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南遷10

對於兩府重臣幾乎統一的大義立場,入京大臣誰也沒說話反駁,也不敢反駁。-..-論名望、論功績,王秀完全有理由安居執政之位,何況衆位大臣只是反對王秀握有兵權。

王秀的自辭兵權,足證明他們擔心是多餘的,哪怕這是王秀心有不甘、以退爲進的做法,也不足以使這些君子們團結起來,事不能做的太過分了,這是爲官處事的原則!

再說,人家都請辭了,還有完沒完,難道你是嫉賢妒能?那可是要遭士林唾棄的。

“臣以爲王大人罷宣撫,不入兩府,實在意氣用事,將置天子與諸公於何地?天下軍民將如何去想?”李綱說話就是直白,卻毫不隱諱着說王秀因被迫放棄兵權,心有不甘、不顧大體,已經不是令人下不了臺的問題了,而是直指心存不滿,更是讓人感到王秀有居功自傲,有不臣之心。說實話,他真的很難堪,剛剛回過味來就小小反擊。

王秀的臉當即變的煞白,高聲道:“臣受天恩,心可昭日月。”他心中直打冷戰,要是李綱之言做實,即使有朱璉在,他的名譽前途也要受到致命打擊。實在不曾想到李綱會放出狠話,彼此沒有深仇大恨,何至於此?不就是折了你的面子,那也是你老小子自找的。

想想自己曾尊敬的偶像,話鋒竟也如此犀利狠辣,心中如打翻五味瓶,尊敬的味道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更多是平等對視,還是缺點多多啊!

“李相公言重了。”秦檜翻個白眼,不屑地道:“王大人誓死勤王,天下人有目共睹,何況早已上書自罷兵權,維護朝廷法度綱紀之表率。今天是謙謙君子,推遲兩府宰相,怎麼可以說意氣用事?”

唐格饒有意味地看了看秦檜,絕對是大義凜然的臉面,尤其用宰相而不是執政,一箭雙鵰的謀劃。既然攤牌了,王秀不入兩府絕對不行,但要直接擔任宰相,恐怕要退避三舍,他不禁暗歎:‘秦會之謀劃之快,朝中幾無人可比!’

御史中丞呂好問出班,正‘色’道:“李大人初入京城,寸功未立,便是指責勤王大臣,褒貶功勳得失,下官實是不知李大人何意所在?”

李綱瞪着呂好問,不悅地道:“呂大人又要參人?”

“下官職責所在,固不敢辭。”呂好問不滿地看着李綱,冷冷地道:“虜人肆虐開封,下官等人有目共睹,天下守臣獨王學士與虜人血戰數日,城池尚未拿下,學士率死士突擊,才從虜人刀下奪回大內。今天罷兵歸政,正是天下臣子之楷模,到了相公那卻成了意氣用事,李大人若是不能服衆,下官定當參之,但大人似乎另有所指,恐怕山後有山。”

這話說的犀利,直接挑明你李綱是什麼意思?嫉賢妒能外加另有目地,還隱晦地指出李綱背後有人,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朋黨是朝廷最忌諱的。

“一派胡言。”李綱又驚又怒,他自認對王秀並沒惡意,只是小小反擊王秀的羞辱,哪想到呂好問竟然扯到朋黨上,怎能不讓他惱怒哦

“大膽,御史中丞質問,李大人竟敢頂撞,就是宰相也得南面跪地謝罪。”呂好問拋出了殺手鐗。

朝廷風聞彈劾制度,御史有很大的權力,御史中丞或殿中‘侍’御史彈劾兩府,無論是對還是錯,是有還是沒有,兩府重臣必須退到南面跪拜謝罪。

李綱臉‘色’大變,想要再說卻不知怎樣說,鬍子氣得直抖,但他還是忍住了,御史都是瘋狗,不能過分計較。

“中丞勿怒。”孫傅微微一笑,呂好問步步質問,也到了他的時候了,慢悠悠地道:“秦大人言之有理,王大人罷宣撫,卻不能不任執政,如今尚書左丞厥,臣議王大人以翰林學士知制誥,除尚書左丞妥當。”

“王大人入中書省,正好理順輔政之序。”張叔夜立即附議,他可不願王秀入樞密院,分了他的權柄,哪怕是王秀依然掌握內外詔旨,老夥計還是有點‘私’心的。

“諸位相公所言及是,臣以爲王大人出任尚書左丞,上可傳天子賞罰公允,下可除軍民驚疑傳謠,大善。”範宗尹做爲被貶出京大臣,但昨天又復任原職右諫議大夫,他的附議沒有誰感到意外,當年這廝和蔡易、沈默就差和王秀穿一條‘褲’子了。

“大王以爲如何?”朱璉感到王秀入兩府水到渠成,不過她尚有顧忌,畢竟以趙構與李綱爲首的入京大臣,還是有相當的實力,他們的態度不容忽視,索‘性’單刀直入,直接迫使趙構表態。

好毒的‘婦’人!趙構心中暗罵,卻不得不道:“臣是外藩,不敢幹預朝廷大事。”

“非常之際,朝野就剩大王是官家至親,還請大王但講無妨。”

面對朱璉的步步緊‘逼’,趙構面‘色’如常,誰也拿不準他的心思,只聽他平靜地道:“祖宗制度,孤不敢違,不過王學士爲社稷居功甚偉,德才天下少有。”

這句模棱兩可的隱喻,不鹹不淡地說出,令羣臣紛紛揣測這位大宋碩果僅存親王話中的隱逸,似乎是支持王秀入兩府。

朱璉淡淡一笑,趙構的態度在她意料之中,淡淡地道:“那李卿家以爲如何?”

李綱做爲資政殿大學士,剛剛被任命爲領開封府事,雖說被呂好問‘逼’的尷尬不已,但還是要對執政任免,做出自己的意見的,他看了眼王秀,說道:“臣以爲王大人雖年輕資淺,德才足以入兩府,就是宰相也能勝任。”

此言即出,滿殿默然,人人都認爲李綱會竭力反對,沒有想到贊成王秀升任尚書左丞,甚至出人意料地說出宰相,不知是真心還是譏諷,反正已經不重要了。

“臣任翰林學士承旨已屬違制躍升,豈能不足逾月,再入中書都堂,實在惶恐不安,還請陛下另選賢能。”王秀很謙讓,說的話也很真實,他的確不想入兩府,而是另有打算。

第376章 海闊天空3第1022章 日薄西山1第1423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8第50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5第58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8第47章 張啓元的巴結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271章 狐狸和皇太子妃的心思第28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0第976章 夏國前景和任家前途第1620章 決戰之剽悍的王秀第539章 大宋新政的序幕1第117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1第8章 事有突變第754章 王氏的政治智慧第420章 朱璉的激動第1252章 獠牙第1008章 叛亂第228章 利國風雲8第1572章 女真人真敗了第715章 營救撻懶5第437章 比耐力第673章 女真的變局第1102章 夏殤之突圍第331章 東京保衛戰20第696章 戲耍張通古第759章 趙柔嘉的憤怒第1017章 受降之亂第917章 各人的算計第1177章 宮變4第1412章 禍起江寧之楊沂中出馬第231章 利國風雲11第11章 九步成章第1584章 決戰之首幕第1102章 夏殤之突圍第167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4第905章 絕地之戰11第849章 外交官的任命第119章 蔡京第1136章 遠航第744章 父子的矛盾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127章 推動變革第43章 王卿薴的心第1009章 江雲的翻雲覆雨第878章 張過的志向第451章 南遷4第838章 和史浩論政1第320章 東京保衛戰9第160章 真誠的張啓元第369章 張啓元的算計第375章 海闊天空2第39章 女兒心思第1262章 血色驕陽之冒進第1354章 送死的命第832章 張啓元的叛逃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959章 形勢變化和抉擇第380章 王秀的路第1633章 決戰之輕快第1466章 困境第58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8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57章 琴瑟和鳴第769章 王秀的考慮第151章 蓬萊仙真第1421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6第1116章 一地亂糟糟第825章 王家內眷齊聚第339章 東京保衛戰28第189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1第1655章 風雲易變第1258章 皇家的無情第457章 南遷10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1398章 禍起江寧之叛亂進行時2第913章 機速使臣的分歧第117章 金明池畔那點破事1第687章 王秀對金的挑唆2第935章 決勝南海1第1087章 分化離間第351章 東京保衛戰40第650章 王秀論兵4第25章 人生第二桶金第1682章 疆域第1287章 血色驕陽之無恥第368章 虛虛實實第366章 又有狗要咬人了第217章 戰4第56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8第124章 君生我已去第77章 州學前那點破事2第58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2第676章 女真之亂1第1591章 決戰之戰場違令第1349章 高升南下第49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4第756章 事有點不妙第323章 東京保衛戰12第1361章 王秀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