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8

???行在南京,江寧府剛剛成爲大宋行朝都城,萬事都沒有齊備,皇宮只能臨時湊合,比較簡易。

崇政殿,不過是一間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大殿,幾位行朝最有權勢的人,正在進行激烈的辯論,朱璉卻冷眼旁觀。

孫傅冷眼看着唐格和張叔業、李綱進行爭辯,秦檜則面色木納,不言不語,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模樣。

“娘娘,洛陽大捷,虜人損兵折將,河北義軍紛紛舉事,正是朝廷北上大好時機,數十萬大軍枕戈待旦,朝廷一聲號令,可復三鎮祖宗陵寢。”李綱非常看好時局,力主抓住時機北上,不給女真一點喘息時機,他顯得非常興奮,恨不得自己操刀上陣。

朱璉坐在玉簾後,一直沒有說話,誰也看不清她的表情,也揣摸不到她的心思。其實,她早就把王秀的密信看了幾遍,對局勢有了較深瞭解,就想看看兩府重臣的態度,還有他們對待王秀的底線。

唐格很不滿,冷冷地道:“粘罕雖敗,但虜人主力猶在,最多隻能算是平局,河東婁室部虎視眈眈,虜人在京東仍然攻勢迅猛,兀朮甚至在叛臣孔彥舟引導下,深入宿州一帶。北伐雖好,卻不是時候,朝廷需要以和爲主,勸顆農桑,休養生息,萬不可輕啓刀兵。”

“唐大人,韃虜兩路南下,早就刀光劍影,血雨腥風,實是知輕啓刀兵何意?”李綱氣憤不已,人家都打過來了,唐格還妄談不可輕啓刀兵,當真是可笑之極。

當年,唐格和耿南仲相善,甚至可以說唐耿二人主持朝政,它們力主南北議和,結果搞的國破家亡,二帝蒙塵,他是記憶猶新的,現在王秀主持的南北議和,他就很不甘心,但爲了行朝南遷安穩他忍了。

如今,行朝已經安全,虜人主動南侵,這就觸犯了他的逆鱗,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反攻怎能嚥下這口氣?要不是唐格身爲宰相,不像耿南仲那樣齷蹉,他早就怒目相加了。

唐格毫不退縮,他怒視李綱,沉聲道:“天下戰事頻頻,生民,民生疾苦,虜人背盟南下,朝廷大軍給予迎頭痛擊,正是重新定盟大好時機,讓朝廷有數年養息。”

張叔夜眉頭微蹙,緩慢地道:“粘罕失利,虜人不可能再有大作爲,唯有兀朮不知死活,區區數萬人敢直逼淮上。朝廷應該速速頒佈詔令,王大人彙集精銳南下聚殲兀朮,再集結兩大宣撫司會戰虜人。”

秦檜翻個白眼,暗自冷笑不已,說的可真容易,人家萬餘人就敢對抗數萬宋軍,真要難爲死王秀。再說,你在淮南北部和馬軍周旋,簡直是找死,張叔夜算是知兵的大臣,竟然也說聚殲兀朮,可見被北伐好夢衝昏頭腦。

唐格冷冷一笑,不悅地道:“一廂情願,王大人在徐州總兩大宣撫司,粘罕主力猶在,訛裡朵攻勢猛烈,自保尚不足,談何反攻。”

李綱針鋒相對地道:“以唐大人之見,再次割地求和,棄五路稱臣?”

秦檜嘴角微抽,立即判定李綱有所指,割讓河北、河東是王秀主張,棄五路有些影射嫌疑,搞不好真會被人抓住小辮不放,那是可就被動了。如今,朝廷剛剛遷到行在,新一輪的權力分配即將開始,被人握住老二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不過,李綱的話對唐格頗有殺傷力,當年唐格主張割地,被開封士民圍攻,最後罷相歸第,但他有自己的政治理念,絕對和無恥投降有根本區別,而是根源於朝廷無法再戰,最終與耿南仲的車底決裂,也是因耿南仲這廝超過底線。

孫傅臉色也不好看,李綱有點太過分了,不僅影射王秀,又讓唐格下不了臺,畢竟人家是爲了朝廷,決不能容你說三道四,他厲聲道:“割讓河北河東,是兩府公議,棄五路又是誰說的?”

李綱立即意識到不妥,他犯了個原則性錯誤,打擊面太寬了,甚至連張叔夜也會心生介荑,畢竟割讓河北河東是公議,但他嘴上卻絲毫不讓,道:“在下以事論事。”

秦檜看準機會,發難道:“李大人,王大人正在前方浴血奮戰,兀朮即將飲馬淮上,還是以大局爲重,驅逐虜人爲上。”

這話簡直在打臉啊!你李綱說的好聽,那都是鏡中花水中月。正如王秀北上時說的,一切以打退女真人爲目的,其他的事先放放再說。激進士人要求收復失地,但在真正睿智之士眼中,王秀的話才中允,至少是務實言論。

再說了,人家在血水裡泡着,你在背後發放厥詞,本身就是很不仁義的,牽扯到人品問題。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河北河東不復,沿河、陝西耗師糜響,天下黎民何堪重負?”李綱憤憤地道。

秦檜撇撇嘴,笑道:“李大人憂國憂民啊!誠如所言,河北河東淪陷,戰事頻頻,天下黎民民生困苦。但是,怎樣去打?區區沿河戰事,各路常平上書告急,朝廷已經是庫空糧盡,數十萬大軍北上,吃喝哪裡來?又用什麼對抗虜人十萬馬軍?大人隨天子南幸,難道沒看到餓殍遍野,徵人不決於道?一夫從役,舉家失業。”

在場衆人一陣沉默,連李綱也無話可說。任誰都明白,光開支這場防禦戰,就把江北各軍州的常平掏空了,銀行湊集的三百萬貫,連個水漂也沒見,直接就見了底。再打下去,朝廷會面臨破產的窘境,各路自籌錢糧,勢必會權力下放,有違朝廷立國根本,誰也不敢談敏感話題。

至於增加賦稅,當此亂世朝廷掌控力不足,各地的匪患連連,生民艱苦度日,你要敢增加賦稅,那纔是取死之道。

一句話,不優先穩定發展,解決財賦問題,不要說收復失地了,就是能不能防禦都成問題了。

孫傅見衆人默不作聲,不得不道:“秦大人說的不錯,當務之急應退去虜人。”

張叔夜慢慢頷首,淡淡地道:“孫大人說的是。”

第432章 兩個男人的對話第554章 謀劃杭州10第315章 東京保衛戰4第1655章 風雲易變第482章 錦衣夜行6第1270章 血色驕陽之女樂第56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第991章 各方的謀劃第403章 鍾離秋的決定第59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2第55章 小丑而已第67章 狠狠揍人第1516章 河西的輝煌1第192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4第922章 給人機會第1291章 血色驕陽之鬥將第274章 不是報復的時候第1592章 決戰之名將烏延蒲盧渾第659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795章 封元的準備第1507章 王家姐的戲謔第395章 決定去向第1410章 禍起江寧之兩府沉不住氣了第1547章 兀朮吞血第759章 趙柔嘉的憤怒第891章 對宇文逸的期望第350章 東京保衛戰39第391章 轉折時刻11第722章 博望軍第319章 東京保衛戰8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20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2第1174章 宮變1第711章 營救撻懶1第48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5第108章 好兄弟明算賬第1005章 王秀的取捨和党項亂起第501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7第88章 商水的暗流第862章 西北風雲起第371章 士子的眼光第411章 寒風中的凌亂第1136章 遠航第921章 那點齷齪第816章 家國辯論第324章 東京保衛戰13第1006章 李仁忠的悲劇第1427章 禍起江寧之趙炅登基第760章 張泉的堅持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1412章 禍起江寧之楊沂中出馬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第349章 東京保衛戰38第1187章 虞允文第822章 無題第59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6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1602章 決戰之右翼的反擊第87章 此景猶如畫中人第256章 你的主子也要死第707章 陸貞孃的歸宿第795章 封元的準備第1528章 見準女婿第93章 商水縣的博弈4第335章 東京保衛戰24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1571章 這廝野心不小第59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1第39章 女兒心思第913章 機速使臣的分歧第970章 兵者詭道第57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5第206章 回鄉3第331章 東京保衛戰20第269章 鄉里鄉親的第1468章 蔡易的報復第1295章 血色驕陽之 奮擊第908章 車兵的再現輝煌3第1070章 最後決戰7第58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5第851章 泛王勢力的成型第1629章 決戰之請張啓元觀戰第946章 靈活和強硬第1548章 謀劃襲殺王秀第194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6第1558章 張過的仁慈第665章 謀劃北歸第894章 入套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975章 中路的攻勢第359章 東京保衛戰48第59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6第897章 絕地之戰3第116章 三遇趙楷第725章 謀劃河東的好事第253章 一鍋子爛事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60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6第309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