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2

他也就是心裡彆扭,彷彿趙官家被王秀帶了綠帽子,僅此而已,別的他也不會亂嚼舌頭,你說了也得讓官家信才行,一個很有潛力的年輕大臣,被東京的小娘子們竭力追捧,會和妃嬪眉來眼去?這不讓人笑掉大牙,誰信啊!

正在這時候,有幾人沿着河堤緩緩向亭子走來,張迪定睛一看,細聲道:“各位,是太子和三大王、九大王來了。”意思很明白,還沒走的嬪妃該回避了。

王德妃首先起身說道:“好了,各位姐妹們,咱們去石山看看。”

鄭皇后和劉妃走後,就屬王德妃身份最高,大家只好一同起身隨她出去,林月姐在出亭轉身時,一雙妙眸深深看了眼王秀,貝齒微露,嫣然一笑,隨之而去。

九大王?難道是康王趙構,那就是後世歷史上能挽弓一石五斗的大宋行朝皇帝啊!王秀感到今天真是太幸運了,那些妃嬪都是浮雲,趙構可是一位風雲人物啊!

怎麼說呢?力挽狂瀾還是懦弱無爲,趙構這個人挺複雜的,讓人有種霧裡看花的感官。但是,他沒有一點輕視,一個能在逆境中掙扎,把衰敗的皇朝重新穩固發展起來,這個人絕不簡單,你要相信御用歷史學家,用教科書上那一套,恭喜你,離死不遠了!

待三人走近,王秀快步出亭迎上去,深深作揖道:“下官見過太子,見過二位大王。”王秀是趙佶的臣子,面對的即使是太子,也不可以稱臣,這是朝廷的規矩和法度,他是趙佶的臣子,不是太子和藩王的臣僚,只有東宮或藩王府邸屬官才稱臣。

如今,分封只是表面文章,但一些舊制還是保留下來,王秀就相當於周代的王畿官,他們三人都是方伯,互不相統。

“原來是同年啊!”趙楷搶先說話,態度極其和藹,讓人如沐春風,實在與和張啓元真的有一拼,他溫聲說道:“這裡又不是廟堂,同年何必多禮,想想龍飛黃甲鹿鳴後,你我今日才得再見。”

趙桓卻木然而立,雖然很有威儀,但和趙楷的處世之道相比,他遜色了許多,讓王秀很失望。再怎麼說王秀在神凝殿和城頭都爲他解了圍,也算是刻意結下的善緣,他竟然不去抓住利用,實在有點那個啥。

“要是趙楷能繼承大統,不知還會不會有二帝北狩?大宋行朝會士怎樣的局面?”王秀是這麼想的,在亂世之中,一個意氣風發,溫文爾雅的皇帝,縱然他有千萬的不是,卻還是要好過一個遇事優柔寡斷,勤儉有餘、英明不足的皇帝,至少他這樣認爲。

他肯定的是,真要到了那一天,只能在二人中做出選擇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趙楷,這就是物盡天擇。

“下官何德何能,讓大王惦念。”即是趙楷如此禮賢下士,王秀亦不能不有所表示。的網友上傳,免費提供閱讀,如果你喜歡請告知身邊的朋友,謝謝!

親王貴胄不得隨意交接大臣,同樣大臣也不得隨意攀交親王,他的態度還是有點冷淡,禮貌中有股拒人千里之外的矜持。

趙楷始終笑眯眯地,並不以王秀冷淡爲意,有些事他也明白,畢竟王秀官位不高卻很重要,不可能大庭廣衆之下和他套近乎,更何況他在金明池失策,喪失了拉攏王秀的機會。

趙桓冷眼看着趙楷和王秀,他明白王秀的善意,但心裡仍很不爽,有時候看人也是緣分,從第一眼形成的印象就根深蒂固,他對王秀似乎有種、有種說不上來的排斥,說不明、道不白。就在這一瞬間,他想到了那天朱璉說的話:“官人,既然王直閣有好意,未嘗不能成爲一支奇兵”

可惜的是,他已經養成謹小慎微、多疑寡斷的性格,就是不能正常看王秀,心情變得很不好。

“王大人所組建的公署和銀行,與國與民甚是有利,朝廷一些重臣交口相贊,廣集天下財貨”他開口說話,想要淡化趙楷的侵蝕,卻讓人聽着像是諷刺,一個人的說話做事的方式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不知不覺就入了轂。

“太子過譽了,下官不過是盡臣子本分,一切都是蔡學士、鍾離直閣和公署官吏的功勞。”王秀心裡很不爽,但對着趙桓很有禮貌,不禮貌行嗎?簡直是笑話,人家趙桓可是當了一年多的皇帝啊!

一年多的時間,如果真順着歷史發展脈絡,趙桓能處理很多事很多人的,他玩不起啊!

“王大人過謙了!”趙桓看着王秀,面上仍是毫無表情。

王秀嘴角上翹,沒有搭話也懶的答話。

倒是一旁的趙構笑道:“三哥和王大人倒是有緣,一個是一等第一,一個二等是第一。今日相會,要好好敘敘同年之誼才行。”

王秀沒想到趙構說出這話來,這不是沒事找事嗎?當面落趙桓的麪皮啊!他驚訝地看着這位十六歲的少年,卻沒看出他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但是,他能隱隱感覺出來,趙構的話有很深的目的性,絕對別有用心。

趙楷卻臉一本,沉聲道:“九哥不要胡說,龍飛黃甲第一是王昂王叔興。”

“要不是爹爹怕天下非議,憑三哥文采是公認的第一。”趙構撇了撇嘴,一臉的不屑。

王秀看了眼趙構,發覺那是一張天真無邪的臉,幾乎沒有什麼心機,或許是無心之舉吧!他不斷安慰自己,但他也不太相信的安慰,總覺得有哪裡不妥。

趙楷橫了眼趙構,不悅地道:“九哥,飯能亂吃話不要亂說,狀元郎是兩府的共襄,怕什麼天下非議。”話雖如此,但他眉目間隱隱有一層得意神采。

文人的輕浮色彩,王秀看穿趙楷內心,心態又有點變化,趙楷也不是國君的好選擇,甚至在某些方面,不一定比得上趙桓。

趙構顯得很不服氣,洋洋得意地笑道:“三哥不要謙讓了,那王昂有什麼本事,連他的第二也是王直閣,要不是王相公”

“不要信口開河。”趙楷臉色一變。

王秀一怔,似乎揣測到了什麼,他看向趙構的目光有點變了。

第191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13第741章 張啓元的暗查第1356章 殘酷第864章 衆人的憂慮第447章 你我沒有私仇第480章 錦衣夜行4第264章 一場政治鬥爭6第170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7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1392章 禍起江寧之叛賊如潮第1522章 論戰第61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58第1672章 江右的風第1555章 主動破圍第382章 轉折時刻2第1135章 經濟危機的端倪第1069章 最後決戰6第1617章 兀朮隕落第172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9第1137章 對話第540章 首先從軍制開始第603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48第579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4第1564章 蝗蟲般地草原人第1353章 王家後輩第1031章 党項人的悲哀第233章 利國風雲13第9章 文會第397章 小人得志第1678章 危急時刻第16章 事鬧大了第1610章 決戰之張啓元的無恥第828章 張啓元的猶豫第959章 形勢變化和抉擇第56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第1682章 疆域第1572章 女真人真敗了第851章 泛王勢力的成型第1403章 禍起江寧之玉陽宮解圍第216章 戰3第1065章 最後決戰2第1052章 石包寨第1404章 禍起江寧之民憤第924章 封元和曲端第1447章 範宗尹的驚懼第57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5第350章 東京保衛戰39第136章 樊樓的絕色美人第1315章 朝野大譁第988章 王秀的掠奪戰略第48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第793章 危機繼續中第1319章 鍾離睿的心思第950章 王秀的呵斥第1155章 中秋之變4第1405章 禍起江寧之互爭第904章 絕地之戰10第524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0第689章 撻懶的心思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554章 謀劃杭州10第457章 南遷10第1508章 王新真的強勢第638章 馮婉君的擔憂第1453章 風動第422章 新宋門第815章 鐘山書院的講學會第484章 胡風又起第259章 一場政治鬥爭1第1214章 第一波偏師第567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12第740章 危機隱現第234章 利國風雲14第1587章 決戰之出擊第457章 南遷10第1561章 高升的垂死掙扎第1245章 衆人的別樣反應第797章 駙馬的傷感第1616章 決戰之無題第1681章 回家第1040章 這是軍令第309章 月殿影開聞夜漏6第1313章 血色驕陽之最後的堅持第748章 李清照的質疑第159章 趙佶的心思第1652章 論功行賞第969章 王秀的戰略決策第647章 王秀論兵1第206章 回鄉3第625章 新山長之論第1423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8第1223章 大勢第272章 小歇片刻第858章 無題第54章 好個葛初陽第213章 盜匪終於來了第1458章 請天子裁決第1630章 決戰之無圖第1029章 張啓元的計劃第334章 東京保衛戰23