骨的冬季。嗯,金軍南下幾乎都是秋冬,有利於騎兵進行突擊,撤軍時也能保障春季草料就地取材。
但是,上次他以勝利者姿態進城,大宋兩府重臣在他面前低聲下氣,此番金軍沒有戰果,他卻相當的不堪,甚至有幾分尷尬,因爲他已經知道,王秀在開封城迎接他。
王秀是誰,在他印象中就是個瘋子,簡直不只死是何物的莽夫,他有着深深地恐懼。
尚書禮部舊址,王秀提出兩國罷兵,恢復原態,堅決要求金軍全部撤離河中府,拒絕蕭慶提出增加歲賜二十萬貫要求,拒絕把河東北路的府州路三州,河中府、衛、滑割讓的要求,並提女真背盟挑起戰事,要賠償大宋軍費五百萬貫。
尼瑪,蕭慶不免一陣牙疼,這也太新鮮了,歷來只有女真訛詐南朝,哪見過南朝要女真賠償,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邦交決定於實力,你沒有壓制人家的力量,一切都要重新洗牌,面對王秀強硬的態度,他無可奈何,何況面對王秀犀利的目光,他真心地涼颼颼地,連四郎君都差點被這廝宰了,這萬人屠可真殺他啊!
王秀是步步爲營,不斷駁斥蕭慶無理的要求,宗澤不時揚言要給於兩河義軍支援,率軍殺過大河。
蕭慶豈能不明白其中意味,王秀和宗澤在唱雙簧,一個白臉一個紅臉,他就根本嗤之以鼻。不過,面對王秀等人強烈要求歸還河中,女真必須賠償軍費,他感到很無奈,自己每賜提出增加歲幣、黃河劃界及大宋停止對義軍支援,都感到底氣不足。畢竟,金軍沒有打勝仗,兀朮差點沒有回來,他沒有多少討價還價的資本,真是憋屈到了極點。
“大宋朝廷可以繼續遵守盟好,但貴邦郎主也應該顯示誠意,交出最先製造事端的將校,南北才能談下去。”王秀在雙方妥協到頂點,直接開出最後的要求,絕對是打人臉啊!勝敗是兵家常事,但要真是交出最初挑起事端的將校,那吳乞買的臉就丟大了。金軍士氣將會受到影響。
爲時半個月的談判,可以說蕭慶最艱難的歲月,他的確爲女真政權殫精竭慮,能爭取的絕不遺餘力,充分顯示出遼奸是怎樣煉成的,總算是勉強達成了協議。
女真放棄索要府州路三州,並對挑起戰事的邊將嚴加斥責,斬殺幾名謊報大宋備戰北上軍情吏士,當然都是漢兒軍,卻要求大宋處置挑事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