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6

???“臣來。宇文虛中心裡氣憤,立即討來紙筆,就直接鋪在地上奮筆直書,王秀甘願爲他鎮紙。

大學就是大學,絕對不是吹噓出來的,文章一闕而就,那文筆詞鋒,簡直入情入理六七分,趙佶看了幾行,忍不住淚如雨下,忽然伏在案上嚎啕大哭。

天子大哭,是很沒面子的!

“陛下息怒,萬勿傷了龍體。”李邦彥大驚失色,急忙上前寬慰,弄臣有弄臣的便利,別人不敢靠近勸慰,弄臣就敢靠上去輕輕捶背。

王秀看的嘴角猛抽,用只有他才能通道的聲音,弱弱地道:“好基友啊!”

“卿家唸吧!”在李邦彥的舒展下,趙佶總算沒哭過去,有氣無力,不住地啼吸。

宇文虛中毫不客氣,拿過罪己詔就念,趙佶聽着再次哭的梨花帶雨,讓李邦彥一陣溫情寬慰,王秀甚至有點心軟了,看把咱趙官家逼的。

“卿家先回避一陣,待朕再考慮片刻。”趙佶總算抹了把淚,想要再拖一拖。

當衆人要退下時,王秀卻忽然拿出一封奏章,朗聲道:“陛下,臣還有本奏。”

“卿家還有事?明日再奏不遲。”趙佶一臉的疲憊,臉上掛着淚痕,眼眶子通紅,他真的不想再聽不好的消息了。

“陛下,干係國本,十萬火急。”王秀臉色蕭殺地道。筆`¥`癡`¥`中`¥`文~

趙佶沒有辦法,只好勉強道:“卿家先說。”

王秀深深吸了口氣,他知道明年得失在此一舉,他必須這麼做,趙佶也會想到,既然是必然的那不防他來用,慢慢打開奏摺,用不快不慢的嗓音,慢慢唸了起來。

不要說趙佶臉色遽然大變,連白時中、李邦彥等人也驚訝萬分,誰也沒想到王秀竟然膽大如斯,做出讓他們也忌憚不已的事,驚訝後也有幾分佩服。

出乎意料的是,趙佶竟然沒有打斷王秀,甚至沒有雷霆之怒,一直到王秀說完,臉色卻出現稍許的解脫。

正當衆人驚疑不定時,王秀決然道:“陛下,事不宜遲,應該速速乾綱獨斷,穩固國本。”

童貫又驚又怒,立即判斷是扳倒王秀大好時機,立即道:“陛下,王秀妄言滋事,其心可誅,可令侍衛拿下,一旦他陰謀得逞,將會讓居心叵測者存非分之想。”

李邦彥臉色很不好看,忌憚地看了眼趙佶,一向自詡浪子的他,少有地出現恐懼。

趙佶臉色又是一變,目光遽然冷峻,從一個哭鼻涕的中年人,成爲一個威嚴的帝王。

王秀心中閃過一抹不好的感覺,童貫最後一句話太毒了,直接勾起帝王最忌諱的話題,他沒有料到狀況。

兇險,萬分兇險,一個不慎他將成爲看客,悲劇的話會萬劫不復。

王秀心裡很亂,他不後悔上這份奏章,更不後悔運籌此事。剛纔,沒有往深裡去考慮,一而再的得罪童貫,他固然是有目的,但卻不曾想到有得必有失,童貫會藉機發難,置他於萬分危險的境地,但有些事他必須堅持,這是原則。

李邦彥已經噤若寒蟬,樑師成也不在,蔡攸恨不得殺了他,白時中就不能指望,張邦昌在外調度,唯獨宇文兄弟算是正直,卻也臉色凝重,顯然在懷疑他的用心。

他臉色頗爲正常,顯得一點也不擔憂,甚至連看也不看童貫,神色淡定望着趙佶,平靜地道:“陛下,臣一心奉公,絕無半點偏私。”

趙佶凝視王秀,低沉着嗓子道:“卿家又怎麼說?難道國本也是你所能議論。”

王秀知道自己無論如何要過這關,不然就真玩完了,既然做了,他就有背水一戰的思想準備,此時索性豁出去,十分硬氣地道:“臣是樞密院都承旨,等同於三省給事中、舍人。難道在朝廷危機時,就不能議論國本?”

這話問的好啊!趙佶啞口無言,人家王秀是進士及第,正兒八經的名流士人,先不說在士林中的聲譽,三省和樞密院都是朝廷頂級衙門,三省長官組成都事堂,樞密院自成體系號稱東西府,宰相、執政不理具體事務,中書舍人、門下給事中和都承旨領本衙門政務,雖說中書舍人、門下給事中地位高過都承旨,但實際執掌是一樣的。

王秀以樞密院都承旨,樞要本兵文官身份,在危急時刻上應付危機的奏章,無可厚非!

童貫忽然覺得自己有點神經質,人家上奏也是本分,剛纔宇文虛中還疾言厲色,總不能讓王秀唯唯諾諾,似乎有點自己枉做小人。

趙佶仍然很不甘心,沉聲道:“可有人與卿家商議?”

童貫恍然,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官家就是官家,考慮問題角度就是不一樣,他壓根就沒往別人身上想,瞥了眼李邦彥,心中冷笑不已。

既然決定迎難而上,王秀毫不忌諱趙佶話裡有話,朗聲道:“陛下,臣和他人並無交通,和太子也素未謀面,是想陛下連罪己詔也猶豫不決,女真虜人鐵騎可不等陛下。既然如此,還不如正太子名,鼓舞東京士民,百萬之衆團結一心,任他十萬虜人也只能望城興嘆。”

“難道朕就這麼失敗!連卿家也失去信心。”趙佶剛纔滿腹狐疑,頓時化作委屈的悲鳴,又開始流淚了,那股帝王的威儀無影無蹤。

李邦彥暗自鬆了口氣,不再去寬慰趙官家,目光復雜地看了眼王秀,但見那並不挺拔的身軀,有種讓他高山仰止的感覺,那疲倦的面龐,給人堅毅的淡定,不由地又一陣嘆息,當年的小小進士,今天徹底成長起來了。

他把自己和王秀加以比較,自己採遍天下花的自詡,何嘗不是一種奮鬥和理想,他沒有辦法在羣星薈萃中脫引而出,只能採取取巧的辦法,博取士人不斷墮落的眼球,王秀卻靠着真才實學,無論是手段還是政略,都是堂堂正正的陽謀,還比較幼稚,但正所謂正戰奇兵,或許人家是理直氣壯啊!

“陛下,王秀狡黠,斷不可輕信,陛下要保重龍體。”童貫見趙佶被王秀說動,不由地大驚失色。

第426章 變了第323章 東京保衛戰12第755章 蔡鞗的憋屈第1063章 封元掛帥第87章 此景猶如畫中人第403章 鍾離秋的決定第735章 蔡易的奢華第275章 革新前的一點嘗試第71章 人生意義第936章 決勝南海2第1441章 王秀的態度第1631章 決戰之逆臣們的下場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1407章 禍起江寧之看誰棋高一着了第1531章 意料中的戰敗第148章 樑師成的善意第1008章 叛亂第61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8第245章 談判1第1277章 血色驕陽之救援第65章 傷情第1585章 決戰之決斷第507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23第1475章 河西戰事開啓第1296章 血色驕陽之南寨第186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8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867章 王秀的威勢第30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12第340章 東京保衛戰29第1136章 遠航第1489章 內外有別第1256章 慈壽殿第1450章 深談2第324章 東京保衛戰13第918章 夏宮之謀1第370章 風吹樹靜第101章 商水縣的博弈12第1290章 血色驕陽之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75章 革新前的一點嘗試第1563章 送別高升2第1051章 局勢緊張第968章 中路突破的困難第1047章 何老道看兒子來了第1166章 倒黴的万俟禼第576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1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強勢第1089章 給王德下定義和瑣事第142章 爭權奪利的開始1第763章 張啓元和趙構的齷齪第1403章 禍起江寧之玉陽宮解圍第59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3第1200章 一羣王門子弟第438章 出戰第375章 海闊天空2第1396章 禍起江寧之趙構陰謀第488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第1571章 這廝野心不小第1482章 樞密院第1151章 打通路橋戰略第27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146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2第634章 張過的才能第1410章 禍起江寧之兩府沉不住氣了第438章 出戰第871章 西北戰事的廷議1第817章 大宋必有一亂第832章 張啓元的叛逃第17章 一場小人命官司第29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2第701章 撻懶的末路第673章 女真的變局第3章 你是我的福星第175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2第879章 王秀對皇室的長遠打算第995章 十死無生的決斷第113章 那一回眸的牽掛第1012章 封元的強勢第401章 爭奪秦獻容第675章 新安大長郡主第1549章 觀津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1068章 最後決戰5第1279章 血色驕陽之生死之間第80章 新時代的雛形第482章 錦衣夜行6第198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0第237章 利國風雲17第1612章 決戰之轄裡的請戰第1415章 禍起江寧之王秀迴歸第884章 南北的策略1第1160章 中秋之變9第59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37第1230章 真是爲難第293章 一自胡塵入漢關2第1158章 中秋之變7第270章 利益是永恆的第1504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1595章 決戰之王秀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